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脱贫攻坚对照检查材料发言讲话

更新时间:高考猫

【乡镇脱贫攻坚对照检查材料1】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为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近期县上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号召全县干部群众,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设中国最美乡村,努力实现追赶跨越大发展。目前,我县扶贫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为实现到2020年贫困人口脱贫摘帽,现就推进我县脱贫攻坚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一、我县脱贫工作现状

  平利县属省级贫困县,2011年被列入秦巴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经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全县共有贫困村90个、贫困户23035户、贫困人口57568人,首批启动49个贫困村,落实了省市县三级93个单位选派200名干部驻村帮扶。经省市认定,西河镇东坝、西坝、石梁沟,洛河镇丰坝、洛河街、牌楼街,长安镇西河等7个村实现整村脱贫。截止底,全县累计减少贫困人口1.18万人,我县坚持以扶贫开发统揽农村工作全局,通过产业扶贫抓增收、搬迁扶贫改环境、智力扶贫提素质、社会扶贫增动力,不断加快了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二、我县脱贫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我县在推进脱贫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照中省市提出的扶贫开发工作目标,与中央“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总体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推进脱贫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规划协调不够。脱贫规划编制缺少科学系统论证,与实际脱节较为明显。一是与区域发展规划、城镇化发展、产业发展、人口布局等规划衔接不紧密,科学性、操作性不强,没有发挥好规划的导向作用。二是与扶贫、财政、发改、交通、住建、农林、水利等项目主管部门行业规划衔接不够。三是到户脱贫规划,无论有无劳动力、资金和技术,发展项目大同小异,帮扶措施不够精准。

  (二)脱贫资金不足。实施脱贫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县级自身财力有限。根据实际测算,要基本解决一个贫困村的主要问题,需要投入专项资金500万元以上。中省市切块下达我县用于当年脱贫的专项扶贫资金仅为1600万元,按首轮帮扶49个贫困村计算,平均每个村不足35万元。专项扶贫资金主要用于补助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贫困户产业发展,出台的扶持产业发展政策倾向于大户,主要受益的是少数产业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资金很少到贫困户手中。

  (三)产业发展困难。贫困村发展主要依赖传统的种养业,产业分散、规模偏小、进入市场能力弱、品牌效益低,缺乏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组织化程度高的专业合作组织引领,加之农业产业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收益低,缺少项目支持,产业发展基础十分薄弱。贫困户个体经济基础差,发展产业缺少资金支持,很难获得扶贫贷款,导致发展产业能力不强。

  (四)搬迁瓶颈凸显。避灾移民搬迁作为重要的脱贫工程,使新搬迁贫困户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但其生产生活设施配套、扶持产业发展、就业增收、社区管理等诸多搬迁后续问题已经凸显,需进一步在“稳得住”“能致富”上下功夫。剩下大部分未搬迁的贫困户,由于考虑生产生活、就业条件等因素,大都愿意临近原承包耕地、林地就近安置,省上对集中安置规模有明确要求,造成搬迁难度越来越大。

  三、推进脱贫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认识,高度重视脱贫攻坚。脱贫攻坚是我县当前一个时期最大政治任务,要进一步强化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统筹,创新脱贫工作机制,改进和优化政策扶持、工作运行和社会帮扶机制,夯实脱贫目标任务。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五个一批”(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脱贫一批)、“六个精准”的脱贫要求。切实做到对象精准,措施精准,确保贫困村、贫困户如期脱贫。要着力解决干部畏难情绪、帮扶到户政策落实问题和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问题。

  (二)统筹协调,认真搞好脱贫规划。帮扶部门、第一书记和镇村干部要在摸清贫困村村情的基础上,一要协调相关部门做好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二要在摸清贫困对象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搞好规划,逐一确定帮扶措施,构建“一村一品、一户一业、一业一策”的精准扶贫到村到户规划。

  (三)各方参与,加大脱贫资金投入。首先捆绑使用项目资金脱贫。以小片区综合治理、整村推进和连片开发试点等项目为载体,实行扶贫和相关涉农项目资金捆绑使用、定期调度,集中解决贫困村主导产业、道路畅通、饮水安全、电力保障、教育卫生、文化信息等问题,提高项目资金投入的精准度和使用效益。其次“撬动”金融资金参与脱贫。出台激励措施,政府建立金融扶贫担保基金,引导金融机构将资金向贫困村倾斜,扩大金融扶持产业信贷规模,对带动力强的能人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组织、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给予贴息贷款支持。建立完善贫困户信用档案,降低门槛,扩大担保物范围,加大对贫困户的信贷支持。再次调动社会资本投入脱贫。积极探索社会资本投入脱贫的新路子,更加注重市场主体的参与和社会力量的组织动员,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扶贫开发。探索直接扶持、委托扶持、股份合作扶持等有效方法和模式,落实企业、“大户”与贫困户帮带责任,打牢利益联结链条,引导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入股分红等形式获得收益,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

