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德育教育内容主题教案三篇

更新时间:高考猫

(1)

一、 设计意图

幼儿园小班德育教育内容主题教案三篇

当孩子来到这世界,出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总是在尝试着适应社会,他们通过活动与成人或同伴接触交往,慢慢地接受和内化社会规范、道德准则以及行为方式,逐渐使自己从一个生物意义上的“自然人”变成为“社会人”。根据幼儿社会化进程特点,我园在建构社会领域课程中,注意培养符合未来社会要求的完整人才,在目标和内容选择上,总体地反映社会要求和社会状况,深入浅出地引导幼儿熟悉、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包括家庭、家乡、国家乃到世界;了解并学会处理自己与社会、他人之间的关系,从而萌发其亲社会情感。在组织形式上,积极彩各种丰富多彩的游戏手段,因为游戏本身就是幼儿了解社会和参与社会实践的有效手段,这具体地体现在幼儿游戏的内容、形式和规则中。在游戏中幼儿能心情愉快、自主地活动、能积极反映接触的事物,现实生活中的要求,身体力行模仿成人的活动同伴相互游戏中学会如何分工和适应群体生活,从中实践了轮流、谦让、分享、协作等行为规范,较好地积累了社会经验,为幼儿日后成为社会合格成员打好基础,从面促进其社会性发展。下面具体介绍我园组织大型社会性游戏活动“精彩小世界”的设计。该活动是在幼儿已经对家乡、祖国以及世界一些国家有了粗浅的认识的基础上举行,旨在让幼儿置身于生动活泼的情景中,体验与各种肤色的人种友好往来的美好情谊,并学会相互了解、合作、遵守规则等良好行为规范。通过初步接触国公民教育,让幼儿开阔视野,增强主动探索欲望,萌发产生了解和关心我们的世界,使他们从小就有初步的全球意识。

二、 活动目标

(一) 在游戏中进一步感知不同国家、民族的不同文化、生活方式和习惯,懂行应该互相尊重、和平共处,初步萌发热爱世界、热爱人类的情感。

(二) 学会与同伴相互协商、分享、谦让、互助等基本交往技巧,并获得相应内心体验。

三、 活动准备

丰富幼儿一些与游戏内容相关的感性经验;师生共同创设好所负责的游戏场地和材料。

四、 过程

(三) 各班幼儿自己协商所开设主题的角色分配,按自己意愿装扮成不同的人种的社会角色。(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如金发的小姑娘、黑人爸爸等,同伴之间可互相帮助化妆、打扮。

(二)小班三位老师以导游的身份,分管班内三个“旅游团”,手持“信用卡”,乘坐“旅游车”到各个旅游点游玩。大班和中班可自由组合成某一家庭成员的关系去游玩。如扮演“爷爷”“奶奶”可以共同去找一个“小孙女”。

(四) 各游戏主题的内容和指导。

1. 世界餐厅

(1) 日本料理

目的:在游戏中初步感知、了解日本有趣的饮食方式,学习礼貌交往技能。

准备:训练几位日本料理的“服务员”(由幼儿扮演),并学说几句简单日本礼貌用语:您好!欢迎光临等;自制日本饮食品:海鲜、豆腐、小豆饭、米团、三色米糕等替代物;师生共同布置“日本料理”店:用印有木板花纹的塑料胶纸铺在地面,并隔成一个个小厢房,厢房内摆放木板桌面,以便“顾客”能跪坐用餐。

重点指导:

①老师以餐厅“领班”身份参与游戏,提醒身穿和服脚着木履的“服务员”用自己已有感知经验和想象,学习以日本礼仪向“顾客”提供服务。如:站在日本料理门前迎候“顾客”,当“顾客”来临时,用日语问候、弯腰鞠躬,并引进入厢内……在厅内可播放“樱花”歌曲,“服务员”可随时跳日本舞为“顾客”助兴,“顾客”也可即兴换上木履跳日本舞等服务项目。

②引导“顾客”用餐时,根据已有的经验模仿日本人的饮食习惯。如“顾客”忘记或不懂日本料理的饮食方式,(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领班”或“服务员”可随时给予提醒和帮助。

