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三篇【荐读】
篇一: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黄大发同志始终透着一股奉献自我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一心为民的正气,一心带领群众绝壁引水的事迹让各地干部群众深受感动,引发广泛热议。
织金县龙场镇副镇长李江感慨道:“脚下的力量源于心中的信仰。老党员黄大发几十年如一日地贡献着自己全部的力量和热忱,用一字一图一锤一钎筑梦小康,那沾着泥土印记的工程图就是最美的测绘画卷,为黄大发老支书点赞!”
“坚定的信念,崇高的信仰,虔诚而执着!”中广核电集团党政干部田犁说,我是从贵州出来到深圳工作的人,看到家乡基层党员干部矢志追梦的感人事迹,心中肃然起敬,也深感其中不易。黄大发老支书苦干、实干、巧干的挖渠精神至今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一定能为贵州脱贫攻坚事业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他把信仰熔铸在行动中,他把理想实践在作为里,大气凛然、大公无私,心中始终惦记着老百姓。”百里杜鹃管委会元岩村驻村干部孙健说,身为一名驻村干部,我将牢记黄老支书忠诚于信仰、服务于人民的精气神,脚踏实地为人民服务。
“可以想象通水的一刻,老支书是什么样的心情!”遵义市赤水市桂圆林村65岁的退休老支书肖义武动情地说,黄大发同志的先进事迹让我浑身充满力量。退休后这些年,我一直在红军四渡赤水一渡渡口义务为各界人士讲解当年的红军故事,“大发渠”精神与红军敢于牺牲、奉献自我的长征精神一脉相承,他的一言一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篇二: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两次奋斗,引来涓涓清流
多年来,草王坝的村民日常饮水全依赖于村中的一口土井,每天取水都要花费一两个小时排队。没有水,就种不了水稻,只能种苞谷。“一年四季苞谷沙,过年才有米汤喝”,是草王坝当年的真实写照。
平正乡其实并不缺水,缺的是能够存住水的水利工程。距离草王坝7公里外有一条溪水,但要将溪水引过来需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村民们只能“望崖兴叹”。修一条渠将溪水引过来,是村里几辈人的梦想。
1959年,24岁的黄大发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推选为草王坝大队大队长。“一定要把水引过来,让百姓吃上白米饭”,是黄大发立下的第一桩誓言。1963年,引水渠动工,黄大发担任指挥长。没有任何修渠技术,捞起锤子一顿猛敲;不懂测量,靠几根竹竿就开干;没有水泥,直接糊上黄泥巴。但苦头吃尽了,效果没出来,洪水一来,几下子就把沟渠冲垮了。修修补补十几年,水就是进不了草王坝。村民们打了退堂鼓,但黄大发没有放弃。他对大家说:“如果这辈子我们干不出来,大家就要接着受苦,后辈人还会跟着受罪。”
经历失败后,黄大发决定先去学习水利技术,把能走到的水库沟渠工程都走了一遍。1989年,54岁的黄大发向组织申请到枫香区水利站跟班学习。不识字的他,就一个字一个字地临摹;不懂测绘的他,就缠着技术员就着图纸讲解……3年时间,黄大发知晓了什么是分流渠、导洪沟,学了一肚子修渠知识。
1992年,黄大发带领乡亲们再次向悬崖峭壁发起挑战。这一次,是先测绘,制成工程图后再开工。峭壁上搞测量,非常不易,需人在腰间拴着缆绳,从山顶一尺一尺地放到峭壁中,绳子断了就会粉身碎骨。看着大家的胆怯,57岁的黄大发说:“我先来”,第一个系上绳子滑了下去。老支书都“玩命”了,一些年轻力壮的后生们也不甘示弱,纷纷滑了下去。
成测量的难事后,第二件难事是在泥泞曲折的山路上运材料。炸山石的火药,要从30多公里外的李村购买后背回来。黄大发经常天不亮出门,深夜才能回。山路难行,经常摔跤,鞋磨破了没钱买,黄大发就光着脚走。有一次买水泥回来,半路上下大雨,他怕半夜水泥被偷走,硬是冒着雨在水泥堆上待了一宿。
