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更新时间:高考猫
教师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一)
过年回老家时曾碰到一位好友,她说她女儿今年9月就要读小学一年级了,很多她的朋友逗她女儿时,说:"哇,要上小学罗,你现在要好好玩啊,读书可苦啦!"她觉得很不好,因为女儿已经不想上学了,她女儿问她学校是不是个很恐怖的地方?她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期望我这个做初中老师的帮帮她。如果我当时知道有《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一定推荐给她,让她推荐给她的朋友看,让她们知道,世界上有这样一所学校是学生们每天都盼望着去的!
我唯一记得的一篇小学语文课文叫《我的旅行》,大概是小学二年级的一篇课文,时隔已二十余年,不是因为我懂得分析这篇文章并学会了拟人手法及人的内脏,而是因为这节课我被罚站了。我向同伴描述着一颗豆子如果没被嚼碎就到了我的喉咙或者到了胃等等地方,我会怎样的难受,然后我的班主任语文老师认为我扰乱课堂,让我站到了教室门后面(她是中国千万老师中最最优秀的一位,在我的心里)。这是我记得的唯一一次受罚,也应该是唯一一次。6岁的我从此不仅在教室里学习知识,而且也学习了慢慢禁锢自己的思维。六七岁小小的我,当时多么渴望大人能听听我心里的故事,在六七岁的小人儿心里有满满的世界。可惜,我没有碰到小林校长,他可以听一个一年级的插班生说四个小时的话,甚至象他这样的人我也没有碰到。可悲的不是我至今还牢牢记得这件事,而是20多年后,我在课堂上处理类似的学生时,他们受到的是和我当时一样的待遇。巴学园的小林校长花四个小时听一名新入校学生说话,我上周听学生单独说话的时间加起来大概四小时,我的校长听了多长时间,我不知道。我和我的校长都兢兢业业在教学线上奋斗着。
"你为什么不写完作业?""为什么迟到?""为什么上课讲话?"等等出自于老师的口中的问题,大多数时候老师们并不期待或者说并不需要学生回答,老师需要的是这些个别学生与众多学生一样完成作业、不迟到、上课不讲话。就算个别学生有充分的理由,但是为了成绩提高,他也必须要与众学生一样。巴学园一共有三十名学生,我一共有一百零四名学生,我的校长则有一千五百名学生。前天看纪念中学一位老师的博客说他所在的学校有六千名学生,和其他许多学校比起来不算多。于是重点本应是"教育"的学校,现在第一要责是"管理".书中的小豆豆为了找丢失的钱包,把粪坑里的脏物舀到路面,校长从旁经过时只淡淡说一句:"记得把它们再舀回坑里去呀!",除了巴学园,真希望在别的学校也能出现这一幕。
在巴学园上学的学生,每天都从自己感兴趣的课开始学习,所有的课重点在黑板上,自己挑,自己找答案,学完一天的课若还有时间,就去散步,在自然中学习生物物理美术。我的学校(也是中国几乎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每节45分钟的课,教学任务需要完成、教学目的需要达到、教学重难点需要突破,面对坐着的50多张小脸,一人平均连一分钟都摊不上。数不清的知识点,等不及让他们主动去探索,老师就将他们引导(多利用与学生未来紧密相连的成绩)到这节课的内容中去。(www.gkmao.com)假如这节课在分析一篇小说,重点讲人物,那么他就不可以对窗外新冒出的绿芽感兴趣;假如下节课讲移情于景的散文,重点学习作者如何写景,那么他就不能对操场上突然出现的一位跑步者感兴趣。政治课上"责任"、"自信"、"善良"等等与人极相关的品性人格,书桌前的学生们人人有故事可讲,等不及让他们开口说,这些故事变成了书上一个个案例和一段段需要他们背诵的文字;历史课上每个故事以及对每个历史人物他们都有问题想问,等不及让他们去问,他们要做的只是把这段故事年代人物背下来,把教材编著者已写好的功过背下来。等不及学生对哪个知识点感兴趣,吃透并提出质疑,十分钟的课间已经结束,下一节课开始的铃声已经响起,迎接学生们的将是另一堂课的一堆知识点,回到家后等待他们的是作业试卷背书还有辅导班。只有坐在电脑前,分析选择哪个角色、前进的路线、进攻的方式等等,他们有了纯粹属于自己独立思考探索的空间,突然间,我理解他们为何喜欢打游戏了。
今天先写到这儿吧,明天早读后还有两个班的课,我要构思一下如何让学生在45分钟内吃透说明文要素并会抓住事物特征说明事物,等不及让他们都感兴趣了。
巴学园是真的存在过的世外桃源,是教育界中的理想国。我想要是在巴学园上学就好啦,在巴学园学习《我的旅行》那一课,我不会被罚站,说不定后来还会成为医生或者别的什么;突然又想我能在巴学园教书就好啦,哪怕只做一天"‘旱田’老师",我想我也会和小豆豆一样从心里唱出"我的学校,好学校,进去一看,还是好学校"的歌。可是没有巴学园,我也没在巴学园当老师,那么也要努力地做到让学生们都快乐地期盼着上学吧!
