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党员在品德合格方面存在的问题
“德”作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的体现,同时也承载着我们对人生意义的最高尚追求。置于每一个党员身上,亦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君子以顺德,倚大道而行。只有修身养德,不忘初心,才能在通向*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以下是高考猫小编搜集的党员在品德合格方面存在的问题,欢迎阅读。
党员在品德合格方面存在的问题一
“德者,国家之基也。”医有医德、师有师德、艺有艺德,行业有行业道德、社会有社会公德,当官也应有官德。官德、政德是做人和报国的必备素质,官德乃官之魂也。加强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即“官德”建设,不仅是*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直接关系到整个党风,关系到国有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加强领导干部从政道德教育不仅十分重要,而且很有必要坚持不懈地增强党性锻炼,永葆共产党人的清廉形象,慎权节欲,执政为民,掌权为民,用权为民。
一、当前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1.认识不清。在调研中发现,对领导干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教育的地位、作用、重要性缺乏认识,普遍地存在四种思想误区:一是“模糊论”,即认为领导干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教育是软任务、软指标,不必那么认真,只要领导干部不违法违纪,就根本不在乎领导干部的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教育问题;二是“淡化论”,即认为现在考察干部主要看实绩,谁的成绩多、政绩大,可以一美遮百丑,至于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方面的要求,已不那么重要,逐渐淡化;三是“过时论”,认为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特别是对国有企业来说,考察干部主要是看其发展经济的本事和能耐,只要完成上级下达的经济指标,对领导干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教育的做法,早就过时了;四是“代替论”,即主张以实绩考核代替领导干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考察,以能否取得经济效益代替思想道德情况分析,更有甚者,把干部的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教育视为过去“左”的做法。
2.摆位不正。忘记了“我是谁”,由人民公仆错位为社会主人。有的官气十足,习惯做“父母官”;有的以“主人”自居,长官意识浓厚,乐于被称老板、当老大。混淆了“为了谁”,缺乏对权力、岗位的敬畏,言行“雷人”,为所欲为。
3.从业不力。有的从业不作为,有的乱作为,好大喜功,搞形象工程装点门面。急功近利,弄虚假政绩追名逐利。哗众取宠,虚报浮夸。
4.作风不实。对党不忠诚,做裸官,留后路。热衷“关系”,经营“圈子”,搞人身依附,缺乏人格感染。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家长制习气严重。做事避重就轻,避实就虚,不敢率真担当。
5.操守不廉。有的丧失信仰,丢失理想,迷失自我。丧失文化,情趣低下,追求低俗。丧失道德,贪图享乐,花天酒地,行为放纵。丧失纪律,徇私枉法,腐化堕落,胡作非为。
以上种种表现,严重侵蚀和损害了领导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光辉形像,严重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降低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同时也在不断地突破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心理承受底线。究其原因:
一是特权思想作祟。有的领导干部忘掉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根本原则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模糊了国家主人与人民公仆的位置界定。“官本位”的封建残余思想作怪,公仆意识严重错位,公仆形象严重颠覆。执政为民的理念严重缺失,强调了“我”如何怎样?忽略了“我们”是谁为啥?注重了“为官”如何怎样?忽略了“做人”本该如何?