第三件也是最困难的事,是在离地面近300米高的擦耳岩上开凿一条长170米的水渠。外头花钱请来的施工队,修到擦耳岩,往下一看便停下了手脚,说:“太危险了,给多少钱都不干,不能要钱不要命。”黄大发二话不说,腰间系上绳子,第一个下到悬崖上去勘测、埋炸药。在他的带头下,200多村民硬是靠风钻、钢钎和二锤,在擦耳岩上开出了一道“天渠”。
如黄大发自己所说,这渠要“用命去换”。经过1000多个日夜奋战,村民们终于打通了一条流经3个村、10余个村民组,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的大渠。引水渠修通后,草王坝稻田从原来的270亩增至720亩,每年粮食产量从原来的6万斤增加到近百万斤,350余户、1200人受益。后来,这条“解困之渠”“脱贫之渠”“发家之渠”也被当地群众称赞为“大发渠”。
三个不忘,凝聚“大发精神”
不忘记党、不忘记人民、不忘记自己是共产党员“三个不忘”,是黄大发这位有着58年党龄的老党员常挂在嘴边的话。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不忘记党。黄大发始终“心中有党”,至今仍能把入党誓词一字一句地背下来。今年虽已82岁高龄,但他依然紧跟时代,不断学习中央精神,“两学一做”“四讲四有”张口就来。,平正乡开大会,乡党委书记张文富问黄大发有什么个人愿望,他说:“如果能去趟省城,去看看省委大院,我心愿就了了。”大家说,一名老共产党员用自己的赤诚和奉献,几十年为党为人民干了那么多事,却什么都不索取,只想交一份答卷请党组织检阅,这份对党的忠诚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
不忘记人民。黄大发心中,群众就是他的全部。为了大家,村里大大小小的事他从没缺席过,苦事难事,他总是第一个上。修渠那几年,买炸药、水泥,他过手的钱有20多万元,但账目上没出过一丁点儿差错。拉水泥的车厢里撒落的水泥,黄大发每次都要仔细清扫入库。家里的灶头坏了,老伴徐开美想要一碗水泥修补一下,黄大发不同意,说公家的东西不能动。这片“公心”让黄大发在村里一呼百应,每次换届他都全票当选,只要是黄支书带头决定的事,村民们二话不说就跟着干。1992年,村里准备再次修渠时,黄大发率先卖掉了自家值钱的东西筹集资金。全村100多户村民,也跟着卖了自家的苞谷、鸡蛋和蜂糖,凑了1万多块钱放到修渠账上。
不忘记自己是共产党员。“做党员就要做模范带头的党员,不做落后的党员。”这是黄大发常说的话。“修渠难,聚拢人心更难。如果党员思想落后,群众心不齐,就啥也干不成,怎么对得起共产党员这个称号?”修渠的日子里,黄大发经常在晚上召集村里20个党员开会,号召大家冲锋在前。为修渠,黄大发付出了全部心血。四女儿不幸得了肾炎,黄大发忙着修渠顾不上送她去大医院,女儿在床上躺了几个月就走了;13岁的大孙子突发脑膜炎,全家人都在工地,等到发现时,已经耽误了抢救时间,孩子不幸离世。黄大发的家,是一栋立材板壁房,值钱的东西都被他变卖修渠了。有一次,遵义市委领导去黄大发家看望,走到门口却被他拦住了。“家里太乱,您别进去了。”大家都知道,这是黄大发担心家里寒酸,怕给政府添负担才不让进的。直到今年,在政府的帮助下,黄大发的家才被简单地整修了一次。
不忘记党、不忘记人民、不忘记自己是共产党员的“三个不忘”凝聚成“大发精神”,它犹如一面旗帜,在遵义这片红色热土上高高飘扬。
四件大事,续写“不忘初心”
通了水,吃上了白米饭,黄大发的干劲儿更足了。为结束村民使用煤油灯的日子,黄大发争取到上级部门支持,在大山里拉起了电线,让村民用上了照明电;为结束草王坝人背马驮的历史,他又牵头组织修建了通村公路,村民出山从此不再困难;为缩短路程和保障行人安全,他又带着6名石匠,在大山中开凿了一条长120米,高2米,宽1.5米的人行隧道。
黄大发没上过学,但深知知识的重要性,村里的学校一直是他操心的事。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为了让下辈人能上学,他两次为学校选址修建,献工献料、出钱出力。这些年来,村里100多户人家,出了30多个大学生,甚至还有硕士、博士。
有了水、路、电,草王坝的村民搞起了养殖业。43岁的徐国树,曾经一贫如洗,水渠建成后,他养了100多只羊,年收入四五万元,不但新修了房子,还培养出两名大学生。底,和草王坝相邻的8个村民组的40户139位贫困村民,依靠政府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举家搬到这里。草王坝从原先娶媳妇难的“光棍村”,变成了当地条件较好的扶贫安置点。