(2) 潮汕风味馆

目的:进步了解潮汕小吃的特点,会自制潮汕小吃2至3种,学习有礼貌地接待客人的技能。

准备:提供各种米果印、面团、竹叶、湿报纸团等半成品材料;红桃米果、水晶球、粽等各种风味小吃的替代物若干;各种盘碟、汤匙、筷子等潮汕餐具和炊具玩具几套;“厨师”和“服务员”的服饰。

重点指导:

①引导“厨师”根据“顾客”口味,利用半成品材料制作各种潮汕小吃。如教师以“顾客”的身份向“厨师”提出自己要吃什么口味的粽球,让“厨师”用竹叶包“馅肉”(湿报纸碎),并多放些其他“虾米”或“ji蛋”的配料等情节,使“厨师”懂得应以服务顾客为主,让“顾客”吃得满意才有生产做的道理。

②引导“服务员”用已有潮汕风俗服务方式的经验招待“顾客”。如可适时为“顾客冲上潮汕工夫茶;或播放潮剧、潮乐,并模仿潮人乐手摇头脑演奏以招揽生意;教师还可以“顾客”身份向“风味馆”预订小吃,引导“服务员”开设“送贷上门”等服务项目。

世界餐厅除了开展“日本料理”、“潮汕风味馆”的主题外,还同时开展了“麦当劳餐厅”、“中国烹调”等主题(具体活动内容可根据幼儿实际需要而定)。

2世界风俗村

村内设有中国和西欧风俗村,区内有各具特色的节目游戏。

(1) 狂欢节

目的:感受西方狂欢节的欢乐场面,尽情领略狂欢的乐趣。

准备:各式假面具:王子、公主、巫婆、精灵、小丑等。

重点指导:

当“游客”投币后,可自选喜爱的面具带上,然后播放狂欢舞尽情狂舞。老师以“游客”的身份戴上假面具与其它“游客”一起手舞足蹈,有时可做一些滑稽的动作来调动狂欢舞曲尽情狂的气氛,以此带动其他“游客”,并引导他们尽量与更多的“游客”交换舞伴、面具,扩大交往范围。

(2) 春节

目的:进一步了解中国最隆重的传统佳节的习俗,感受其欢乐、祥和的气氛。

准备:女“工作人员”头扎红头绳,身穿“如意衫”,男“工作人员:头戴留着辫子的“乡绅帽”;面团、色纸、红纸袋等若干;舞狮头二个;录音机二台。

重点指导:

当“游客”投币后,“工作人员”向“顾客”恭祝新春快乐,产切送纪念品及礼物。教师以“游客”的身份引导其他“游客”风面时互相祝贺,如“新年好”、“身体健康”、“学习进步”等等,并互送新年礼物;也可按意愿去观看舞狮表演、随鼓点挥舞狮头;或去关剪贴对联、窗花,或去参加包饺子、;才汤圆,或去玩“放鞭炮”游戏等活动内容。

(3) 圣诞节

目的:感知西方最盛大的节日,并体验由此而带来的乐趣。

准备:装饰圣诞树;圣诞节老人一位(幼儿扮演);若干小礼品放于大袋中。

重点指导:

当“游客”投币后,可与其他“游客”一起围攻着圣诞树唱歌、跳舞,“圣诞老人”向“游客”散发礼物,幼儿还可根据自己的经验制作礼物、贺卡或请“圣诞老人”把自己制作的礼物送给所喜爱的人;或装饰、布置圣诞树等。

(4) 泼水节(主要模仿云南少数民族的民间活动泼水节,“水”由泡沫碎代替,具体内容从略)。

3. 世界风景摄影楼(把世界各地的名胜古迹与幼儿玩开照相馆游戏相结合,具体活动内容从略)。

4. 环球银行

目的:为参加各游戏点提供流通服务。

准备:制作“储蓄卡”的替代物;有“储蓄”、“取款”等窗口标志,大量塑料花片。

重点指导:

“工作人员”会按“顾客”所持的“储蓄卡”面额况换成零散的“硬币”,以便使“顾客”能参与游戏。提醒“外国人”取款物续时,(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使用英语“Hello”与人招呼,中国人则用普通语“您好”等礼貌用语。

5. 交通公司

目的:使各游戏之间得到自然联系,学习遵守交通规则。

准备:用大纸板箱制作成大型的“公共汽车”、“的士”等交通工具;交警衣服、帽子2套;设置红绿灯牌和候车站。

重点指导:

教师以“交警大队长”身份检查“司机”是否按交通规则行驶,并清楚各个游戏点的路线,热情接待乘客。

(四) 游戏自然结束,师生共同评价。

五、 效果评析

(一) 通过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社会性是指人在开拓成自我意识、进行社会交往、内化社会规范、进行自我控制及进行其他社会活动所表现的心理特征。由于幼儿在游戏中自由打扮自己所喜爱的人种、社会角色,所以他们在扮演过程中始终显得很自信、独立性强,颇有创造性。他们由于受自己喜爱的角色行为支配,在游戏中学会与同伴合作、互助、分享、相互尊重良好社会行为规范。如有一个“顾客”走进“日本餐厅”后,不脱鞋就坐有木板上用餐,“服务员”马上给予提醒:“先生,这是日本餐厅,应该把鞋放到厢外面。”(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扮演“顾客”的也很乐意改正,连说:“对不起,我忘了”。他们有游戏中已经学会尊重别人习惯,遵守游戏规则,懂得不能无所顾忌、由着性子,学会了自我控制。总之,在游戏中,他们能以礼相待、相互尊重,自信心也随之增强,在这良好的氛围里大家也乐意按游戏规则做事,该投币的投币,该排队的排队,已能初步表现出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相符合的行为规范。

(二) 感受世界丰富多彩文化生活,萌发了世界人类一家亲的美好情感。

实践是人产生情感的基础,在整个游戏中幼儿始终在充满“世界公民”、“世界餐厅”、“世界风俗村”的环境刺激下,与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亲密无间,友好往来,亲如兄弟姐妹地一起尝试各种有趣的“进餐”方式,一起玩耍各种民俗游戏,共同感受“世界”生活文化的多样性,在他们的心中丝毫没有歧视、抗争和敌意的成份,在这美好、温馨的“世界”氛围里感受到人类生活的多姿多彩及和平共处的情感熏陶,“世界”在他们幼小的心灵已经是“人类的大家庭”,他们长大之后将会更珍惜、热爱这个人类的世界。

教学反思:

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要注重幼儿的个性差异(包括体质上、性格上、协调能力上等。)

对师幼互动的环节:和幼儿随意的自由交流对足球的认识,参与踢球,满足幼儿好奇好动的天性。

(2)

活动目标:

1、了解理发的各种常见用品,知道它们的用途。

2、模仿理发师,体验常常理发真好。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乐意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玩具理发用品,包括剪刀、梳子、围兜、吹风机、洗头膏、毛巾等。

2、相关图画。

活动过程:

一、儿歌导入

1、齐念儿歌??“小刺猬”理发。

说说儿歌里的小刺猬是谁?为什么说他是小刺猬?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画(出示画),画上有许多人,请你们找一找这些人中谁是“小刺猬”,说一说他们的头发怎么了?

2、出示元元和方方的图片。

师:元元和方方是一对好朋友,他们就是不喜欢理发,成了“小刺猬”。

(1)元元怕洗头,洗发水会使眼睛难受,可是方方不怕,方方有好办法。猜一猜方方有什么对付洗发水的好办法。

(2)方方怕电动剃发器,“吱吱”一响觉得发麻,可是元元不怕,元元有好办法。猜一猜元元有什么对付电动剃发器的好办法。

二、认识理发工具

1、出示理发店的理发用品,说一说这些都是什么工具。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些工具?

2、谈论这些工具有什么用途,做做模仿动作。

(1)梳子有什么用?怎么用?(小木梳,刷刷刷,给你梳头发)

(2)剪刀、电动剃发器有什么用?怎么用?(小剪刀,嚓嚓嚓,给你剪头发)

(3)吹风机有什么用?除了吹干头发还能做些什么?(小吹风,呼呼呼,给你吹头发)

(4)头发理好了,照照镜子满意吗?

