老好人思想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老好人”思想看似维护了“和谐”,其实滋生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等不正之风,遮掩了问题和矛盾,危害事业发展,是一种作风之弊、行为之垢,不仅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清除的对象,更是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大敌。这是高考猫小编推荐的老好人思想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欢迎浏览。
老好人思想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一
老好人”思想与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格格不入。*曾指出:好人主义盛行,有问题不指出,有过错不批评,这种庸俗作风盛行之处,往往就是党组织和领导上政治软弱、作风涣散的地方,就是党员干部中出问题多的地方。当前,“四风”问题树倒根存,“老好人”思想在一些地方和单位有抬头之势,成为有些干部抱团取暖、官官相惜的“庇护伞”。
一、“老好人”的表现
何谓“老好人”?孔子称其为“德之贼”,认为抹杀是非、混淆善恶、不扬正气、不抵邪恶便是“贼”之所在。当下,官场“老好人”也不乏其人。
1、不辩是非的“墙头草”。立场不坚定,风吹两边倒,面对是非对错左右摇摆、举棋不定,宁做“温吞水”、不说过头话。表现在:一是不说话。问题面前不吭声、不表态,违纪面前睁只眼、闭只眼,既不发表意见主张,又不开展批评检讨,明哲保身,听之任之。二是说好话。逢人就带三分笑,“只说好,不说坏”,擅长“吹喇叭”,热衷“抬轿子”,一味地逢迎讨好。三是好说话。不论是非对错,都是“行行行”、“好好好”,只点头、不摇头,处处善哉善哉。四是说胡话。不着边际、天南海北地胡说一气,顾左右而言他;或是先看领导怎么说、别人怎么说,然后说几句云里雾里、无关痛痒的话;亦或是哪边得势就向着哪边、哪边得利就帮衬哪边。
2、不讲原则的“和事佬”。信奉“多种花,少栽刺”,不敢较真碰硬,不敢红脸得罪人,规则面前随意变通,制度面前任意规避。表现在:一是有纪不依。规章制度被束之高搁、置若罔闻,办起事来我行我素、刚愎自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二是执纪不严。凡事和稀泥、避重就轻,出了问题还包着、裹着、护着,能捂则捂、能盖则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三是违纪不究。对违规违纪行为容忍纵容、放任自流,高抬贵手、袒护包庇,该批评的不批评,该追责的不追责,该惩处的不惩处。四是带头违纪。“宁让规矩破个洞,不让感情裂条缝”,对熟人有求必应,即使明知不对,仍照办不误。
3、不扬正气的“伪君子”。讨乖卖巧,圆滑练达,一切言行力避非议,待人接物虚与委蛇、虚情假意,千方百计博取各方面的赏悦和支持。表现在:一是对上级唯唯诺诺。擅长阿谀谄媚、溜须拍马,领导提出的意见,不管是对是错,从不做任何思考,下意识的就是赔笑与高呼英明。二是对同事八面玲珑。热衷于勾肩搭背、拉拉扯扯,喜欢称兄道弟、拉帮结派,为人处事左右逢源、八面见光。三是对下属一团和气。热衷于“维持会”,搞调和主义,看似没架子和蔼可亲,实则一味地迁就忍让,以求得“你好我好大家好”。四是对群众花言巧语。话说得天花乱坠、着实动听,就是不解决实际问题;门好进、脸好看、话好说,就是事难办。
4、不担责任的“滑头官”。害怕担责、不愿作为,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做事,只想保“位子”、不愿挑担子,工作挑肥拣瘦、任务上推下卸。表现在:一是靠边站。自称“打酱油”,甘当旁观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绝不“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二是躲猫猫。遇到问题躲,碰到矛盾推,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怕触及利益、怕引火烧身、怕招惹麻烦。三是随大流。信奉“羊跟大群不挨打,人随大流不挨罚”,非功即为安,无过便是福,气定神闲过日子,不当“出头鸟”,不做“出头椽子”。四是装样子。只见点头不见行动,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习惯于走过场、搞形式,雷声大雨点小。
二、“老好人”的成因
“老好人”思想之所以在一些党员干部中蔓延兴盛,主要在于“老好人”吃香,得利又得势,使很多追随者尝到了甜头。“老好人”思想的产生有其深层次、多方面的原因。
1、以伪善遮掩个人私利。“老好人”是好人中的另类,其行为经不起阳光的暴晒,其目的就是以伪善的面孔遮掩个人利益和欲望。他们觉得当“老好人”有利于自己的“生存”,为人平和随意、憨态可掬,至少不会招惹忌恨,不会受到什么批评,更不会有什么风险、受到什么处理,无形中给自己营造了“安全的”、“良好的”环境空间。“老好人”表面上给人以宽厚诚实、与人为善的“好人”印象,内心里却更期待他人的“投桃报李”,事实上是损原则而保情面、损公益而保私利,满脑子的私心杂念,满脑子的利益算计。由于“老好人”的面孔具有一定的迷惑性,行为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所办“好事”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其行为容易被“客观理由”、“无奈之举”或是“情之难却”等冠冕堂皇的鲜亮外衣所掩盖,也容易为善良的人们所原谅。