教师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二):做个懂孩子、爱孩子的教师
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看《小兵张嘎》《铁道游击队》等影片长大的我,对日本 以及日本人是很难产生一丝好感的。可是,我却不能不喜欢那个日本小姑娘??窗边的小豆豆,也不能不喜欢那本日本女作家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还有那只存在了八年的巴学园。为什么呢?因为巴学园是一所真正自由、平等、温情的"育人"学校,校长小林宗作先生是一位真正的懂孩子、爱孩子的教育家。
本书的主人公小豆豆是一个上课时候注意力不集中,喜欢不停地拉抽屉,喜欢对屋檐下的小燕子打招呼,还有站起来对窗外的宣传艺人打招呼,请他们表演,把老师一人晾在了讲台上的"问题"学生。所以尽管才一年级( 刚入学三个月) 就被退学了,妈妈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带着她来到了巴学园。于是,小豆豆见到了巴学园的校长??小林宗作先生。小豆豆第一次和校长谈话就谈了四个多小时。而在这段时间里,校长先生没有打过一个呵欠,没有显出一丝不耐烦,总是饶有兴趣的、笑眯眯地看着小豆豆,亲切地问着:"后来呢?""后来呢?"
"无论是从前,还是这以后,没有一个大人这么认真地听过小豆豆说话。"读到这儿我不由得感叹,听一个孩子喋喋不休地讲了四个小时的话,这需要多大的耐心啊!无疑,这只有真正爱孩子的人才能做到。小豆豆真是一个幸运的孩子。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小豆豆的钱包掉进便池里了,于是小豆豆就拿着长把舀子去厕所掏,去舀粪找钱包。最后掏出的秽物堆出了一座小山。这一切被校长先生看到了,校长先生只是关切地问她:"找到了吗?"并且只交待了一下:"弄完以后,要把这些全都放回去啊!"这是多么令人吃惊啊!如果是我看到了,会怎么样呢?我想,我一定会大叫:"哎呀,孩子,你怎么干这种蠢事?快停下来!"而如此一下,那个孩子一定会被吓得不知所措。而小林校长的做法让小豆豆觉得校长先生是一位"可以真正信赖的人",因而,她比以前更加喜欢校长先生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校长先生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把小豆豆当作一个"人"来尊重,他和孩子之间,就是一种完完全全、真真正正的平等。新课标也要求我们老师要转变观念,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对话".读了这段文字,我想,我对"平等"二字,有了更深的体会了。平等的前提是尊重、是信任啊!小林宗作真是一个懂孩子的教育家呀!
对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这句话。
每当校长先生有机会,都要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所以,长大后的小豆豆心中,始终怀有"我是一个好孩子"的自信。本书作者黑柳彻子曾这样说过"先生的这句话几乎决定了我的一生,对我来说,这真是一句难得的金玉良言。因为这句话,我一直自以为自己是个好孩子,我信赖先生,怀着这份自信慢慢长大了。 " 可见,老师的表扬对于孩子是多么的重要啊!
