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南通地震最新消息,南通地震带分布高清图

更新时间:高考猫

1、地震活动
南通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南黄海地震带,历史上有记载的最强烈地震是1615年3月1日狼山地震,造成“狼山寺殿坏,塔倾,江神祭碑崩裂。震级5级,震中烈度Ⅵ度。距狼山约5公里的南通城里未见有该地震造成的破坏性记载。境外地震对南通影响较大有山东郯城地震和南黄海三次中强震。1668年7月25日山东郯城8.5级地震对南通地区的影响烈度Ⅵ度强,1505年10月9日南黄海6.75级地震,对南通地区影响烈度为Ⅵ度强,1984年5月21日南黄海6.2级地震,对南通地区影响烈度为Ⅴ度强,1996年11月9日南黄海6.1级地震,对南通地区影响烈度为Ⅵ度。
1969年至1986年记录南通境内地震28次,皆为2级以下小震,分布在各县(市)区,空间上无明显规律可循。南通潜在震源区震级上限为5.5级。南通陆域地震频度低,强度弱,震源深度在10-20km范围内,属壳内残源地震。全市抗震设防烈度划分为Ⅵ度区,其中海安、如皋北部和如东沿海划分为Ⅶ度区。

2、区域构造稳定性
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南通处于下扬子断块上,其基底由元古代轻变质岩系组成,基岩构造格架主要是由泥盆系至下三叠统组成的北东向隆起与拗陷。古近纪区内断块间差异升降运动强烈,西北部为强烈沉降区,新近纪至第四纪逐渐转为以整体下降运动为主,成为大面积缓慢沉降区。
断裂构造主要有北东和北北东向、东西向、北西及北西西向三组,其活动时代大多在新近纪以前,少数可能在第四纪有过活动,如搬经-如皋断裂、南通港-东方红农场断裂,但尚未发现明显的第四纪构造形变,属较稳定区。
一、地层
南通地区的地层属扬子地层区,大部分地区为第四系覆盖,仅狼山地区有泥盆系出露,据地质钻孔揭示,还有古生界石炭系、二叠系和部分中、新生界地层。区内第四系为一套砂层与粘性土层交替出现、具韵律变化的松散沉积物,以冲积为主,厚度200-360m。沉积物层序复杂,相变频繁。根据沉积时序的差异,第四系又可分为下、中、上更新统和全新统。
1、下更新统
沉积物分为三部分。下部沉积物为冲积成因,主要为河流相沉积,分布一套含砾中粗砂、粉细砂夹粉质粘土,具有明显的河流沉积结构;中部沉积物以冲积为主,局部为冲海积成因,垂直结构与下更新统下部相似,空间分布有差异。以粗砂??细砂为主,沉积物粒度变化较大,海安、磨头一带为含砾中粗砂,向上变为粉细砂,应属古长江主河道所在位置。其它地区均为细砂和粉砂,局部地区上部为泛滥原相粉质粘土;上部沉积物其成因类型仍为冲积,但岩性结构与中、下部不同,沉积物粒度明显变细,以粉质粘土、粘土为主,少量为粉细砂。
2、中更新统
沉积物分为两部分。下部主要为冲积成因,局部地区为海冲积。沉积物包括泛滥平原相沉积、边滩沉积等。泛滥平原相沉积以细砂为主;边滩沉积以粗砂为主。
3、下更新统
沉积物分为四部分。下部沉积物多为冲海积成因。岩性以含砾中粗砂为主,部分地区含有海相微体古生物化石;上部沉积物为分流河道相沉积,岩性以粉砂、粉细砂为主;中下部沉积为冲积成因,局部有冲湖积,岩性以粉质粘土、粘土等粘性土为主,局部夹粉细砂;中上部沉积物成因类型以冲海积为主,局部分布有泻湖积。岩性以含砾中粗砂为主,部分地区分布粉砂。
4、全新统