二是理想信念缺失。在社会深刻变革的新形势下,有的领导干部出现信仰迷失,人生观价值观严重偏移。有的淡忘了共产党员身份,忘记了入党誓言,淡化了党员领导干部先进性、纯洁性要求,思想上放松了要求。有的缺乏道德修养,人格不健全,道德上出现了滑坡。
三是纪律观念淡薄。淡化法律,漠视纪律,对自己犯自由主义,既不能廉洁自律,又不愿接受监督,行为上失去了约束。有的不能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不平衡观念、人情难却观念、侥幸观念滋生,存在部门和单位本位主义。有的把权力变成谋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得的工具,心理失稳,“找补”心理严重。
四是工作指导偏差。政绩观方面有误区,在工作实践中偏离科学发展观,缺乏正确的实践观、群众观和历史观。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重“显绩”轻基础,热衷于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和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严重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
二、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教育的对策及建议
1.加强对领导干部为官之德教育。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虽无法律的强制约束力,确是超越法律底线的对人的言行品质具有更高要求的社会规范。作为党的干部,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要注重在平时工作中,就要在思想认识中自己的“官德”,树立为政为官要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的信念,坚持为公不为私,为民不为已。要带头遵守社会公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带头遵纪守法,要时刻注意切实立德、为德、修德,做到忠诚、为民、公正、勤政、廉洁、豁达、诚信以此才能赢得人民的信赖。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受资本主义腐朽文化的影响,广大民众的道德品行正加速滑坡,人与人之间关系越来越淡漠,如老人跌倒不扶,见死不救等现象屡见报端,一些领导干部官德缺失,贪污腐败等现象屡禁不止、腐败分子前仆后继,如:四川达县县委书记、吉林长春英俊镇党委书记,他们凭借手中的权力疯狂地谋取私利;他们执政一方使当地经济秩序受到严重破坏;他们逾越权力的边界,践踏人生的底线,为官一任,却祸害一方,最终断送在贪婪的高速公路上。这些现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我们只有高度重视并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的为官之德,才能使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价值观,正确看待权力的目的、意义和本质,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也只有切实加强领导干部官德教育,才能不断强化领导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做到立党为公,掌权为民。
2.抓好领导干部的作风教育。全党同志对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干部的作风教育,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和重大举措。长期以来,经过全党同志共同努力,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不断改进,作风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但是,党的作风建设仍然面临着艰巨任务,在一些领导干部身上还存在一些突出的作风问题。比如,一些领导干部在金钱、美色等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理想信念开始动摇,宗旨意识不断淡化。享唯利是图、金钱至上的腐朽道德观导致腐朽现象丛生;受经济利益和急功近利之心的驱动,浮夸和弄虚作假之风蔓延成灾;受资产阶级和封建腐朽生活方式的影响,享乐主义、形式主义不断滋生并有蔓延的趋势;封建特权思想的残留和计划体制的传承加上资产阶级政客作风的影响使官僚主义泛滥成灾、铺张浪费、以权谋私、骄奢淫逸,等等现象屡禁不止。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领导干部身上,但其消极影响和后果不可低估。如果我们不警惕、不抓紧治理,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会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影响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干扰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进程。切实抓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使领导干部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始终坚持党的根本宗旨,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经之路。
3.加强领导干部政治道德教育,必须从思想教育入手,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作为一名国有企业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凝聚着组织的长期培养和个人的不懈努力,必须始终踏实工作,审慎用权,既要掌好权,还要用好权。每一名领导干部都要经常想一想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从哪里来的、应该为谁所用这个重要问题。任何时候心里都要装着一个“公”字把官职看成是一个报效祖国、奉献人民、服务社会的平台,而不是用来谋求自己利益的手段;要为了工作而上升,而不是为了上升才工作;要做到在大事大非面前不能有丝毫闪失;在廉洁自律上不能有丝毫放松。要用权为民,用权不能谋私;要敬畏权力,时刻牢记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始终把握权力行使的方向,真正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做使命,当做责任,为民尽力;要珍惜岗位,真正把现有岗位当做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努力把自己塑造成思想纯洁、品行端正的示范者,爱岗敬业、敢于负责的力行者,明礼诚信、遵纪守法的先行者,生活正派、情趣健康的引领者。