"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我想,这句话也许就是小林宗作先生的办学理念吧。
为了让个子矮小、永远也不会再长高的学生高桥树立自信,体会成功,学校举办的运动会,居然有很多项目就是专门为高桥设立的。比如只适矮个子孩子的"钻鲤鱼肚子",比如"一级级爬台阶"比赛,都是高桥君夺得了第一。我想,高桥就是在运动会上从心理上长高了个子, 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而他的自信也从他一次次登上领奖台的那一刻生根发芽,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的高桥君一定会走出自己生理的阴影勇敢地直面他今后的人生。事实也的确如此,作者在后记里补充交代高桥君后来在滨名湖畔的安藤电气公司担任"协调工作",职位非常重要。作者认为高桥君明朗而富有魅力的性格,给他的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另外,从巴学园里还走出了很多成功的人士:小豆豆是著名的作家、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亲善大使。大容君成为日本屈指可数的东洋兰鉴定专家之一。阿泰成为美国 伊莉诺伊州的大名鼎鼎的"费米国立加速研究所"的副所长,这个研究所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加速研究所,在物理学界尽人皆知。……对于只有五十几个学生的巴学园来说,出了这么多社会精英实在是非常的了不起。我想这一定与这里"真正快乐的学习"分不开的。
曾经在教育报上读过这么一句话:"为什么人类的孩子要在委屈中成长?"想想自己的课堂,看看身边的孩子,他们确实是在委屈中成长!因为他们不得不去做那么多的作业(其中有那么多重复的、机械的),来应付以后的考试!而巴学园的课堂,是以这句话开始的:"下面就开始上课了,从你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吧。"于是,下面的孩子,有的写生字,有的画画,有的做实验,有的甚至在做操。每个孩子都学得极其认真、一丝不苟,当然也是极其快乐。为什么呢?因为喜欢嘛!而对于老师而言,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是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反思自己的课堂吧!每天都是一个调子,难怪有学生"开小差"了。学生开小差,老师自己也跟着生气,责怪学生不好。其实,自己也是有责任的呀!小豆豆为什么会被原来的学校开除呢?就是因为上课不能认真听总是"捣乱",原来的班主任"忍无可忍",让她退了学。而在巴学园的小豆豆却能够每天快乐的学习、茁壮的成长着,这中间的原因是什么?这是不言而喻的。拿今天的话说,这就是两所学校的办学理念不同吧!而作为教师的我,以后再遇到在课堂上"开小差"的孩子,也一定要做到心平气和的对待,并积极反思自己的教学。
读完这本书我不得不也和本书的作者黑柳彻子一样,对小林宗作老师报以无比的崇敬!我知道,我们目前的教学,是不可能去模仿它,但是有许多思想是可以应用的。比如了解和关心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快乐的学习,让学生爱上自己的学科……要做一个真正懂孩子、爱孩子的老师,我知道自己还需要做许多许多……
教师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三):做一名懂爱的教师
河西一幼 晁利莹
赞科夫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只有给予孩子们爱,让孩子们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才会学着去爱别人。在《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可以看见许多教学方法,例如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自主学习等,而最重要的也是最令我感动的是小林先生对孩子的爱。使我领悟到教师的爱决不是一种策略,更不是宽容与顺从;而是一颗对孩子热情相待的心,是要善于把关怀、宽容和鼓励作为与孩子沟通的法宝,引导孩子们发现自己,改变自己,快乐地去实现他们自己的梦想,从而促进每个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
一要教育好孩子,爱是根本。
《窗边的小豆豆》告诉我,只有心中充满了对孩子的爱,教育的理想之花才能够绽放得绚丽而持久。小林校长在小豆豆到巴学园的第一天听小豆豆说了4个钟头的话 ,在这么长时间里,校长先生一次也没有打哈欠,一次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样子,他也像小豆豆那样把身体向前探出来,专注地听着。想象一下这个画面吧!那是怎样的温馨、和谐、充满了尊重的爱!