全新统沉积物大致分为三部分,成因类型较为复杂,主要有冲积、冲海积及泻湖积等。下部为一套粉砂、淤泥质粉质粘土沉积;中部沉积物成因类型以海积为主,包括粉砂、粉土及淤泥质粉质粘土;上部沉积物成因类型以冲积、冲海积及湖沼积为主,包括粉砂、粉土。
二、地质构造
南通地区位于扬子准地台最东段,基底形成于元古代,以轻变质岩系为主。震旦纪至早三叠世,形成下扬子海盆,是一个沉降拗陷带,在稳定地台型沉积环境下,交替沉积了巨厚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地壳运动以升降运动为主,海水多次进退。三叠纪晚期的印支运动,使区内地层产生褶皱并伴随断裂,形成大致北东向的隆起和拗陷,下扬子海消失,转而成为陆相环境。燕山运动使区内地层发生强烈断裂,生成北东向隔档式断裂带,断裂以东北向即纵向断裂为主,伴有北西向横张断裂及东西向断裂。沿断裂带有大量中基性,中酸性岩浆侵入和火山喷发。晚侏罗世和晚白垩世,在山间断陷湖盆中有河湖相碎屑岩和火山碎屑岩沉积。古近纪(早第三纪)喜马拉雅运动使差异升降活动加强,如皋西北部和海安一带为苏北??黄海拗陷,总体显示持续性下降,河湖相碎屑沉积物厚度超过2000mm。南通沿江地区属南通??南沙相对隆起区,缺失古近纪地层沉积。新近纪(晚第三纪)全区整体下沉,沉积了杂色碎屑岩,但大部分属砂层与粘性土层交互的松软地层,尚未固结成岩。
四、水文地质
南通市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按含水介质的成因时代、埋藏条件及水动力特征等,自上而下可划分为五个含水层组,即孔隙水含水层(Q4)、第Ⅰ承压含水层组(Q3)、第Ⅱ承压含水层组(Q2)、第Ⅲ承压含水层组(Q1)、第Ⅵ承压含水层组(N2)。
1、孔隙潜水含水层
除基岩裸露区外,全市均有分布,主要赋存于50m以浅的第四系全新统地层中,该含水层为滨海-河口相沉积,具河口三角洲相特征。含水层岩性为粉砂、粉土及粉细砂层,在垂向上有上、下段粗,中段细的特点,平面上有西粗、东细,中部粗、南北两侧细的规律。其厚度一般为10-30m不等,厚者可达60m以上,分为上(民井)、下(浅井)两段。潜水位埋深一般在1-3m,局部地段小于1m,具自由水面。下段含水层具微承压性,局部地段与第Ⅰ承压水相通。
涌水量:上段小于10m3/d,下段可达100 m3/d以上,水温一般在15-20℃,随季节而变化。
水质:由于受沉积环境及海侵的影响,总体属咸水,后随海水退走,受上游淡水迳流和大气降水渗入及地表水等参与交替局部发生淡化,故水质复杂,区内沿江一带已淡化,属淡水-微咸水区(矿化度1-3g/l),向东逐渐变咸。水化学类型一般为Cl-Na型,局部演变为Cl?HCO3-Na或HCO3-Na型。
2、第Ⅰ承压含水层组
分布范围与潜水含水层基本一致,该含水层组为上更新统(Q3)地层,主要为长江河口相松散砂层组成,曾遭到二次海侵影响。该含水层顶板埋深一般为50-60m,隔水顶板岩性为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局部为粉土、粉砂与粉质粘土互层,厚度10-20m不等,隔水性不均,局部地段缺失使该承压水与潜水相通。底板岩性为灰黄、棕黄色粉质粘土、粘土及淤泥质土,厚度不稳定,厚者为20-30m,在骑岸一带缺失,使Ⅰ、Ⅱ承压水相通。
含水层组岩性:主要由卵、砾石层,含砾粗砂、中粗砂、中细砂、细砂、粉细砂组成,由粗到细具二个以上沉积旋回,其颗粒粒度与古河道分布有关。含水层分布较稳定,厚度较大,天生港-芦泾港一带及白唐桥、小海朝阳纱厂区段厚度为40-50m左右,向外厚度为50-80m,在偏西北部如皋-如东一带厚度可大于100m。