4.加强领导干部职业道德建设。从大量调查企业相关人员所反映的情况看,当前各级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素质从总体上讲是好的或比较好的,但与党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对有些问题的严重性不可低估。不少领导干部犯错误,甚至走向党和人民的反面,往往是从丧失职业道德开始的。如:王致锋、刘志军,雷政富等人之所以弄得身败名裂,并不是因为党对他们要求不严,根源是在于他们自身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忘记了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忘记了作为一名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仍然还有不少领导干部不同程度地存在职业道德观念淡薄、职业道德水平不高的问题。如果任其发展和蔓延,其影响和危害就不仅仅是个道德问题,而是一个事关党的战斗力、凝聚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与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所以,加强领导干部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5.加强对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常思贪欲之害。大力加强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教育,促使领导干部模范践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家庭美德。一是组织领导干部学习《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启示录》读本和《领导干部从政道德警示录》电教片,积极运用从政道德楷模开展教育,深刻剖析从政道德失范典型案例,引导领导干部以德律己,勤廉从政。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广大党员干部要从王致锋腐败案件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时刻绷紧廉政这根弦,不断增强自律意识,主动接受监督,自觉依法用权。一要党怀敬畏之心,千万不能滥用职权。领导干部要坚守的红线和底线就是党纪国法,要对法纪抱有敬畏之心。二要常弃非分之想千万不能放纵欲望。“千腐败”“万腐败”都是思想先腐败。领导干部要在金钱和物质利益面前始终保持健康平常的心态,始终做到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三要常思监督之益千万不能为所欲为。监督就如一张“安全网”又像是一堵“防火墙”是根治腐败的灵丹妙药。四要常怀律已之心,千万不能为情所困。作为领导既要会干事,还要不出事。领导干部掌握的权力比别人大,面临的诱惑也比别人多。对此,一定要有个清醒的认识,耐得住寂寞和清苦,守得住原则和底线,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办的事不办,不该拿的东西不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交的朋友不交,时刻警惕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防止手中的权力商品化、庸俗化,决不能把权力变成以权谋私的工具。五是领导干部的家庭是预防和抵制腐败的重要阵地。家庭成员特别是配偶,要认识到权力不仅是金灿灿的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应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充分发挥家庭提醒监督作用,帮助领导干部过好权力关、金钱关、人情关。作为一个领导不管政绩有多突出,只要廉洁方面出了问题,所有的一切都将化为乌有,结果是政治上身败名裂、经济上倾家荡产、思想上追悔莫急。
6.以监督为重,构建和完善激浊扬清的从业机制。监督,是加强从业道德建设的根本途径。一是要发挥监督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人、监督的主体。群众的监督是最广泛、最彻底的监督,也是最公正、最客观的监督。只有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人人负责,人人监督,才能防止权力行使者为所欲为。要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客观地看,新闻舆论由于公开性强、受众面广和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在监督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敢于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对他们的监督就跟踪到哪里。二是要完善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加强从业道德建设的核心。造成官德败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直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权力失去制约。在一个充满着诱惑的社会经济环境里,手中握有无限制的可以换取所需的权力是危险的,仅靠领导干部个人良心道德的约束是困难的,必须有实质的、外在的制约机制。没有法的保障,仅靠自律往往不能遏制愈演愈烈的道德堕落。因此,要扭转社会风气和道德,重要的是改革现行不完善的政治体制,营造制约权力的法律、制度环境,这样外在的硬约束就会转化为内在的自觉的软约束。三是要引入道德评价机制。要特别注意发挥道德评价的监督作用,改变现在单一的、软弱低效的考评方式方法,拓展多渠道的、有效的综合评价和监督方式。整合组织管理、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介、公众监督多方面评价力量,推动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从业道德建设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在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中,要将干部道德素质和评价结果作为一条硬性的标准,防止“带病”上岗。
党员在品德合格方面存在的问题二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旨在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思想建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缔造的基本准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的鲜明特征。思想是一切行为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故而导致种种不良行为的产生。因此,解决思想认识层面的问题是“两学一做”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我认为,广大党员必须努力提升思想境界,加强品德修养,身体力行,方能做一名“合格党员”。
如何在学习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品格德行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学习培养:
温良恭俭