麻痹症的患者高桥同学在体育比赛中,因为小林校长的精心考虑,让他拿第一名,帮助生理残疾的孩子树立信心。他正是以这样一种特殊的关爱方式,减轻高桥君肉体上的自卑心理,而且,他也一直对高桥君说:"你绝对能做到。"那又体现了一种宽容、鼓励、充满关怀的爱!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爱,小林校长将她具体化、生活化了。小林先生的爱为孩子们带走忧伤和烦恼,给孩子们带来蔚蓝的天空,灿烂的阳光,让他们的心灵插上快乐的翅膀,飞出了巴学园,飞向遥远的地方,飞到成功的彼岸。
二、爱,就要用心去捕捉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
好的孩子人人爱,爱不好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书中小豆豆的淘气就让我惊讶不已,她看到奇怪的事情,有趣的事情的时候,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经常做出让老师们大吃一惊的事来。例如值日的时候把电车教室的地板盖子掀起来,把垃圾扔进去;或者在晨会的时候把自己的辫子分成两半,夹在胳肢窝下面表演给大家看……诸如此类,让老师和小豆豆自己大吃苦头的事情,几乎每天都会发生。但是,在发生这种事情的时候,校长先生总是会耐心地听小豆豆的解释。尽管小豆豆总是做出那么多和别人不一样的事情来,小林先生也总是告诉她"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这时候,小豆豆就高兴地笑:"是啊,我是一个好孩子。"于是,小豆豆打心底里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好孩子。
在读过这本书后,我感悟到无论哪一个孩子,当他出生时,都具有优良的品质,虽然有的孩子淘气,有的孩子多动,但是他们的内心都是美好善良的,只是有时候老师们看不到。如果我们告诉他"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在这样的鼓励面前,孩子们也会渐渐相信自己真的如老师所说的那样好,就会变成一个真正的好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每个孩子都有无限潜能。孩子们的聪明都各有优势,展示着自己的风格;孩子们的擅长也各不相同,显现着自己的天赋。众所周知,德国大诗人海涅曾是学校里的后进生,教师常骂他对诗"一窍不通";达尔文读中学时,也因成绩不良而被教师、家长视为"智力低下的人".由此可见,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人才,孩子们更是如此,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他们挖掘潜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用爱心去捕捉每一个"闪光点".
多么希望身边的每一位老师也都会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那么,相信每一个孩子都会成为幸福的好孩子。
《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真是让我受益匪浅,获益很多,每次品读时,又总会有一番新的理解。在书中,我体会到了要善于运用欣赏的眼睛发现孩子的每一个值得肯定的地方,用激励的语言让孩子感受到被承认的愉悦。也让我再一次理解了欣赏和激励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今后我要做的还有很多,现在和未来,我要每天反思自己的教育:蹲下来和孩子交流了吗?表扬、鼓励我的孩子们了吗?更要努力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充满个性的幸福的童年。
过年回老家时曾碰到一位好友,她说她女儿今年9月就要读小学一年级了,很多她的朋友逗她女儿时,说:"哇,要上小学罗,你现在要好好玩啊,读书可苦啦!"她觉得很不好,因为女儿已经不想上学了,她女儿问她学校是不是个很恐怖的地方?她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期望我这个做初中老师的帮帮她。如果我当时知道有《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一定推荐给她,让她推荐给她的朋友看,让她们知道,世界上有这样一所学校是学生们每天都盼望着去的!
