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电影《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印度的票房冠军《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根据印度的真人真事改编,说的是,一位热爱摔跤运动的爸爸如何发现女儿在摔跤方面的天赋,并且,克服重重困难,把两个女儿推向世界级的摔跤比赛,为印度摘下首个摔跤比赛世界金牌的故事。下面是高考猫为大家整理的电影《摔跤吧!爸爸》观后感,欢迎参考~
篇一:电影《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今天终于抽时间观看了《摔跤吧!爸爸》,很多年没有看印度电影了,记忆中的印度电影一般多为爱情题材,以歌舞见长,也不乏俊男靓女。然而,《摔跤吧!爸爸》令我对印度电影有了全新的认识。
吉塔终于意识到自己来到学院后瞧不起父亲的传统打法是多么的荒谬,再也不相信教练所谓的先进技术。她感觉无颜面对父亲,在母亲和妹妹的努力下,吉塔和父亲重新获得彼此的信任。
马哈维亚来到学院旁出租的房屋里,在教练的反对下,他只能偷偷的训练女儿们,使吉塔再次找回信心,在国际比赛的选拔赛上脱颖而出。由于教练的强烈反对,马哈维亚和女儿在备战过程中无法见面,他就把吉塔过去比赛失利的录像反复回放,记下问题,通过电话指导吉塔。
终于,吉塔在国际大赛中过关斩将,为国家获得第一枚摔跤金牌。
整个影片时长140分钟,情节非常紧凑,感人场面层出不穷!
马哈维亚扮演者阿米尔汗的表演实在是精彩,那种绝望、期待和激动的眼神令人印象深刻!当然,一个成功的影片首先一定要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否则,好演员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任何一部表达世间真挚情感的影片都会很感人,何况该片包含了父女之间的亲情、立志要为国争光的爱国情怀,以及一家人为实现梦想克服经济困难、克服世俗眼光的执着精神。
尤其是,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吉塔点燃了无数女孩儿人生的希望,说明女人是可以有自己的人生价值的,这是多么大的社会意义!
另外,影片处理张弛有度,节奏非常舒服。童年姐妹稚嫩可爱,成年姐妹坚毅果敢,快闪刻苦训练镜头时还不忘加上印度特色的音乐,使得沉重的题材有了更多活泼的元素。
影片最后,几场国际大赛的直播,真的是惊心动魄,观众的情绪一直也随着比分而变化。当吉塔在父亲因教练的诡计而缺席的情况下最终赢得决赛胜利的一刻,当马哈维亚在被困房间里听到国歌时才意识到吉塔赢了的那一刻,我无法抑制自己的泪水。
尽情的释放吧,为这人间的真情!
篇二:电影《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我在分析大卫芬奇的《七宗罪》时,反复讲解了什么叫做“不同思想争论”的戏剧对抗形态。在那部戏里,作者设置了“复合主人公”,一新一老两个警察破案,两证思想的声音一直存在,贯穿于整个戏剧结构,非常精彩也非常有效,是这部戏戏剧变化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
在圈子里,我们最近几年听到最多的话是“强情节”、“强对抗”模式,一番实践下来,发现并不是百分之百管用。尤其是历史片、武侠片领域,我们会发现,有时候“看上去很美”的动作场景会失灵,例如徐皓峰的《师父》就是一例。单调的冷兵器对抗和过时的情怀特征,让这部戏出乎意料不被市场接受。
在剧本观察工作实践中,我也发现很少有人能把“不同思想的争论”做成必要和出色的戏剧内容,让故事的内在张力彰显出来,不大走这根筋,也不熟悉这个管用的故事方法的作用。
在《摔跤吧!爸爸》里,整个第二幕就是大女儿和爸爸之间的“不同思想争论”作为主要方式支撑着故事发展。女儿认为爸爸的方法过时了,不仅用“证明自己”的方式斗狠战胜了上年纪的父亲,而且在第二幕结束的时候,“两种思想争论”的结果出来了,女儿是错的,父亲是对的!
第七,简单有效的动作节点戏
如果整个故事都是摔跤,这部戏不会好看!
恰恰相反,摔跤只是这部关于梦想的戏的背景,一切的和摔跤有关的动作场景,都打在了主人公的欲望动机上,形成了易于被普通观众辨识的“价值变化”节点。女儿进步了、理解父亲苦心了、赢得了比赛,是明显的上扬戏剧动作;而闹情绪、恶作剧、斗狠摔倒父亲、比赛失利,都是明显的价值下沉点。
一切动作戏细节设计,都围绕着和父亲动机有关的价值变化有序进行,并不是简单的古典式摔过程的训练记录,简单靠摔跤的技术名词、技术细节在吸引观众。因此,我并不倾向于把这部片子界定为体育励志片。
至于赞美之余,稍有不太满足的部分,就是片子过长,剪掉了29分钟并不影响中国观众的理解就是明证。
最后的高潮戏之前的平台动作,有比赛场景叠屋架梁的简单重复通关感觉。但其实这就是好故事也避免不了的人物、题材、核心设计的诸多元素背景整合的难于处理的客观难点,不可过分苛求。
假使我们每年能有15??20部同等质量的电影剧作出现,相信中国电影高级工业化阶段很快就会到来,制片企业的制片业绩将会有效提高,市场份额很快就会恢复到每年30%以上的增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