古人云:“温,色和也;良,善也。”态度温和、举止斯文向来是为人处世的大智慧、大哲学。目前,我国正处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阶段,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也随之增大,心理浮躁者比比皆是,举止粗鲁者数见不鲜,这既不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也无形间拉大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党员作为党的肌体细胞,应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严以律己,用知识充实头脑,净化灵魂,安守本分,温文尔雅,自觉抵制不良的风气,为建设和谐社会增添正能量。党员同志要谦虚谨慎,坚持老老实实的态度,好好学习,不能不懂装懂,不听劝谏,武断做决策,要取人之长,容人之短。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更是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俭则百善惧兴,奢则百恶俱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较大提高,有些党员将艰苦朴素抛之脑后,对勤俭节约置之不理,怕吃苦、思安逸、图享乐、讲排场、比阔气,生活奢靡,违反党规党纪而不自知。全体党员同志要以此为戒,发挥榜样作用,以更高的标准、勤俭节约的作风严格要求自己,力做*和*的带头践行者。
礼仪仁让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素来就是一个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华夏儿女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无不体现着本民族的气质与素养。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包含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一粒种子虽小,却可以长成苍天大树;一滴水虽微不足道,却可以积少成多为江河湖海;一个不引人注意的礼节,却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我们之间更有默契。请我们每一个人都管住自己的嘴,不爆粗口、不随地吐痰;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扔垃圾、不乱刻乱写;管住自己的脚,不践踏草坪,不夺路抢行。而党员同志在日常生活中更是要做好模范带头作用,从时时做起,从事事做起,做文明公民,做合格党员。我相信,经过党员带动和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民族的整体素质将大大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将会大大加强。不争乃是一种人生境界和生活态度,忍得一时之气,方能省得百日之忧。共产党员要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具备忍让不争的态度,学会调控自我情绪,不争一时之长短,不感情用事,不意气行事,不冲动干事;要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修身明德
修身明德是每一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义务,正如“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果自己都亟待完善与改进,那么他如何为国为党出力,如何为人民谋幸福,宏图伟略将何以实现?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成为一名对国家、人民和社会有用的人,我们首先得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有用之才,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基本素质,立足本职工作,从细节做起,磨练意志,提高修养和觉悟。我们要珍惜本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认真学习党史、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精神等方面党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坚定理想信念。而今,有些党员动之以私情,晓之以歪理,触犯了法律法规,脱离了广大群众,其后果不言而知。正如我们所知道的:有德无才可有益于社会,而无德有才必定成为社会的隐患,由此更加突出修身明德的重要性。而我们党员同志要做到修身明德,并不一定要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地干一番大事业,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中正其心、诚其意、慎其行,足以见证我们的修养与道德。
公利廉耻
宋代朱熹曾说:“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可见公私分明的重要性。古往今来都不乏因公忘私者,大禹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孙中山先生以“天下为公”为座右铭,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不渝坚持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是有这些廉洁奉公者的无私奉献,才有了今天的繁荣盛世和国泰民安。但也有少数党员干部违背党的宗旨,以权谋私、腐化堕落,其产生原因就是在思想上混淆了公与私的界限,将私利、私欲凌驾于公利之上,有私而无公。而廉与贪之间的界线,就是公与私之间的红线,这是绝对不能突破的,否则就是触犯为官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底线,将被视为永远的污点。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要讲廉耻,知进退,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将党章党纪、法律法规熟读于心,只有心存敬畏,才能行有所止。
孝悌忠信
孝悌忠信,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从古至今,为国尽忠,在家尽孝都是天经地义的事。孝悌之道是道德修养的基础,爱父母,爱兄弟姐妹,爱亲人故旧,爱故乡梓里,才能进一步升华为爱民族、爱国家。一个人只有做到最基本的孝敬父母、尊敬兄长,才能使其他事情有条不紊地进行。所以,孝悌之道对于提高个人的人格理念、稳定社会人心、政通人和等都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自古就有夏完淳等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有岳飞的“精忠报国”。这些事迹时刻影响和激励着我们,引导大家感知、体会、学习他们的品格和精神。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正如我们庄严而神圣的入党誓词: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最为瑰丽和灿烂的文化遗产;它是做人之本,立业之基,更是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品质,广大党员同志要带头继承、坚守和发扬这项优秀的品德。
善为勇担