3、现在,老师把这些理发的工具编成了一首儿歌,名字叫《理发》。

利用图片巩固儿歌内容,师生边念儿歌边模仿理发师的动作。

三、学做理发师

1、使用玩具理发用品,两人结伴,轮流扮演理发师和顾客,按以上的儿歌内容,轮换着相互理发。(提示:大家玩时要注意爱护理发的工具)

2、对子镜子照一照,头发又清洁又整齐,体会理发后不是“小刺猬”的快乐。

活动反思:

本周内,我们小班正在开展主题《理发师》的活动,《学做理发师》是我向教研组开放的一次活动。根据小班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水平,制定了活动的目标:1、了解理发店的各种常见用品,知道它们的用途。2、学做理发师,体验常常理发真好。开始我以儿歌“小刺猬理发”吸引幼儿注意力,让孩子们说说儿歌里的小刺猬是谁?为什么说他是小刺猬?孩子们说出了其中的道理。接下去的一个问题环节是请幼儿找一找图片上的小刺猬,我觉得这张图片设计的不是很好。第三个问题通过猜一猜元元和方方有什么对付洗发水和电动剃发器的好办法。孩子们的回答是正确的,而且方法比较多。第二个环节是认识理发工具,由于有一定的理发经验,对于理发的这些工具也能说出,但在谈论这些工具有什么用途时,我没有把工具使用时发出的声音强调出来,导致后面的儿歌学起来幼儿没有兴趣。做做模仿动作。最后的一个环节是学做理发师,主要是让幼儿使用玩具理发用品,两人结伴,轮流扮演理发师和顾客,能按儿歌内容,轮换着相互理发。这一点我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捕捉了幼儿的兴趣点,并提供给他们丰富的材料,幼儿模仿理发师的游戏是他们真正感兴趣、真正想知道的东西。这种顺应幼儿的兴趣点生成探索活动,是师生有效互动的方式之一。

总之,在主题活动中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要求教师心中有幼儿,要真正“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要善于反思,在反思中逐步提高自己,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3)

活动背景:

文明礼貌教育是*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幼儿园德育的基本内容之一,是文明社会做人的起码要求,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共同行为准则。我国是文明古国,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要把当前的幼儿培养成21世纪的主人,应当从小就教育他们讲文明、懂礼貌,要教育幼儿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日常的活动中,我发现我们小班的孩子还不太会使用礼貌用语,特别是当两个小朋友发生纠纷的时候,还会有一些孩子不文明的语言脱口而出。为让孩子学会正确使用恰当的礼貌用语进行交流,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行为,我根据小班《好行为、好习惯》德育活动,结合我园小班德育系列活动《做个有礼貌的好宝宝》,创造性地开展了这堂德育活动课。

活动目标:

1、在游戏、表演等活动中,学会并正确使用日常礼貌用语。

2、重点理解和掌握“请”这个礼貌用语的用法。

3、愿意学习并使用礼貌用语,以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为荣。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5、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课前排练好情景表演:去兔妈妈家做客。

2、录象片段、动画课件。

3、图片等。

德育活动课实录:

一、情景导入、学习礼貌用语。

教师指导语:今天兔妈妈请来了好多小动物来家里做客。请我们小朋友好好看看,有哪些小动物?它们的表现怎么样?

内容大意:小花猫、小熊、小老虎、小狗到兔妈妈家做客,兔妈妈请小动物吃各自喜欢的食物。小花猫、小熊、小狗都特别的有礼貌:进门之前轻轻的敲门、主动向主人问好、当主人给食物时说谢谢、离开之前向主人道别。只有小老虎到兔妈妈家做客,一点都没有礼貌:使劲的敲门、不向主人问好、离开时不跟主人道别。小动物们和兔妈妈都不喜欢小老虎。

小花猫轻轻地敲门,兔妈妈问:是谁呀?小花猫说:是我。兔妈妈开门:请进!(重点突出请)小花猫说:谢谢。兔妈妈把小花猫引到桌子前说:请坐。小花猫说:谢谢。兔妈妈说:小花猫,我请你吃小鱼,小花猫接过鱼说:谢谢。

下面依次是小熊、小狗出场。中间穿插小狗把小花猫的鱼碰翻了,互相说:对不起、没关系。

最后是小老虎出场,要突出它不讲礼貌。

(幼儿全神贯注地观看情景表演,看到小老虎出场不讲礼貌时哈哈大笑)师:有哪些小动物给兔妈妈过生日?