我唯一记得的一篇小学语文课文叫《我的旅行》,大概是小学二年级的一篇课文,时隔已二十余年,不是因为我懂得分析这篇文章并学会了拟人手法及人的内脏,而是因为这节课我被罚站了。我向同伴描述着一颗豆子如果没被嚼碎就到了我的喉咙或者到了胃等等地方,我会怎样的难受,然后我的班主任语文老师认为我扰乱课堂,让我站到了教室门后面(她是中国千万老师中最最优秀的一位,在我的心里)。这是我记得的唯一一次受罚,也应该是唯一一次。6岁的我从此不仅在教室里学习知识,而且也学习了慢慢禁锢自己的思维。六七岁小小的我,当时多么渴望大人能听听我心里的故事,在六七岁的小人儿心里有满满的世界。可惜,我没有碰到小林校长,他可以听一个一年级的插班生说四个小时的话,甚至象他这样的人我也没有碰到。可悲的不是我至今还牢牢记得这件事,而是20多年后,我在课堂上处理类似的学生时,他们受到的是和我当时一样的待遇。巴学园的小林校长花四个小时听一名新入校学生说话,我上周听学生单独说话的时间加起来大概四小时,我的校长听了多长时间,我不知道。我和我的校长都兢兢业业在教学线上奋斗着。
"你为什么不写完作业?""为什么迟到?""为什么上课讲话?"等等出自于老师的口中的问题,大多数时候老师们并不期待或者说并不需要学生回答,老师需要的是这些个别学生与众多学生一样完成作业、不迟到、上课不讲话。就算个别学生有充分的理由,但是为了成绩提高,他也必须要与众学生一样。巴学园一共有三十名学生,我一共有一百零四名学生,我的校长则有一千五百名学生。前天看纪念中学一位老师的博客说他所在的学校有六千名学生,和其他许多学校比起来不算多。于是重点本应是"教育"的学校,现在第一要责是"管理".书中的小豆豆为了找丢失的钱包,把粪坑里的脏物舀到路面,校长从旁经过时只淡淡说一句:"记得把它们再舀回坑里去呀!",除了巴学园,真希望在别的学校也能出现这一幕。
在巴学园上学的学生,每天都从自己感兴趣的课开始学习,所有的课重点在黑板上,自己挑,自己找答案,学完一天的课若还有时间,就去散步,在自然中学习生物物理美术。我的学校(也是中国几乎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每节45分钟的课,教学任务需要完成、教学目的需要达到、教学重难点需要突破,面对坐着的50多张小脸,一人平均连一分钟都摊不上。数不清的知识点,等不及让他们主动去探索,老师就将他们引导(多利用与学生未来紧密相连的成绩)到这节课的内容中去。(www.gkmao.com)假如这节课在分析一篇小说,重点讲人物,那么他就不可以对窗外新冒出的绿芽感兴趣;假如下节课讲移情于景的散文,重点学习作者如何写景,那么他就不能对操场上突然出现的一位跑步者感兴趣。政治课上"责任"、"自信"、"善良"等等与人极相关的品性人格,书桌前的学生们人人有故事可讲,等不及让他们开口说,这些故事变成了书上一个个案例和一段段需要他们背诵的文字;历史课上每个故事以及对每个历史人物他们都有问题想问,等不及让他们去问,他们要做的只是把这段故事年代人物背下来,把教材编著者已写好的功过背下来。等不及学生对哪个知识点感兴趣,吃透并提出质疑,十分钟的课间已经结束,下一节课开始的铃声已经响起,迎接学生们的将是另一堂课的一堆知识点,回到家后等待他们的是作业试卷背书还有辅导班。只有坐在电脑前,分析选择哪个角色、前进的路线、进攻的方式等等,他们有了纯粹属于自己独立思考探索的空间,突然间,我理解他们为何喜欢打游戏了。
今天先写到这儿吧,明天早读后还有两个班的课,我要构思一下如何让学生在45分钟内吃透说明文要素并会抓住事物特征说明事物,等不及让他们都感兴趣了。
巴学园是真的存在过的世外桃源,是教育界中的理想国。我想要是在巴学园上学就好啦,在巴学园学习《我的旅行》那一课,我不会被罚站,说不定后来还会成为医生或者别的什么;突然又想我能在巴学园教书就好啦,哪怕只做一天"‘旱田’老师",我想我也会和小豆豆一样从心里唱出"我的学校,好学校,进去一看,还是好学校"的歌。可是没有巴学园,我也没在巴学园当老师,那么也要努力地做到让学生们都快乐地期盼着上学吧!
教师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二):做个懂孩子、爱孩子的教师
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看《小兵张嘎》《铁道游击队》等影片长大的我,对日本 以及日本人是很难产生一丝好感的。可是,我却不能不喜欢那个日本小姑娘??窗边的小豆豆,也不能不喜欢那本日本女作家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还有那只存在了八年的巴学园。为什么呢?因为巴学园是一所真正自由、平等、温情的"育人"学校,校长小林宗作先生是一位真正的懂孩子、爱孩子的教育家。
本书的主人公小豆豆是一个上课时候注意力不集中,喜欢不停地拉抽屉,喜欢对屋檐下的小燕子打招呼,还有站起来对窗外的宣传艺人打招呼,请他们表演,把老师一人晾在了讲台上的"问题"学生。所以尽管才一年级( 刚入学三个月) 就被退学了,妈妈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带着她来到了巴学园。于是,小豆豆见到了巴学园的校长??小林宗作先生。小豆豆第一次和校长谈话就谈了四个多小时。而在这段时间里,校长先生没有打过一个呵欠,没有显出一丝不耐烦,总是饶有兴趣的、笑眯眯地看着小豆豆,亲切地问着:"后来呢?""后来呢?"