6月,*来到距草王坝20公里外的花茂村视察,对花茂村通过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和乡村旅游实现脱贫非常赞赏。8月,黄大发在县里的组织下参观了花茂村,回来后他就睡不着觉了,不断问自己:如今的草王坝,大家的荷包日渐鼓了起来,但还没有全部脱贫。花茂村能致富,草王坝为什么不能?今年82岁的他又给自己订下四个新目标:一是村路要硬化,不能坑坑洼洼;二是要修水站,让大家喝上健康水、少生病;三是在有150年历史的马老山桥旁边再修一座新桥,让百姓出山更容易;四是要向花茂村学习,建设新农村!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虽已80多岁高龄,黄大发依然声如钟、行如风,和我们一起去巡护水渠的时候,始终走在队伍的最前列,手里的山杖几乎从来不用。“只要我能动,就得想着为大家做点事儿,就得想着为党做点事儿。”这位“老愚公”笑着对我们说。
风过稻田,月落深山,雾霭中的清晨,一个熟悉的身影早已轻掩房门,来到山腰之中,清理枯枝,清除杂物,悉心地照看着像女儿一样的“大发渠”
篇三:学习黄大发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连日来,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对黄大发同志先进事迹的系列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他被誉为“当代愚公”。黄大发是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草王坝村原党支书,从上世纪60年代起,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历时36年,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凿出一条长9400米的“生命渠”,结束了千百年来滴水如油的历史。当地建筑公司曾经重新评估过工程,认为质量过硬,尤其是没有现代化设备和高级技术团队的支持,简直不可想象,堪称工程“奇观”。但就是这样一位老支书、一个基层党支部、一群山村里的村民,愣是与大山较劲、与贫困较劲,完成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走出了一条脱贫攻坚的不屈之路,展现出了一个支部就是一盏灯、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黄大发凭借忠诚的信仰、凭借惊人的毅力、凭借开展群众工作的出色能力,用一辈子摸索出了一套符合基层实际、灵活实用且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善于团结群众。基层工作千头万绪,脱贫攻坚任重道远。黄大发深知只有团结全村每一个人,才能解决村里的难题。他把群众当亲人,完全打成一片,用村民听得懂的语言讲话、信得过的方式办事,做到说服不压服、讲理不武断、换位思考不居高临下。修渠放炮炸山时,落石砸坏了村民房顶,有人喊着拉他跳崖,他没有发火,很快说服村民平静情绪,并于当晚亲自到农户家诚恳地进行补偿。工程途径三个村、十余个村民组,遇到了许多阻力,他要求身边干部“做事要大气,不要气大”,挨家挨户宣讲修渠的道理,根据各家不同的困惑,“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打开了心结。大家心里敞亮了,各类难题也就迎刃而解。黄大发45年的村干部生涯,每次都是全票当选,得到了全村人的高度拥护。
开好“院坝会”。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开好“院坝会”则是贯彻群众路线、了解群众诉求、解决群众难题的有效途径。黄大发常说,有事要开“院坝会”,没有“院坝会”不能解决的问题。他从不搞一言堂,遇事召开群众会,同坐一根板凳、共商一件事情,组织动员大家为全村发展出谋划策。修渠缺资金,会上他一句“想吃白米饭,大家一起干”,说到了乡亲们心坎上,大家二话不说,立马把自家的鸡蛋、黄豆、蜂糖拿到集市去卖了换钱,当天晚上就凑齐了救命钱。看着一堆皱皱巴巴的钞票,黄大发流着眼泪立下了军令状:“修不好我把名字倒过来写,我拿党籍作保证,拿命来换水!”