幼1:有小猫。

幼2:有小狗……幼3:有小猫、有小狗、还有老虎、小熊。

师:你觉得哪些小动物有礼貌?

幼1:小猫有礼貌。

幼2:小狗有礼貌。

幼3:小熊有礼貌。

幼4:兔妈妈有礼貌。

师:小朋友讲得真好,那么它们说了哪些有礼貌的话?

幼1:兔妈妈说了请进、请坐、请吃东西。

幼2:小动物说了谢谢、再见、对不起、没关系。

(这里教师可以采取集体表演和个别表演相结合的方法,让幼儿表演部分内容)师:刚才很多小朋友看到小老虎出场时都笑了,你们为什么要笑呢?

幼1:因为小老虎敲门的声音很重。

幼2:兔妈妈给东西它吃的时候,不说谢谢。

幼3:它走的时候不说再见。

师:那么你们喜欢谁?为什么?

幼1:我们喜欢小猫。

幼2:我们还喜欢小狗……因为它们有礼貌。

[自评:情景表演是小班幼儿最喜欢看的节目,教师和幼儿同台表演,拉近了幼儿和教师之间的距离,给孩子营造了良好的心理氛围,调动了孩子内在的情感。个性鲜明的小动物形象,在视觉上让幼儿辨别了是非。]

二、联系生活、重点练习“请”字。

师:小朋友都很喜欢小花猫、小熊、小狗,因为它们有礼貌,姚老师也很喜欢它们,特别是兔妈妈真有礼貌,对每个孩子都说了一个“请”字,我们小朋友有没有说过“请”字啊?

幼齐:说过。

师:你什么时候对谁说过?

幼1:妈妈下班了,我请妈妈坐下,请妈妈喝水。

幼2:客人到我家来,我请客人坐下。

……师:你们真是有礼貌的好孩子!

师:其实我们在生活中的许多地方都要说到“请”字,我们来看一看电视里的人是怎么说的?

(幼儿津津有味地边看边和旁边的幼儿交流……)幼1:小朋友请大姐姐帮忙扣纽扣。

幼2:老师请小朋友帮忙递东西。

幼3:小朋友请老师喝茶。

幼4:小朋友请老师夹发夹。

……师:录象里的小朋友都会用“请”,看!老师这儿有一本书,你们想看吗?

幼齐:想。

师:那么怎样对我说呢?

幼:老师,请你把书借给我看看,好吗?

师:好的。

幼:谢谢老师。

师:不客气。

(请孩子上来和老师表演。)[自评:引导幼儿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配以生活中的录象片段,再现了生活中的场景,让幼儿掌握了“请”字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教师不失时机,及时利用向教师“借书”这一活动情节,更加巩固了幼儿对“请”字的理解和运用。]

三、实践体验、指导文明行为。

师:我们小朋友真能干,今天学会了很多的礼貌用语,可是电视里还有一些小朋友不会用,我们来帮帮他们,好吗?

幼齐:好。

(幼儿观看录象1)1)借榔头。

东东借榔头,对陈爷爷说“哎,榔头在哪里?”陈爷爷不理他。

师:陈爷爷为什么不愿意借给东东?

幼1:因为东东没有礼貌。

幼2:东东不会说有礼貌的话。

幼3:东东看见陈爷爷,不叫爷爷。

师:小朋友快点教教东东应该怎么说?

幼:东东,你应该这样说:陈爷爷,请你借一把榔头给我,好吗?(请该小朋友上来对着电视里的东东说。)师:东东听了大家的话,真的这样说了,看看这次他借到锤子了吗?

