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走帮服活动的心得体会
“走帮服”活动是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再深化,是引导党员干部转变作风,深入基层,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凝聚发展“正能量”,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下面是高考猫小编推荐的关于走帮服活动的心得体会,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走帮服活动的心得体会一
作为步入工作岗位不到一年的新人,在这次走帮服的活动中,我第一次真正与堡河村村民进行了“零距离”交流。通过这段时间对他们的接触、了解和走访,让我真正感受到了村民们的淳朴、老人的善良、妇女的勤劳,孩子的天真。同时更让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农村的变化和他们生活质量的提升,由小见大也浓缩体现了*的小康精神。在走帮服这段活动时间内,我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布置的工作任务,坚持和认真的去做到“三个一”:
走访做到“一户不漏”。四月上旬,在村民小组长的带领下,我到堡河村进行了第一次的走访,还记得当时走下来四十一户人家只遇到了二十几户人家。四月中下旬,我在堡河村张主任的带领下,第二次走访了堡河村。经过这次的走访,我对村里的路况也更加熟悉了,后来凭着自己的记忆和村民热情的帮助,逐一对村民农户进行了走访,特别是第一次下午走访七组、八组没能遇上的农户,我再次进行了寻访,并很幸运的遇到上次未能走访到的村民,做到了一户不丢向他们宣传党委政府工作动态并认真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建议和心里话。
帮助做到“一事不弃”。在走访的过程中,对于村民们提出的问题,我都记录了下来,村干部能当场解释和解决的,请村干部给予正确解释或当场解决。家住在九组的毛长根老人一看见我来,就赶忙的拿凳子给我,上次来的时候只遇到了老人和他的妻子,这次来因为是星期天,他的儿媳和孙女也在家,我听取并一一记录他们想咨询的问题并专门向相关部门的人员进行了请教,之后打了两次电话没通后,我只得将问题的解决方法以短信的方式告知他们。虽然问题并不复杂,只是去服务大厅咨询了相关人员,但是能帮助到群众,让群众感受到政府热情的服务,我想这就是走帮服活动的意义所在吧。
服务做到“一丝不苟”。走到每一个农户家中,我都向他们递交了党群联系服务卡,在卡片上有我的工作单位、姓名和联系方式,我都会现场打电话让他们把我的电话号码存起来方便联系。可能与自己的工作有关吧,在走访的过程中,我也会适当的做一些平安法治和防邪反邪方面的宣传,告知他们要谨防网络通讯的诈骗。
从四月份到现在,也有两个月的时间了,通过几次的走访,我深切感受到了党委政府对农民的关心和爱护,使我对村民有了更加深厚的感情。用三个感来概括我的心得体会再合适不过了:感激,感动,感悟。
令我感激的是,我走访的每一户人家对我的工作都十分的配合。每到一家农户,我都会先做简单的自我介绍,然后他们都很热情的邀请我去家里坐,我无意间问到的问题,他们都在认真的回答,没有因为问题过多而感到厌烦,本是我们应该感谢他们对走帮服活动的支持,但是我每次要离开跟他们道谢时,他们都会说“不是你谢谢我们啊,是我们要谢谢你们啊”。后来的几次,我并没有让村干部陪同,本以为他们不会轻信我一个小姑娘,但是到当他们了解我的来意后,都乐于跟我交流,跟我开开玩笑,拉拉家常,我想这就是他们善良淳朴的一面。
