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教师讲道德有品行心得体会
摘要:召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讨论会,围绕“讲道德、有品行,作砥砺品德的表率”主题深入交流讨论。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心得体会,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讲道德有品行心得体会】
讲道德、有品行是党员的重要标准。其中德是第一位的,品行和能力相比,品行更为关键。党员必须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上好道德修养这一人 生必修课,当好*的模范践行者。对党员来说,道德是党性的基础、是力量的源泉、是勇气的后盾、是纯洁的保证、是抗腐的良药、是服务的动 力,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保障。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就要以共产党人的品行标准,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在新形势下,必须坚持 *在思想道德领域的主导地位,以*塑造党员道德品行,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推动全社会道德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在 各种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立于不败之地。
百行德为首,百业德为先。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尚德传统的民族,历来讲究“道德当身,不以物惑”,历来对缺失道德者持不齿的态度。一个人良好的品行 需要经过长期的自我磨炼,共产党人讲本分,就是把事业看重一点,把得失看淡一点,始终保持“进取心”与“平常心”。始终做到要表里如一,领导面前和群众面 前一个样,人前与人后一个样,台上与台下一个样,正人与正己一个样。始终保持蓬勃向上的朝气、改革创新的锐气、严于律己的正气;保持艰苦奋斗的节俭意识, 自觉检视自己在生活中管住了脑、嘴、腿、手没有,真正在敏感事务、生活小节上把持自己,做到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党员必须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人生必修课,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老老实实向人民群众学习,向焦裕禄、吴天祥等标杆学习,见贤思齐,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用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
【篇二:讲道德有品行心得体会】
当前县乡换届工作已基本结束,部分退下来的领导干部发牢骚时最爱说的一句话是“人走茶凉”。往往说这话的领导干部“在位时”并没有明显违法乱纪、胡乱作为,但“茶”为何还是会“凉”呢?而一些焦裕禄式的领导干部即使离开多年,但他们的精神感召
近年来中央在全国涤荡“四风”、改进作风已经取得很大成效,但洁身自好“不触底线”远非最高标准,身为党员干部,一言一行都是众人瞩目的焦点,唯有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用道德与品行的人格魅力感染他人,才能与群众拉近距离,获得拥戴。 党员干部要带头讲道德有品行。党员干部洁身自好“不触底线”远非最高标准,自身模范作用好、人格魅力强,带头“讲道德,有品行”,让自己“德可为师、行可为范”,争做一个好人,争当一名好官,如此方能在人民群众中有威信、得人心。党员干部如何培养人格魅力、彰显道德品行力量?*在河南考察时,也给出了答案:“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老老实实向人民群众学习,时时处处见贤思齐,以严格标准加强自律、接受他律”。这段简短的话,其实就讲出了领导干部做好人当好官的四个途径:一是从中国古代廉政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二是从人民群众中学习获得敬业奉献的时代精神,三是从焦裕禄、杨善洲
领导干部要带动社会风气向上向善。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无论是正向激励还是负面效果,相比普通人都会影响更大。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党员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