"无论是从前,还是这以后,没有一个大人这么认真地听过小豆豆说话。"读到这儿我不由得感叹,听一个孩子喋喋不休地讲了四个小时的话,这需要多大的耐心啊!无疑,这只有真正爱孩子的人才能做到。小豆豆真是一个幸运的孩子。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小豆豆的钱包掉进便池里了,于是小豆豆就拿着长把舀子去厕所掏,去舀粪找钱包。最后掏出的秽物堆出了一座小山。这一切被校长先生看到了,校长先生只是关切地问她:"找到了吗?"并且只交待了一下:"弄完以后,要把这些全都放回去啊!"这是多么令人吃惊啊!如果是我看到了,会怎么样呢?我想,我一定会大叫:"哎呀,孩子,你怎么干这种蠢事?快停下来!"而如此一下,那个孩子一定会被吓得不知所措。而小林校长的做法让小豆豆觉得校长先生是一位"可以真正信赖的人",因而,她比以前更加喜欢校长先生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校长先生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把小豆豆当作一个"人"来尊重,他和孩子之间,就是一种完完全全、真真正正的平等。新课标也要求我们老师要转变观念,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对话".读了这段文字,我想,我对"平等"二字,有了更深的体会了。平等的前提是尊重、是信任啊!小林宗作真是一个懂孩子的教育家呀!
对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这句话。
每当校长先生有机会,都要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所以,长大后的小豆豆心中,始终怀有"我是一个好孩子"的自信。本书作者黑柳彻子曾这样说过"先生的这句话几乎决定了我的一生,对我来说,这真是一句难得的金玉良言。因为这句话,我一直自以为自己是个好孩子,我信赖先生,怀着这份自信慢慢长大了。 " 可见,老师的表扬对于孩子是多么的重要啊!
"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我想,这句话也许就是小林宗作先生的办学理念吧。
为了让个子矮小、永远也不会再长高的学生高桥树立自信,体会成功,学校举办的运动会,居然有很多项目就是专门为高桥设立的。比如只适矮个子孩子的"钻鲤鱼肚子",比如"一级级爬台阶"比赛,都是高桥君夺得了第一。我想,高桥就是在运动会上从心理上长高了个子, 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而他的自信也从他一次次登上领奖台的那一刻生根发芽,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的高桥君一定会走出自己生理的阴影勇敢地直面他今后的人生。事实也的确如此,作者在后记里补充交代高桥君后来在滨名湖畔的安藤电气公司担任"协调工作",职位非常重要。作者认为高桥君明朗而富有魅力的性格,给他的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另外,从巴学园里还走出了很多成功的人士:小豆豆是著名的作家、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亲善大使。大容君成为日本屈指可数的东洋兰鉴定专家之一。阿泰成为美国 伊莉诺伊州的大名鼎鼎的"费米国立加速研究所"的副所长,这个研究所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加速研究所,在物理学界尽人皆知。……对于只有五十几个学生的巴学园来说,出了这么多社会精英实在是非常的了不起。我想这一定与这里"真正快乐的学习"分不开的。
曾经在教育报上读过这么一句话:"为什么人类的孩子要在委屈中成长?"想想自己的课堂,看看身边的孩子,他们确实是在委屈中成长!因为他们不得不去做那么多的作业(其中有那么多重复的、机械的),来应付以后的考试!而巴学园的课堂,是以这句话开始的:"下面就开始上课了,从你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吧。"于是,下面的孩子,有的写生字,有的画画,有的做实验,有的甚至在做操。每个孩子都学得极其认真、一丝不苟,当然也是极其快乐。为什么呢?因为喜欢嘛!而对于老师而言,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是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反思自己的课堂吧!每天都是一个调子,难怪有学生"开小差"了。学生开小差,老师自己也跟着生气,责怪学生不好。其实,自己也是有责任的呀!小豆豆为什么会被原来的学校开除呢?就是因为上课不能认真听总是"捣乱",原来的班主任"忍无可忍",让她退了学。而在巴学园的小豆豆却能够每天快乐的学习、茁壮的成长着,这中间的原因是什么?这是不言而喻的。拿今天的话说,这就是两所学校的办学理念不同吧!而作为教师的我,以后再遇到在课堂上"开小差"的孩子,也一定要做到心平气和的对待,并积极反思自己的教学。
读完这本书我不得不也和本书的作者黑柳彻子一样,对小林宗作老师报以无比的崇敬!我知道,我们目前的教学,是不可能去模仿它,但是有许多思想是可以应用的。比如了解和关心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快乐的学习,让学生爱上自己的学科……要做一个真正懂孩子、爱孩子的老师,我知道自己还需要做许多许多……