善为勇担,不光是党员干部应该具备的品质,也是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要有的优秀品德。所谓善为,不仅仅指要做善事,更是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要有积极主动的态度,积极学习党规党章和*系列讲话,时刻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服务支部,服务群众,尊重群众,团结同志;扎扎实实工作,实际求是,勤奋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认真执行党的决定,努力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服从组织分配,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真正起到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等等,这些都是善为的表现。敢于担当就是要权为民而用,情为民而系,利为民而谋。在面临困难和挑战时,党员同志要挺身而出、不怕苦、不怕累、率先垂范、攻坚克难,展现共产党员良好的精神风貌。而党员干部更要具备“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觉悟,具备为党尽责、为国尽忠、为民分忧的担当精神。
思想牢固,是做一名合格党员的基础。党员的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党的执政能力,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每位党员都应该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学习系列讲话,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具备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的品质;团结一致,更好地发挥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党员在品德合格方面存在的问题三
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做人要有道德,为政更要修政德。领导干部的执政品德,不仅是个人修养问题,也是世界观、权力观、政绩观的具体体现,更是党性的集中反映。对于领导者来说,为政以德就会造福于民,为政失德必然招致危亡之祸。因此,执政品德始终是领导干部立身、处世、从业的根基和不懈追求。
一、领导干部要多识大体顾大局,少讲局部和个人利益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领导干部只有不断强化大局观念和战略思维能力,善于从全局考虑问题,善于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才能找准发展定位,把握发展重点,顺应发展要求,奋力开拓出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要讲政治。就是要识大体顾大局,这是领导干部政德的灵魂。领导干部要对党忠诚,为党尽责,既要抓好科学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又要落实社会稳定这个第一责任,还要把握党的建设这个关键环节,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行动上始终与*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上级党委、政府的权威。要讲执行。执行力是领导干部大局观念和责任意识的具体体现。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自觉服从服务于大局,坚持上级党委、政府部署什么,就创造性地落实什么,始终把上级的要求与本地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将各项政策机遇变成现实生产力,以落实到位为尚,以贡献全局为荣。要讲奉献。领导干部要以党和人民事业为重,自觉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服从组织的安排和决定;要把实现个人追求与实现党的奋斗目标、人民利益统一起来,正确看待个人进退,正确对待个人得失,正确处理利益关系。特别是当全局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个人利益冲突时,要有舍小家顾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不利于发展的话不说,不利于发展的事不做,更不能为某种局部利益和个人利益瞎搅和、胡折腾。
二、领导干部要多谋为民造福的事,少干劳民伤财的活
任何一个政党都有自己的方向目标和价值追求,为谁立命、为谁谋利始终是带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领导干部一定要真正弄清楚“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时刻谨记当干部是为了什么,从政要做些什么,身后应该留下什么,始终保持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情,多做为民造福的事,少干劳民伤财的活。要深怀为民之心。牢固树立群众是“天、地、秤”的思想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坚持将群众利益举过头顶,从思想和感情深处真正把群众放在心上、当做亲人,把群众要求想在决策之前,把群众利益考虑在实施之前,做到老百姓的事多办早办不耽误,老百姓的诉求真听即察早回应,老百姓的声音哪怕是怨声都要声声入耳。要真心服务人民。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带着感情去工作,带着热情去服务,带着真情去奉献,切实把经济发展成果及时转化成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和老百姓的福祉,真正使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成为检验领导干部执政品德的试金石。要赢得群众口碑。“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作为领导干部,绝不能眼睛只盯着自己的“帽子”,心中只想着更好的“位子”,打着为群众办事的“幌子”,搞一些劳民伤财、华而不实的政绩工程,一定要从群众的实际需求和长远利益出发,多干实事,多办好事,多解难事,努力作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用真情、真心赢得群众的口碑。
三、领导干部要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少搞急功近利的一时轰动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一个地区的发展千头万绪,每一项决策、每一项举措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作为领导干部,要搞清楚为谁干事,干什么事,怎么干事?在作决策、上项目时,要先谋而后动,多些既瞻前又顾后的思考,多些打基础利长远的举措,多些既重显绩更重潜绩的胸襟,干一任工作,想几任的事,切忌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搞一时轰动。要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表明,实现科学持久发展,规划是前提,规划得好才能发展得好,管理得好。推动发展不能想当然,必须规划先行,综合考虑当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潜力等要素,切实做好系统谋划、顶层设计和上下结合文章,制定科学合理的长远发展战略规划,一任接着一任干,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环境就是生产力。