令我很感动的是九组的张家福这一家。第一次去的时候了解的并不多,只知道老人有气管炎,老人的妻子中过风,第二次去遇到了老人的妻子,她看见我来了之后很激动,即使腿脚不是很方便,但还是坚持要拿凳子给我坐,后来她就跟我聊起了自己的事。就今年,她就住过两次院,因为自己手脚不便,老伴儿也不适宜做太多的农活,医疗费用的负担就很大,我就问您不是还有两个女儿吗?提到女儿,老人的情绪就控制不住了,哽咽的跟我说“她们过得也不好啊,我不好意思再麻烦她们了”。老人边说边抹着泪,我此时能做的也只有给她递一张纸巾,也只能是安慰她只要身体好就好,什么都会过去的。看着老人无助的样子,我倍感压力和心酸,对老人家面临的情况和存在问题我也向村里反映并建议,并真诚希望他们给予帮助。对于两位老人的境遇让我感受到父母总是希望子女过得好,即使自己有难处也是自己能扛就扛,在父母眼里,孩子无论多大都是孩子,都想要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让他们安心。所以,作为子女的我们要尽量抽出点时间,陪妈妈逛逛街,陪爸爸看看电视。虽然只是小事,但因为有我们的陪伴,他们会倍感幸福。
令我感悟比较深的是,走帮服活动不仅仅是了解村民们的家庭基本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聚焦他们在医疗救助、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等生产生活方面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帮助他们去解决,并在此过程中提升自我工作能力。我相信此次走帮服活动后,我会尽自己所能,尽力干好本职工作,为农村工作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服务。
关于走帮服活动的心得体会二
走帮服活动我被安排在李西村,走访李西村9、10组的部分农户,9组、10组的农户就是沿着我们政府大楼后排的水泥路,一直往西走就到了,因此,每次走访我都是徒步过去。李西村是集镇所在村,村集经济发展平稳,农民收入稳步增长。这样的“走帮服”活动,把我们党员干部分散到不同的村里田头去走访,和百姓随意地拉拉家常,他们对镇上的建设、对村里的事情,评头论足,为镇村的发展建言献策。其实,通过走访,不仅密切了与群众的联系,更大的意义在于走出感情、访出民意、解好民忧。
我走访的57户家庭,由于每个家庭中都只剩下几分地,最多的一户有1.5亩左右,大部分的地都已被征收用于附近工厂的建设,因此,在他们中接近三分之一的家庭有在国外务工的经历,有一半以上家庭在上海、山东、南通等地方务工,还有小部分家庭是在镇上的工厂上班,家中收入可观。通过几次的走访让我感触很深的几个场景:
第一个是五一节前的周日下午我去走访,正好遇到我走访对象中的一位,七十多岁了,她正在家门口田里干活,背已经驼的脸都快要磕到地面,在地里已经干了几个小时的农活,有些累了,在不停的喘气,我走到她跟前,和她聊天,我问她,您都这么大岁数了,干嘛不在家休息休息,她说:“田里长了些草,不清理掉我看不下去啊!”,我又问:“你的儿女呢?”他们在苏州上班啊,家里就剩我们老夫妻两人,我们家也就剩这几分地了,其他的都被征用了,幸好被收回去了几亩地,不然我们实在是种不动,现在这几分地即使我们种不动也不愿撂荒,因为我们是从苦处来的,这些我们都懂的。
而值得思考的是现在留守在农村的基本都是六十岁以上的,会种地的也基本是他们这批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也逐渐老去,逐渐丧失劳动能力,之前土地分散经营规模小,农民既不能完全依靠耕地提高收入,又无法完全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事二、三产业增收。因此伴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明显加快,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必然趋势。实现规模经营后,会有相当一部分小农户将土地流转出来,不仅可以保证从土地上获得一定收益,而且把自己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专职从事非农产业,促进农民自己的增收。所以大家在走帮服过程中也可以积极宣传我们的土地流转带来的益处。
第二个场景当我去到9组仲维国家中,一位夹着外地口音说着李堡话的中年妇女热情的招呼我到她家中坐坐,这位叫陈忠敏的中年妇女是25年前从贵州嫁过来的,当初嫁到这户人家时因为兄弟姐妹多,家里穷,连房子都没有的住,而如今靠着他们夫妻俩勤劳的双手,建了楼房,精装修,打扫的也很干净,还拉着我楼下楼上参观,她还说她本来一直是在镇上某个饭店打工的,现在辞职回来是因为要服侍家中的老人,老人卧床不起已经有段时间了,他们家其他几个兄弟都不愿意服侍老人,她又说,“我也不愿意跟他们几个兄弟争论什么,虽然我没读过多少书,但我知道有“百善孝为先”这句话,我这是一代做给一代人看,我孝顺老人,将来我的子女也会孝顺我。”我问她有没有需要我们政府帮助的?她说现在生活这么好,我很满足了,不需要什么帮助。
