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出路读后感
更新时间:高考猫
走出人类发展的困局 ??读《人类的出路》
作者/ 华文
12月21日,在玛雅历法中被称为“世界末日”,可这一天地球总算平安无事,很多人不禁松了一口气。 “世界末日”的魔咒虽然沦为泡影,但是人类依然面对不少的麻烦,如气候变暖、能源短缺、人口激增直接威胁到人类与地球的生存。加拿大资深记者、作家马克?德?维利耶在《人类的出路》一书中,以理性的忧患意识,勾画了人类与自然环境所面对的危机,并且对人类破解发展中的困局提出了对策。
作者本书中文版序言中指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取得惊人的成就,也是地球上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这其实是在提示中国,环境污染不仅威胁人们的健康,在某种程度上也会成为国际政治关注的焦点。这里不得不说,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为全球输出大量的日用品。中国这几十年为发展经济而在生态环境方面付出的代价,到底是不是全归中国买单?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开始大规模开采自然资源,工业生产中产生出了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物。伴随着生产力的迅猛提升,人口也开始剧增。目前,从联合国统计的数字来看,地球上的人类已经接近60亿,预计到2020年,全球人口数量将超过70亿!并且这个数字还会不断增长。人口大爆炸给地球带来前所未有的沉重压力。
地球是一个封闭的生态圈,目前人类还不能移居到其他星球,自然资源的获取也只能来自地球自身。虽然人类正在向太空进军,但是最后结果如何,现在还不得而知。聪明的人类自以为足够强大,但是在干旱、洪水、飓风、海啸、地震、暴雪等重大自然灾害面前,是那么的渺小和不堪一击。电影《2015》假想了地球遭遇灭顶之灾的情景,其传递的生态信号值得人类警醒。
当今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在政治立场、领土疆域、宗教信仰、发展模式等方面存在各种分歧,有时还会发生武装冲突,但是在全球生态立场方面,达成了一致的共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每年召开的世界气候变化大会,也是最后一个能让持不同政见者协商对话的平台。很多人认为排放的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的唯一“元凶”,其实不然。作者在书中认为,除了二氧化碳以外,甲烷和氧化亚氮也同样值得关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一直都是世界气候变化大会上争执的焦点。越是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就越多。美国是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国家,可是美国在气候变化大会上总避重就轻,对发展中国家的节能减排指指点点。
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既然人类已经十分清楚,但是也经常会麻痹和松懈。《人类的出路》一书中,作者提供生态恶化的一组数据令人忧心:200年来,全世界一半的森林消失了,并且森林正在以每秒一公顷的速度消失;一半的湿地和三分之一的红树林消失了;全世界90%的掠食鱼类灭绝了;75%的海水渔场在减产;物种消失的速度比正常速度快了1000倍!这些数字并且在继续增长。地球生病了,这是事实。地球在超负荷地运转,这更是看得见的疼痛。
环境治理虽然近年来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各种组织的高度重视,诸多国家在环境治理中也采取了铁腕政策。可惜的是,贪婪的特殊利益集团,经常编织花言巧语,以善的理由,继续在自然界大肆掠夺,以此获得更多的利润。这种畸形的发展局面至今也没有改变,这也许是将来环境治理当中最大的阻力。大力发展经济是为了提高人类的福利,听起来可能是不错的借口,但是这样的福利,可能会祸害人类自身。
在世界高速发展的今天,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人类到底有没有出路?答案是肯定的。首先是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目前作为化石能源的石油,其使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据地质学家提供的数据,按照目前石油使用的速度,全球石油最多只能使用70年。尽管石油深部探测技术不断创新,可是石油终究是不可再生资源。不仅石油在枯竭,煤炭等矿石资源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在新能源技术研发方面积极行动起来。氢能、太阳能、风能都是清洁能源,没有污染,并且取之不尽。但是这些新能源技术研发还处于实验阶段,其“威力”还不能和传统资源相抗衡,加大新能源技术的创新成为全人类迫在眉睫的大事。
其次是扼制人类的贪婪和消费欲望,加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力度。关于环境保护问题,很多人以为这是政府的行为。其实环境保护更是每一个人的事情。贪婪是人类的本性,对欲望的节制是环境保护当中最为隐性、又尤为关键的问题。人类为了过上便捷、高品质的生活,大力使用煤、电、水。倡导资源节约意识,树立资源节约的理念,是加强环境保护的前提。就个人而言,夏天空调的温度调高一度、水少用一勺,冬天暖气调低一点,在重大节日时,少放一点烟花,少一点铺张浪费,都是为环境保护做出的努力。
《人类的出路》这本书中,对全球大型跨国公司企业中资源扩张、产能过剩、污染治理等现状进行了批判,也对政治势力与商业资本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了生态学层面的分析。人类所有的行为,都决定着地球的寿命,也决定人类未来的发展之路。善待地球、爱护环境、尊重自然是人类自救的灵丹妙药。