活到老学到老。1971年,第一次修渠因不懂技术而宣告失败。面对乡亲们的绝望与埋怨,黄大发冷静总结了症结所在,“没有文化就没有方向,光靠蛮干注定修不成功。”1989年,54岁的黄大发主动申请到乡镇水利站跟班学习。几乎是半文盲的他用了三年时间,从零起步、从头开始,一个字一个字地临摹,一张图一张图地学习,最后变成了水利专家。除了自己学,他还带领大家学,并且号召集资修建学校,宣传“娃娃有前途,必须要读书”的道理。现在,许多村民讲起水利建设头头是道,变成了“赤脚专家”。村里还走出了30多位大学生,偏僻闭塞的小山村变成了文化村。
党员干部要带好头。黄大发认为,有困难党员干部要先上。秉承这样的信念,他始终把百姓装在心中、把责任举过头顶,面对艰险打头阵、遇到难题自己扛。看着离地300米的悬崖峭壁,村民们心惊肉跳不敢动工,“太危险了,给多少钱都不干”,请来的专业施工人员也停下了手脚。黄大发第一个站出来,腰里栓一条绳子就翻了过去,完成了测量工作。在老支书的感召下,小伙子们也纷纷把绳子系在腰上,开始了飞檐走壁的施工任务。采访时,记者问他当初是否紧张,黄大发很淡然地笑着说:“如果我怕了,大家就怕了;我都不怕,大家有什么可怕的呢?”
坚持就是胜利。开弓没有回头箭,脱贫攻坚无退路。对于摆脱草王坝村贫困的命运,黄大发有着难以想象的决心和毅力。他三十六年一件事,带领全村凿出一条“生命渠”。他一辈子一个目标,让乡亲们吃上白米饭、过上好日子。怀着这最初的承诺,24岁的黄大发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山崖。几十年过去了,黄大发和草王坝人用双手凿出了奇迹。水通了,黄大发又带领群众开展“坡改梯”,稻田从240亩增至720亩。昔日的荒山秃岭上,群众正逐步改变传统的种植结构,10万株蜜桔、李子已经开始有收益,牛羊养殖大户超过30户。今年年底,全村将会胜利完成出列贫困村的历史进程。那些修渠往事,记载着这位“年份英雄”的足迹,像陈年老酒那样历久弥香。
公私要分明。“干部干,群众看”,黄大发坚信,只要干部不搞特殊化,不谋一分私利,就一定会得到百姓的拥护。他常把“公家的事怎么硬都行,自家的事怎么软都成”挂在嘴边。筑渠需要的水泥,他每次都亲自运回来。有一天赶夜路遇到了暴雨,运水泥的车陷入泥潭,他担心水泥被偷,硬是在水泥包上睡了一夜,像看护自家娃娃一样看护着公家的水泥。家里的灶台破了,老伴想要一碗水泥补补,被他坚决拒绝,“公家的水泥一碗也不能贪”。多年来,全村老百姓毫不犹豫地把修渠集资的钱交他手上,都说“放一百个心,黄老支书一毛钱也不会给自己花”。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黄大发同志以不忘初心的坚定信念、大公无私的高尚情操、愚公移山的豪情斗志、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用一生丈量了他和草王坝人的长征路。在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新长征路上,千千万万位黄大发,正在自觉运用这永不过时的“黄大发工作法”,一心为民、不畏艰险、志拔穷根、克难攻坚,以信仰打通小康路上的“发家渠”, 用行动争做脱贫攻坚的先锋军,让实干凝聚贫困群众的信心决心,拿作风把牢集体奔小康的方向盘,把不忘初心的承诺镌刻在辽阔的大地上,书写出属于这个时代的光荣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