水力特征:Ⅰ承压水水位埋深一般为2-3m,在市区和三厂一带开采量大的单位,埋深达5m,最深处已达6m以上,因承压性能不均,局部为微承压或呈天窗与潜水相通。
含水层含水极丰富,补给源充足,单井出水量一般为2000-3000 m3/d,大者超过3000 m3/d,最小者也不少于1000 m3/d。水温较稳定,一般在17-20℃之间。
水质:由于受到二次海侵影响,矿化度较高。如皋南部和南通市区沿江地段属淡化带,为矿化度1-3g/l的微咸水区。向北向东矿化度增高,渐变为半咸水区和咸水区,沿海地带矿化度普遍大于10g/l。
3、第Ⅱ承压含水层组
该含水层组分布比较稳定,由中更新统(Q2)地层组成。属海-陆交替相,以河湖相沉积为主。顶板埋深一般120-130m,含水层厚度变化较大,大部地区一般小于40m。闸东、狼山、张芝山沿江一带该含水层组较薄,并局部缺失。岩性以细砂、中细砂为主。
水质:海安西北部和任港-平潮及新开以南沿江地段为淡水微咸水,其余皆为半咸水,咸水。
单井涌水量为1000-2000 m3/d,一般静水位埋深1.87-2.93m不等,但在海安县西北境内为主要开采层,因开采影响,水位埋深已达10-20m。
4、第Ⅲ承压含水层组
该含水层组由下更新统(Q1)地层组成,其分布受古地形、古河道演变制约,具河床、漫滩或冲湖积相变化特征。
含水层顶板岩性由粘土、粉质粘土,含少量铁锰结核及钙核,其厚度一般为15-30m,最厚处可达58m以上(通州市二甲一带);其底板岩性为杂色粘土、粉质粘土,厚度大于10m,厚者可达57.60m(唐闸一带)。故第Ⅲ承压含水层顶、底板隔水性良好,储有优良淡水,是本区主要供水水源。
含水层顶板埋深一般为180-200m,趋北渐增至200-220m,西部含水层组一般分为1-2段,东部增多为2-3段。大部分地区含水层总厚度大于30m。
含水层岩性主要为含砾中粗砂、粗砂、细中砂或含砾粗砂、中细砂、粉细砂等,顶、底部含泥质成分较多,局部为泥砾、砂卵石层。砾石多细砾,含量占总量约5-15%,砂粒砾径一般2-7m,卵石直径一般为2-4cm,大者7-10cm,磨圆度较好,分选性不佳,可见2-4次沉积旋回层。
含水层组富水性与分布厚度及岩性有关。厚度大、颗粒粗者,富水性为大。反之,富水性变小。通化厂、白唐桥、杨家坪一带为水量丰富区,单井涌水量大于3000 m3/d;陈桥乡-西亭及市第三化工厂-长岸村、制药厂-观音山镇一线及新开镇、富民港开发区一带,为水量较丰富区,单井涌水量为2000-3000 m3/d;平潮-幸福-秦灶-横港一线及竹行-南兴地段为水量中等区,单井涌水量为1000-2000 m3/d;狼山-小海及金余一带受基岩隆起影响,该含水层趋向缺失,在其边缘和天生港一带,含水层厚度较薄,为水量贫乏区,单井涌水量小于1000m3/d。
水质:除局部地段为微咸水外,大部分地区皆为淡水,但在长时间强烈开采影响下,水质呈现矿化度缓慢升高变化趋势,六十年代市区Ⅲ承压水矿化度在0.5g/l左右,1992年矿化度一般已达0.6-0.8g/l,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Na?Ca及HCO3 ?Cl-Na型,偏硅酸和锶含量较高,均达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界限指标。
5、第Ⅳ承压含水层组