作者/ 华文
12月21日,在玛雅历法中被称为“世界末日”,可这一天地球总算平安无事,很多人不禁松了一口气。 “世界末日”的魔咒虽然沦为泡影,但是人类依然面对不少的麻烦,如气候变暖、能源短缺、人口激增直接威胁到人类与地球的生存。加拿大资深记者、作家马克?德?维利耶在《人类的出路》一书中,以理性的忧患意识,勾画了人类与自然环境所面对的危机,并且对人类破解发展中的困局提出了对策。
作者本书中文版序言中指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取得惊人的成就,也是地球上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这其实是在提示中国,环境污染不仅威胁人们的健康,在某种程度上也会成为国际政治关注的焦点。这里不得不说,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为全球输出大量的日用品。中国这几十年为发展经济而在生态环境方面付出的代价,到底是不是全归中国买单?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开始大规模开采自然资源,工业生产中产生出了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物。伴随着生产力的迅猛提升,人口也开始剧增。目前,从联合国统计的数字来看,地球上的人类已经接近60亿,预计到2020年,全球人口数量将超过70亿!并且这个数字还会不断增长。人口大爆炸给地球带来前所未有的沉重压力。
地球是一个封闭的生态圈,目前人类还不能移居到其他星球,自然资源的获取也只能来自地球自身。虽然人类正在向太空进军,但是最后结果如何,现在还不得而知。聪明的人类自以为足够强大,但是在干旱、洪水、飓风、海啸、地震、暴雪等重大自然灾害面前,是那么的渺小和不堪一击。电影《2015》假想了地球遭遇灭顶之灾的情景,其传递的生态信号值得人类警醒。
当今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在政治立场、领土疆域、宗教信仰、发展模式等方面存在各种分歧,有时还会发生武装冲突,但是在全球生态立场方面,达成了一致的共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每年召开的世界气候变化大会,也是最后一个能让持不同政见者协商对话的平台。很多人认为排放的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的唯一“元凶”,其实不然。作者在书中认为,除了二氧化碳以外,甲烷和氧化亚氮也同样值得关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一直都是世界气候变化大会上争执的焦点。越是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就越多。美国是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国家,可是美国在气候变化大会上总避重就轻,对发展中国家的节能减排指指点点。
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既然人类已经十分清楚,但是也经常会麻痹和松懈。《人类的出路》一书中,作者提供生态恶化的一组数据令人忧心:200年来,全世界一半的森林消失了,并且森林正在以每秒一公顷的速度消失;一半的湿地和三分之一的红树林消失了;全世界90%的掠食鱼类灭绝了;75%的海水渔场在减产;物种消失的速度比正常速度快了1000倍!这些数字并且在继续增长。地球生病了,这是事实。地球在超负荷地运转,这更是看得见的疼痛。
环境治理虽然近年来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各种组织的高度重视,诸多国家在环境治理中也采取了铁腕政策。可惜的是,贪婪的特殊利益集团,经常编织花言巧语,以善的理由,继续在自然界大肆掠夺,以此获得更多的利润。这种畸形的发展局面至今也没有改变,这也许是将来环境治理当中最大的阻力。大力发展经济是为了提高人类的福利,听起来可能是不错的借口,但是这样的福利,可能会祸害人类自身。
在世界高速发展的今天,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人类到底有没有出路?答案是肯定的。首先是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目前作为化石能源的石油,其使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据地质学家提供的数据,按照目前石油使用的速度,全球石油最多只能使用70年。尽管石油深部探测技术不断创新,可是石油终究是不可再生资源。不仅石油在枯竭,煤炭等矿石资源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在新能源技术研发方面积极行动起来。氢能、太阳能、风能都是清洁能源,没有污染,并且取之不尽。但是这些新能源技术研发还处于实验阶段,其“威力”还不能和传统资源相抗衡,加大新能源技术的创新成为全人类迫在眉睫的大事。
其次是扼制人类的贪婪和消费欲望,加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力度。关于环境保护问题,很多人以为这是政府的行为。其实环境保护更是每一个人的事情。贪婪是人类的本性,对欲望的节制是环境保护当中最为隐性、又尤为关键的问题。人类为了过上便捷、高品质的生活,大力使用煤、电、水。倡导资源节约意识,树立资源节约的理念,是加强环境保护的前提。就个人而言,夏天空调的温度调高一度、水少用一勺,冬天暖气调低一点,在重大节日时,少放一点烟花,少一点铺张浪费,都是为环境保护做出的努力。
《人类的出路》这本书中,对全球大型跨国公司企业中资源扩张、产能过剩、污染治理等现状进行了批判,也对政治势力与商业资本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了生态学层面的分析。人类所有的行为,都决定着地球的寿命,也决定人类未来的发展之路。善待地球、爱护环境、尊重自然是人类自救的灵丹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