幼齐:借到了。

(观看东东借到榔头的录象。)师:我们再来看一段录象,幼儿观看录象22)玩游戏。

小朋友在一起玩游戏,丁丁不小心撞了晨晨一下,晨晨哭了,丁丁心里其实也很难过,但不知道说什么好。

师:我们也来帮帮丁丁,谁愿意教丁丁?

幼儿抢着说:我愿意。

(请一幼儿上来对着电视里的丁丁说)师:今天我们小朋友不仅自己学会了说礼貌用语,还会教别人学礼貌用语,真能干!姚老师要请大家欣赏一个蓝猫的礼貌歌。

(一边观看动画课件一边齐唱《礼貌歌》)小宝宝,有礼貌,见了老师问声好,见了同学把手招……[自评: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抓住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想办法”、“帮帮他”的形式,创造机会,让幼儿上来教一教电视里的小朋友怎样运用礼貌用语与人交往,使幼儿进行自我教育的同时,还进行了相互教育,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内在的情感体验。]

四、结伴表演、巩固深化认识。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孩子、大人都很讲礼貌,姚老师把他们拍成了照片,请小朋友下位去看一看,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演一演,他们说的是什么礼貌用语?

(幼儿自由下位,和同伴结伴讲述、表演)幼儿1和幼儿2在商量、表演。

幼儿1:(用手指着自己)我来做老师。

幼儿2:那我做小朋友。

幼儿1:(对幼儿2鞠躬)老师,您早!

幼儿2:(对幼儿1鞠躬)小朋友早!

幼儿3和幼儿4看着图片内容表演小朋友在一起做游戏。

幼儿3:我踩了你的脚,对不起。

幼儿4:没关系。

……[自评:教师给幼儿提供了自我活动的空间、自我展示的舞台,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各抒己见、与同伴合作表演,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合作表演时不仅增强了同伴的感情交流,更让幼儿体验到了德育活动的无限乐趣。]

活动后记:

1、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注意观察、加强引导,发现孩子们对文明礼貌用语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我明显地感到,会讲礼貌用语的幼儿多了,特别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正确地使用“请”字还比较困难,可是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幼儿能够恰当地运用,因此,当孩子们有了一些小纠纷时,很多幼儿改变了过去向老师“告状”的办法,而是自己利用文明礼貌用语化解矛盾。

2、幼儿的认识是较漫长的过程,它需要亲身体验才能真正认识。平时我们口头传授的他们可能记了,但不容易理解,所以不易与行为联系在一起。小班的孩子年龄小,对事物的模仿能力较强,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可以多给孩子创设一些情景表演,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们在模仿中学习。

3、德育活动中,教师应该多孩子平等地交流,讨论一些孩子的真实想法,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采取多种活动形式,组织幼儿合作、交流、感悟,孩子们在主动自觉有意义的情感体验与建构活动中,促使他们在活动中发现,体会到文明礼貌语言的魅力,建构了幼儿的精神文明世界,形成了生活智慧,使孩子不断地从思想走向行动,从理解走向实践,在生活中感悟生活、创造生活。

4、德育过程作为一个动态系统来考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正面宣传提倡什么,限制什么,禁止什么是需要的,但抓住时机,创设自然融洽环境,努力激发幼儿自身的“内应力”与道德情感则是另一回事。所以我个人觉得我们的某些方面教育就显得脆弱与生硬。幼儿在那种正面教育场合,有时很难放开自己,他们经常只是首先意识的被动接受者,即使安排有幼儿在活动中发言、表演,所说的也常是此刻我应该说此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有的并非内心真实所感,不能期望这种形成会达到很好的效果。其实,真能触到幼儿灵魂的教育常常是不露痕迹。它不仅发生在操场上,发生在课间十分钟,而且发生在事先无所准备的最自然的生活与情境中。因此思品活动最讲究的是随机教育、个别教育、即兴教育,光要靠一堂课就想让孩子养成一个什么好习惯是不现实的,所以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敏锐地捕捉孩子的闪光点,进行教育,真正让我们的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做到“处处皆育人”。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