该含水层为上第三纪(N2)沉积地层,以河湖相沉积为主,埋深较深,资料甚少。据少量钻孔揭示,含水层组有上、下段之分,埋深一般在250-350m不等,局部地区达1000m,厚度5.90-28.34m,狼山周围缺失。含水层组岩性主要为多层状中细砂、含砾中粗砂、粗砂、少量卵砾石层及细砂、粉细砂层,夹薄层粉质粘土,具上细、下粗的多个沉积韵律,多为松散状,局部半胶结。顶、底板隔水性良好,为粘土、粉质粘土,多光滑裂面,局部半胶结半成岩。单井涌水量大于1000 m3/d,水位埋深一般在0.42-14.80m,在如东县北部沿海乡镇区因开采强烈,已形成小型水位降落漏斗,中心水位埋深已达40m。水化学类型为HCO3? Na(Na?Ca)型,矿化度0.74-1.50g/l,均属淡水或微咸水。
五、工程地质
1、岩体工程地质特征
岩体仅在狼山地区出露,地层为古生界泥盆系茅山组(D1-2ms)、五通组(D3w),可进一步分为两个工程地质岩组:
(1)层状坚硬砂岩夹软弱粉砂岩、页岩岩组:分布于山体下部,由茅山组(D1-2ms)组成。岩性为紫红、棕黄、棕灰色厚层状中细粒石英砂岩,夹粉砂岩及砂质页岩。出露厚度约150m,未见底。石英砂岩抗压强度一般>30Mpa,属半坚硬至坚硬类岩体。粉砂岩及粉砂质页岩抗压强度一般<30mpa,属软质岩体。
(2)厚层状坚硬砂岩岩组:分布于山体上部,由五通组(D3w)组成。岩性为厚层状中粗粒石英砂岩,抗压强度一般>100Mpa,底部有一层紫红色含砾石英粗砂岩,砾石以石英为主,砾经2-20mm,该层厚3-5m,可作为与茅山组之间的分层标志。
2、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区内50m以浅主要为全新世三角洲相松散沉积物,总体上土体结构基本相似,但其中厚度不等的夹层较多,岩性岩相、厚度在平面和剖面上都有变化,据区域钻孔和本次补充钻探资料揭示,自上而下,可大致划分为7个工程地质层:
第Ⅰ工程地质层:岩性以棕黄色、褐黄色粉质粘土为主,沿江沿海地段渐变为粉土,厚度一般2.5-3.0m。
第Ⅱ工程地质层:岩性以灰色粉土为主,部分地区为粉质粘土与粉砂互层,局部夹淤泥质粉质粘土,饱水,厚度一般5-10m。
第Ⅲ工程地质层:岩性以灰色、浅灰色粉砂为主,稍密-中密,局部为粉质粘土或细砂,饱水,厚度一般10-20m。
第Ⅳ工程地质层:岩性以深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为主,间夹粉砂薄层,微层理发育,软塑-流塑,厚度一般3-15m。
第Ⅴ工程地质层:岩性以灰褐色粉质粘土、粉质粘土与粉砂互层为主,微层理发育,软塑-流塑,厚度一般10-25m。
第Ⅵ工程地质层:岩性以灰、深灰色粉砂与淤泥质粉质粘土互层为主,厚度一般10-15m。
第Ⅶ工程地质层:岩性以灰色粉砂为主,中密,局部夹粉质粘土,厚度一般7-20m。
六、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工程活动创造财富的同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也日趋强烈。过度开采、消耗有限的资源,无节制的排放废弃物,都会严重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诱发或加剧地质灾害。

地震局今天南通地震最新消息,2024年南通地震带分布高清图

南通市地震最新消息今天,南通市地震预测及地震带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