教师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三):做一名懂爱的教师
河西一幼 晁利莹
赞科夫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只有给予孩子们爱,让孩子们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才会学着去爱别人。在《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可以看见许多教学方法,例如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自主学习等,而最重要的也是最令我感动的是小林先生对孩子的爱。使我领悟到教师的爱决不是一种策略,更不是宽容与顺从;而是一颗对孩子热情相待的心,是要善于把关怀、宽容和鼓励作为与孩子沟通的法宝,引导孩子们发现自己,改变自己,快乐地去实现他们自己的梦想,从而促进每个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
一要教育好孩子,爱是根本。
《窗边的小豆豆》告诉我,只有心中充满了对孩子的爱,教育的理想之花才能够绽放得绚丽而持久。小林校长在小豆豆到巴学园的第一天听小豆豆说了4个钟头的话 ,在这么长时间里,校长先生一次也没有打哈欠,一次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样子,他也像小豆豆那样把身体向前探出来,专注地听着。想象一下这个画面吧!那是怎样的温馨、和谐、充满了尊重的爱!
麻痹症的患者高桥同学在体育比赛中,因为小林校长的精心考虑,让他拿第一名,帮助生理残疾的孩子树立信心。他正是以这样一种特殊的关爱方式,减轻高桥君肉体上的自卑心理,而且,他也一直对高桥君说:"你绝对能做到。"那又体现了一种宽容、鼓励、充满关怀的爱!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爱,小林校长将她具体化、生活化了。小林先生的爱为孩子们带走忧伤和烦恼,给孩子们带来蔚蓝的天空,灿烂的阳光,让他们的心灵插上快乐的翅膀,飞出了巴学园,飞向遥远的地方,飞到成功的彼岸。
二、爱,就要用心去捕捉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
好的孩子人人爱,爱不好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书中小豆豆的淘气就让我惊讶不已,她看到奇怪的事情,有趣的事情的时候,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经常做出让老师们大吃一惊的事来。例如值日的时候把电车教室的地板盖子掀起来,把垃圾扔进去;或者在晨会的时候把自己的辫子分成两半,夹在胳肢窝下面表演给大家看……诸如此类,让老师和小豆豆自己大吃苦头的事情,几乎每天都会发生。但是,在发生这种事情的时候,校长先生总是会耐心地听小豆豆的解释。尽管小豆豆总是做出那么多和别人不一样的事情来,小林先生也总是告诉她"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这时候,小豆豆就高兴地笑:"是啊,我是一个好孩子。"于是,小豆豆打心底里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好孩子。
在读过这本书后,我感悟到无论哪一个孩子,当他出生时,都具有优良的品质,虽然有的孩子淘气,有的孩子多动,但是他们的内心都是美好善良的,只是有时候老师们看不到。如果我们告诉他"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在这样的鼓励面前,孩子们也会渐渐相信自己真的如老师所说的那样好,就会变成一个真正的好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每个孩子都有无限潜能。孩子们的聪明都各有优势,展示着自己的风格;孩子们的擅长也各不相同,显现着自己的天赋。众所周知,德国大诗人海涅曾是学校里的后进生,教师常骂他对诗"一窍不通";达尔文读中学时,也因成绩不良而被教师、家长视为"智力低下的人".由此可见,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人才,孩子们更是如此,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他们挖掘潜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用爱心去捕捉每一个"闪光点".
多么希望身边的每一位老师也都会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那么,相信每一个孩子都会成为幸福的好孩子。
《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真是让我受益匪浅,获益很多,每次品读时,又总会有一番新的理解。在书中,我体会到了要善于运用欣赏的眼睛发现孩子的每一个值得肯定的地方,用激励的语言让孩子感受到被承认的愉悦。也让我再一次理解了欣赏和激励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今后我要做的还有很多,现在和未来,我要每天反思自己的教育:蹲下来和孩子交流了吗?表扬、鼓励我的孩子们了吗?更要努力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充满个性的幸福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