谁能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谁就能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谁就能在激烈的区域经济竞争中掌握主动。要打好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持久战,坚决拆除阻碍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藩篱,千方百计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打造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环境洼地、发展高地,吸引投资者,激励创业者,惠泽劳动者,实现人才集聚、企业集聚、财富集聚。要打造过硬干部队伍。政治路线确立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领导干部肩上始终扛着两副重担,一个是地方发展和百姓福祉,一个是抓班子带队伍。为官一任,不仅要推动发展,还要带好队伍。要善于发现人、培养人、用好人,努力打造一支“眼里有活、用心做事,敢于担当、真心负责,群众信任、放心托付”的党员干部队伍,为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不断注入活力与后劲。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工作重心在基层,执政基础在基层,活力源泉也在基层。要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就必须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管理公共事务、兴办公益事业和服务群众的能力,真正把基层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发展、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要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制度最具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领导干部在工作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带有长远性、根本性、能管用的措施和办法,建立起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更加高效的制度体系,努力使遵守制度、善用制度成为习惯,养成自然,用制度保障各项事业的持续深入发展。
四、领导干部要多听真话摸实情,少听谗言搞主观臆断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精髓和灵魂。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要善于听真话、摸实情,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这既是一种工作方法,更是领导干部真理在身、正义在手和有公心、有正气的重要体现。要深入调查研究。毛*说:“要了解情况,不要只是昂首望天。没有眼睛向下的兴趣和决心,是一辈子也不会真正懂得中国的事情的。”要想听真话、摸实情,就不能浮在表面,而要发扬“鸬鹚精神”,专到深水区抓大鱼、抓活鱼。调查研究也一样,领导干部只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察民情、知民意、求民智,就能把客观存在的事实搞清楚,把事物的内部和外部联系弄明白,在调查研究中开拓思路,在调查研究中完善措施,在调查研究中破解难题,真正使调查研究成为谋划工作、推动发展的实际本领。要密切联系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改造客观世界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只有切实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扎根群众沃土,承接基层地气,走进百姓农家,深入田间地头,用双脚丈量民情,用真情感知民意,及时发现、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才能获得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的理性认识,才能制定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决策,党和人民的事业也就会无往而不胜。要做到求真务实。求真务实是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保证。求真就是要听真话,讲真话。唐代裴矩“佞于隋而诤于唐”的故事告诉我们,领导干部具有“言者无罪、闻过则喜、听之足戒”的胸襟,才能听到真话、察到实情。事实上,不想听真话,不善听真话,是领导干部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危险起点。“务实”就是要出实招,求实效,按照客观实际决定工作方针,不提不切实际的口号,不定超越阶段的目标,不做违背规律的事情,以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指导新的实践,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五、领导干部要多还前人欠下的债,少给后人留麻烦
党的事业就是一场接力赛。领导干部作决策、干工作,不能抛弃历史,更不能隔断未来,而要在继承中谋发展,在创新中求作为。特别是积极偿还前人留下的债,积极化解前人留下的矛盾,更能体现领导干部的人品政德。前人在奋力追赶、推动跨越发展的同时,也可能会留下一些债务、矛盾和纠纷,不能因为是前人留下的,就视其为包袱,推而拒之,这既是对事业的不负责,也是对群众的漠视。有问题有矛盾是正常的,只要是为群众谋利益留下的问题、矛盾,就应该予以正确解决。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能够执政一方,这是党的培养、组织的信任、群众的期盼,解决过去、现在、未来发展中遇到的一切问题,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接过前人的接力棒,完成前人未尽的事业,这既是对前人劳动成果的尊重,也是对人民群众的负责,更是对事业的担当和作为。领导干部切忌班子一换思路变,前人定的都不算,规划重做,建设重搞,干部重配,而应客观公正地对待前人的工作,对前人好的工作思路予以继承和发扬。在自己的任职期内,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发展规律,多一些深思熟虑的科学谋划,少一些头脑发热的“假大空”,既量财而举、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不盲目冲动,不短期突破,少增加历史欠账,少为后人留包袱;既给前人还债,又给后人铺路,切实把发展的蓝图绘精准,把百姓期盼的事情做精细,让未来的事业更精彩。
政德连接民心,政风导向民风。坚持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不仅是衡量为政之德的最高准则,也是为政之德的最高境界。领导干部只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就能当一任领导、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保一方稳定,在人民群众心中筑起共产党人永久的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