一位外来媳妇依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建立起了一个幸福的家,家庭就好比一颗大树,老人是根,孩子是枝叶与果实,只有根深才能叶茂。所以,滋润的根本就是爱老、尊老、敬老。仁者爱人,而后人恒爱之。*也曾说过:“不论时代发生多大的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的变化,我们都应该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因此,家庭和社会都应该对道德传承给予重视,发挥优良传统,家庭才能更加和睦,社会才能更加和谐。
第三个场景是个比较悲伤的场面,那是我走访到10组的曹建国家中,在门外喊了好几声才有个人有气无力地答应,走到他家一楼西房间,夫妻两人都躺在床上。曹建国,中共党员,退伍军人,身患肺癌,身体极度虚弱;妻子是糖尿病并发症导致双目失明,生活不能自理卧病在床,然而比悲伤更悲伤的事情是他们唯一的儿子不在家,也不回家。两个老人只能艰难的数着天数过日子。环顾他家中的环境,猜测以前他们家的条件应该还是不错的,因病致贫才是罪魁祸首,病痛让这个家变得摇摇欲坠。我也向民政部门了解,像这样的家庭如何给予帮助,也知道如何通过精准扶贫让这个家庭得到缓解。然而,更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逐渐老去,老年,应该是每个人必将前进的方向。老年也并不遥远,它是中年人的明天,青年人的后天。曾有人提出“四老”的说法:一要有老伴,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一个人身心健康的载体、重要场所。二是要有老友,因为从医学来说,一个人有四个以上的朋友,寿命能够延长,健康指数能够提高。第三是要有老窝,总得有一个自己的居室,自己的房间。第四是老底,这个老底不单只金钱的储蓄,包括身体、兴趣爱好等等。这个总结或许是正确的。
可以说,走帮服是新形势下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与时俱进、行之有效的工作创新。在走访中,深刻体会到,真走真有效,群众真欢迎。
只要始终扭住办实事、解难题这个核心,就能最大限度地暖民心、聚民力。群众对走访的关注高、期望大。因此,发现问题、查找问题,还需要解决问题。比如,在走访中,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够立即解决的,即访即办;能够逐步解决的,定期办理;暂时不能解决的,制定方案,积极推进。通过这些做法,让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温暖。
只要始终坚持真心真情这个关键,就能发现问题,促进发展。即使群众有怨气、有困难,只要党员干部真正下去,用心用情地交流、力所能及地帮助,群众也是非常感动的。
只要始终突出化解矛盾纠纷这个重点,就能有效维护和谐稳定。沉下身子听民声,设身处地解难题,切实做到不漏人、不漏事,不留盲点、不留死角。
关于走帮服活动的心得体会三
镇党委政府于3月29日下午召开了富民强企奔小康“走帮服”活动部署会以来,始终以“高举民生导向,深怀爱民之心”的理念,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做实做细,开展“走帮服”活动,真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让广大人民群众深切感受到党委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我分工在仲洋村走访17、18两个村民小组共79户,建立了村(社区)基本情况、家庭情况等信息档案,发放大公镇富民强企奔小康“走帮服”活动小分队联系服务卡,共梳理问题5个,已帮助解决5个,其中有2个问题在实施过程中。通过走帮服活动,本人体会很多,收获很多,感触也很深,主要有以下几点启示,与各位交流:
一、强化以民为本
高点定位“走帮服”目标,锁定“走帮服”责任,认清新形势下的民生保障,突出多元化导向、需求导向、服务导向,做到边走、边看、边宣传,突出宣传开展“走帮服”活动的重要意义,全身心投入到干群融合服务中去。
二、紧扣民生需求
开展“走帮服”活动是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与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相关,也是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是拉近与人民群众距离的载体,更是让群众搭建与我们增进友谊的最好的平台。在“走帮服”活动中,要合理按排部门工作,利用早、中、晚时间,深入基层,带着眼睛多观察,带着耳朵多倾听,带着感情多交流,带着责任多做事,详细了解农户家庭基本信息,详实做好记录,耐心听取群众的建议和意见,认真分析研判突出的难点问题。通过短期的走帮服活动,我感觉要做到“用贴心”去看。走访时,详细观察走访对象身体状况、房屋面积、环境卫生、土地耕种情况,有效掌握走访家庭成员情况以及经济状况。还要做到“用热心”去说。对于任劳任怨,勤俭持家,发家致富的能人,给予称赞和鼓励。如18组村民仲某饲养8000羽蛋鸡,鸡场周围环境好,无粪便直排。从他口中了解到,今年总体气候状况偏差,降水量偏多,易发生畜禽粪便渗漏现象。我表示,如需要解决畜禽粪便,请与我电话联系,我会联系畜禽粪便处理中心及时清运处理。通过“走帮服”活动,我初步对走访农户的家庭情况基本清、思想动态基本清、生活质量基本清、实际困难基本清,创业就业路径基本清。
三、恪守为民之责
人民群众对现代服务需求的质量越来越高,群众对政府的期盼值也越来越高。在“走帮服”活动中,一是“用耐心”去听。认真倾听群众诉求以及意见建议,并针对不同情况对其进行帮助、引导。如17组部分村民一致提出北凌河河坡问题,随时都会引起群众性上访,这就要求我们做到认真向群众解释,耐心疏导,做好记录,把相关规划措施向群众说透,把道理讲清,通过反复沟通,让群众的情绪得到合理宣泄。二是“用真心”去想。坚持做到边走、边看、边记录、边思考,能够透过现象看到问题本质。三是“用爱心”去做。对于群众提出的困难,想方设法联系多方资源,切实为其解决问题,做到真心待民、实意帮民,做为民的热心人、贴心人。
如仲洋18组村民仲某提出居住房屋门口道路建设和屋西侧桥坡问题,本人请村主要负责人一起亲临现场堪查,根据道路实际状况,现场对群众予以答复。商议出如下处理意见,近期将道路及桥坡从安全角度整理到位,确保群众行走安全,在现场的群众当即表示满意。
18组分散供养五保户段某,目前居住房屋陈旧,大脑思维较差,周围人际关系极差,我们在通过言语上对其进行关心的同时,还向他介绍敬老院的生活质量、服务质量、居住环境等情况,劝其到敬老院享受晚年生活。但当事人还是表示不愿去敬老院生活,我联系到本组村民有爱心、有奉献、乐于助人的好心人周某开展“一助一”居家养老服务,定期上门关心,开展日间照料服务活动。
四、突出服务导向
通过这次“走帮服”活动,我进一步体验了基层民情,收获了群众信任,感受到了肩上的责任。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服务、新的要求、新的导向,我会结合本部门的实际,进一步加大管理、宣传、服务的力度,强化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坚持以“串百姓门、知百姓情、暖百姓心、解百姓忧”深入开展惠民工程,强化做人做事的具体遵循,坚决杜绝办公“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增强“想办事”的热情和“会办事”的本领。始终坚持要走进群众,以“情”感人,要帮助群众,以“事”服人,要服务群众,以“诚”待人。要深知群众“想什么,需什么”,明确我们“帮什么”“重点人、重点户、重点事”,落实到位,不折不扣完成党委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建设“海安北?新大公”的美好明天再创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