  (四)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支撑脱贫。产业扶贫要因村因户制宜,要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的重要基础,通过连片开发,扩大产业覆盖范围,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努力提高商品生产率。要以具有地方比较优势的养殖业(猪、鸡、白山羊、水产品)、种植业(茶叶、绞股蓝、蚕桑、魔芋、马铃薯、设施蔬菜、中药材、林果)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等优势特色产业开发为重点,在配设施、扩基地、提效益上下功夫。中、南部区域要在优质富硒农产品上做文章,形成规模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五)强化攻坚,坚持易地搬迁脱贫。搬迁脱贫要强化攻坚,正视移民搬迁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总结推广“一区一策、一户一法”试点经验,探索完善新社区基础设施配套、产业扶持和社区管理,切实解决搬迁群众后续发展问题。

  (六)标本兼治,建立脱贫长效机制。一是要加大教育脱贫力度。认真落实中省教育扶贫政策,实施13年免费教育,对贫困学生通过发放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等实现助学全覆盖。二是要坚持抓好实用技术培训。根据地区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不拘形式开展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通过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创业就业培训,提高贫困群众的综合素质和脱贫致富的本领。要充分发挥基层干部领头雁作用,抓好贫困村干部技能培训。选派农村致富带头人参与村两委管理,模范带动农民科学致富。三是落实保障脱贫。对于建档立卡的无劳动能力贫困户、贫困老年人、贫困残疾人、患病贫困家庭、五保户等特殊贫困群众,充分利用民政、医保、社保、残联等补贴资助政策,进一步加大扶贫补助力度,实现“兜底”脱贫。同时,要明确责任,强化目标责任阶段考核和年度考核,确保打赢我县脱贫攻坚战。

  【乡镇脱贫攻坚对照检查材料2】

  近年来,达川区严格按照中央、省、市关于扶贫工作的相关要求,在补好脱贫攻坚这块短板上狠下功夫、强化力度,各项工作推进有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还存在很多问题及困难亟待解决。

  一、基本概况及取得的成绩

  达川区推进扶贫项目有25个整村,投入扶贫资金5788万元,脱贫群众1.64万人。目前取得的成效:一是基础设施,完成村社道建设1283公里,新建(整治)山坪塘180口,成功解决8.3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二是产业发展,新发展经果林2.04万亩,新建养殖小区30个、适度规模养殖户310户、新培育家庭农场22家、专业大户230家;三是新村建设,开工建设幸福美丽新村55个,启动农村廉住房480套;四是人力资源,完成“雨露计划“培训8137人,新增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万多人;五是扶贫资金,加大向上资金争取和金融申贷,目前向省市争取扶贫专项资金1.4亿元,申贷易地搬迁扶贫资金贷款8亿元。

  二、存在的问题

  达川区尽管在扶贫攻坚做了大量工作,实现了扶贫攻坚的良好开局,但受自然、地理、历史及自身财力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扶贫攻坚工作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脱贫难”与“返贫易”矛盾突出。

  全区9.6万贫困人口多分布在地域偏远、交通不便、自然灾害频发的西部山区,无论是就地减贫还是搬迁脱贫,难度都非常大。现已初步脱贫的人口中,农民增收基本靠外出务工,抵御风险能力脆弱,就学就医支出占比大,脱贫后极易再次返贫。

  (二)自主发展“难”与在家劳动力“少”矛盾突出。

  大部分贫困群众是文盲或小学文化,文化程度低,自身素质不高,接受新知识、新信息能力较弱,劳动技能单一,只能进行传统的生产方式,创新创业发展能力较差。加之农村常住人口大多是留守妇女、儿童、老人,几乎无自我发展能力,扶贫措施缺少劳动力有效支撑。

  (三)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同步发展矛盾突出。

  按照扶贫资金使用的政策和制度,项目和资金重点用于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由于近70%的贫困户不全在贫困村,整村脱贫等专项政策难以覆盖,加之结对帮扶力量不足,造成了这部分贫困户所享受的扶持政策相对较少,难以如期脱贫,影响了政策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四)规划落实与群众意愿不一致矛盾突出。