2、以练达代替党性修养。有的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没有做到坚持不懈、深入持久,理想信念缺失或者动摇,因而导致精神上“缺钙”,得了“软骨病”,关键时刻挺不起“腰杆”。有的党员干部放松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改造,丢掉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特别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越来越钝化,不能积极开展思想斗争。有的党员干部成天忙于自我设计“升迁图”,他们认为练达老成、圆滑世故是成熟的表现,有利于积累人脉和个人发展,因而把党性原则绑架为个人感情投机和赚取人气的工具。有的党员干部“主人翁”意识缺失,把自己当成了“打工仔”、“临时过客”,他们认为犯不着为了集体的利益劳神费力得罪人,因而把组织上赋予的权力用来做顺水人情。
3、以媚俗迎合不良思潮。“老好人”思想有一定的文化根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处世哲学总是教诲人们要明哲保身,力求中庸。一些干部坚信“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因而千方百计使自己磨平棱角,温文持成。少数领导爱听歌功颂德、讨好奉承之言,喜好卑躬屈膝、千般献媚的下属,一定程度上为“老好人”思想提供了发育的温床。有的干部“怕”字当头,怕讲上级的真话遭报复、怕讲同级的真话伤和气、怕讲下级的真话丢选票、怕讲自己的真话露缺点,只好昧着良心说假话,掩盖真相,圆滑处事。有的人从自身利益出发评论干部的是非短长,他们总希望别人按规章程序办事,自己则可以网开一面,因而对帮助他们实现自身利益的“老好人”大加赞赏,十分欢迎。正是由于社会环境中还留存着浓烈的欢迎“老好人”的氛围,“老好人”干部的行情才十分看好。
4、以投机钻营制度漏洞。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民主测评、民主推荐简单以票取人,使敢于负责、敢抓敢管的“老实人”进入不了视野,为八面玲珑的“老好人”提供了投机的舞台。在评先评优过程中,奖惩不分明,照顾身边人,搞暗箱操作,使“老实人”没有得到应有的奖励,“老好人”没有得到必要的批评,一定程度上纵容了“老好人”。在“家长制”、“一言堂”等高度集权作风的影响下,其他干部只能绝对服从、唯命是从,生怕触犯“龙颜”,因而唯唯诺诺,少说为佳。诸如此类问题,使得一些人认为“老好人”在当下更有市场,不当“老好人”则会步履维艰。加之,一些单位干部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干部约束激励机制不够有力,也为“老好人”干部滋长提供了土壤。
三、“老好人”的危害
一个单位好人主义盛行,人人两面生光,处处一团和气,总是让“老好人”占先得“好”,势必造成纪律松懈、公平丧失、人心涣散,会助长歪风、滋生邪气。
1、党性原则空壳化。“老好人”对错误思想和行为容忍、纵容,用“和稀泥”的方式来维系所谓的团结,影响党的政策和上级指示的贯彻落实,致使违章违纪畅通无阻,使党的工作原则形同虚设,严重干扰党的执政权力运行,削弱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掌握一定权力的“老好人”,或迫于各种人情物礼,或主动客气献媚讨好,绕开党性原则,利用职务之便和手中权力为他人办所谓的“好事”,其实质是公权腐败。官场“老好人”越多,对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损害就越严重,党性原则就侵蚀得越厉害。一个单位人心不齐、风气不正、建设不好,往往是因为“老好人”太多、好人主义盛行所致。“老好人”看起来是对人“好”,其实是对同志不负责任,长此以往,只会使当事人越陷越深,最终滑入无法挽回的深渊。
2、是非立场混淆化。“老好人”在官场左右逢源、上下得利且得势,因而混淆了人们对是非标准的判断。唯唯诺诺,被认为是“听话”;空洞表态,被认为是“识理”;避重就轻,被认为是“开明”;吃吃喝喝,被认为是“重情”;嬉皮笑脸,被认为是“随和”;会来事,被认为是“灵活”。甚至有些领导也认为这些人“听话”、“忠心”、“明理”、“可靠”,用起来顺心、放心、舒心;相反,那些敢于坚持原则、勇于提出不同意见的人,往往被认为“不灵活、不听话、不可靠”,将其视为异已,加以提防和排斥。有的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坚持立场,在重大问题上不敢坚持原则,在真理面前不敢求真务实,使群众对这些问题的是非对错、善恶美丑也产生了混淆,正气得不到弘扬,邪气得以借机扩散蔓延。
3、德才标准模糊化。由于“老好人”思想盛行,官场中奉行“你好我好大家好”,使人们对干部“德”的标准认识模糊。致使那些原则面前不给情面、制度面前不搞变通的人,往往被认为太死板,甚至把好干部看成不食人间烟火的笨干部;而那些为人精明、处事圆滑的人,反而被认为是通情理、有本事的“大好人”。久而久之,人们对干部的德才标准就会产生偏失,凭情感评价干部,而不是凭德才评价干部。随着一批又一批的“老好人”进入干部队伍,甚至被委以重任,势必导致错误的用人导向,形成堕落的官场文化。“老好人”干部在一些地方或单位掌握实权后,仍以“老好人”的标准用干部,以“老好人”的思想处理问题,上行下效,导致“老好人”现象日益蔓延。
4、同志情感庸俗化。不可否认,搞好党内团结需要有感情作基础,需要积极协调和坦诚沟通,更需要同志间心无芥蒂、开诚布公,敞开心扉、推心置腹,但不能以“团结”为幌子,把坚持党性原则与维护团结对立起来。“老好人”故意曲解党内团结的真正含义,“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靠着精明与圆滑维系着表面化、狭隘化的团结,而内心里却各怀鬼胎、各有盘算,使高尚的革命友谊庸俗化、功利化,亵渎了同志间的高尚情感。“老好人”不把主要精力用在工作上,通过人情交易、感情投机博取领导赏悦、拉拢同事支持、哄骗群众拥戴;把坚持党性原则的人视为异已,有意孤立疏远,分化了党内团结,使党内原本纯洁的同志关系出现隔膜,使得贤者委屈寒心,能者应得利益遭到不公平挤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