  受自然、区位、基础条件等因素影响,我区部分村社贫困面貌突出,致使这些贫困人口生存环境恶劣。按照统一规划这些贫困村应实施扶贫搬迁,但是部分村民不愿意离开土生土长的地方,不按受易地安置,导致规划落实难度大。

  三、建议及对策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宣传

  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的宣传学习,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决定》,强化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

  (二)狠抓“六个一批”脱贫攻坚计划。

  按照“六个一批”,对全区的贫困户进行分类帮扶,制定帮扶计划,围绕重点解决“看病难、生活难、教育难”问题,全面落实十大民生救助制度,加快实施“九大民生工程”和“十件民生实事”,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通过社会保障实施政策性兜底扶贫。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贫困人口,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减少或减免贫困户缴费额度,探索建立“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的重大疾病救助体系,进一步提高报销比例和保障水平,逐步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突出问题。同时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大学教育的资助补助政策,确保不因贫失学,阻止贫困现象的代际传递。

  (三)扎实开展几大扶贫专项行动。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围绕“区乡镇一小时经济圈”建设,打好以交通建设为重点的基础扶贫攻坚战,加快推进通乡油路、通村硬化路、渡改桥工程建设,全面实现社道硬化,所有新村聚居点通硬化路。二是以贫困村为单位,采取建设集中供水工程、打井和引山泉等模式,分年度整村整片解决贫困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提高贫困村集中供水率、供水保障率、水质合格率等指标,到2020年,彻底解决142个贫困村4万余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三是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重点解决贫困村供电设施落后、供电能力不足的问题,尽快实现贫困地区农村电网改造覆盖面达100%。四是深入推进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和“宽带乡村”等工程,推动实现贫困村广电网、互联网全覆盖。

  2、加快产业发展。一是大力实施农业“5+5”工程,着力推动三大片区产业发展。西部片区,建立优质水果苗圃300余亩,辐射带动西部23个乡镇56个贫困村发展优质水果形成“万亩十里”柑桔产业带;在28个贫困村发展青花椒1.5万亩、茶叶5000亩。南部片区,在11个乡镇的17个贫困村发展蔬菜产业2万亩;发展乌梅2.1万亩;东部片区,建立安仁柚育苗基地400亩,辐射带动东部20个贫困村发展安仁柚1.6万亩。二是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突破口,加快培育贫困村“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产业,确保每个贫困村形成一个支柱特色产业。三是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为抓手,在贫困乡村积极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支持电商企业发展农村网点,利用电商扶贫。

  3、加快新村建设。按照“建成一片新村、实现一村脱贫、带动整村致富”的要求,整合使用好危房改造、灾损农房恢复重建等资金,优先建设新村聚居点,切实解决无房户、危房户、困难户住房问题。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地质灾害避让搬迁、生态移民等政策,开展避灾移民搬迁和易地扶贫搬迁,帮助贫困群众“挪穷窝”,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问题。

  4、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以及“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创建活动,促进信用体系建设与扶贫小额信贷有效结合,切实发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在提升贫困地区农户信用等级,降低金融机构支农成本和风险、增加农村经济活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广泛开展“信用户”创建活动,积极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开展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和综合排名发布工作,打造信用高地,开成资金洼池,不断增强良好信用环境对金融资源的吸引力。

  (四)进一步抓好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加强督促检查,充分发挥驻村工作组和第一书记作用,对驻村工作组、第一书记履职不力,工作不在状态的要坚决及时调换,并严追相关人员责任,确保驻村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五)加大资金筹措力度。

  1、加强财政资金的整合。依托扶贫项目规划,重点整合专项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危房改造、生态移民、因灾倒房、饮水安全等各类项目资金,达到“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效果。

  2、充分发挥扶贫专项基金的作用。利用为每个乡镇安排财政资金20万元的“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引导和带动更多金融资源对精准扶贫的持续稳定投入。

  3、分类开展金融申贷。加强对接汇报,积极做好东部和南部易地搬迁扶贫资金的申贷工作。对道路、水渠等基础设施类项目,努力争取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来解决;对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如学校、医院等社会公益类项目,考虑通过融资租赁、保险直投等方式获得资金支持;对创业类或产业带动扶贫,引导其利用扶贫小额信贷、土地流转受益保证贷款等金融工具获得支持。

脱贫攻坚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精选20篇

精选乡镇干部脱贫攻坚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汇总】

2024年乡镇脱贫攻坚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多篇

乡镇党员干部脱贫攻坚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精华篇

乡镇脱贫攻坚民主生活会个人发言材料【多篇】

党员教师脱贫攻坚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集锦】

关于脱贫攻坚工作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2024年最新脱贫攻坚剖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