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广州市政府的工作报告全文解读(三)
加强“三农”工作。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21.3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新增2.1万亩标准化菜田。发展现代农业,8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建成10.9万亩。深化农村改革,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推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建成集体经济“三资”交易平台。建设27个美丽乡村和3个名镇、41个名村。市财政安排4.85亿元扶贫,新一轮农村扶贫开发取得成效。
推进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成功举办第二届广州奖及2014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暨广州国际城市创新大会,成立广州-奥克兰-洛杉矶三城经济联盟,广州成为世界大都市协会亚太地区总部所在地并当选首任联合*。开展经济普查,普法宣传、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工作进一步加强,建立少数民族服务体系。推进梅州、清远、湛江帮扶,对口支援新疆喀什、西藏波密、贵州黔南等地区成效明显。国防动员、海防和打私、双拥和优抚安置、宗教、司法行政、妇女儿童、残疾人、慈善、侨务、对台、贸促、口岸、应急、气象、地震、民防、审计、统计、参事、文史、档案、保密、修志、仲裁、红十字会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六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增强政府行政效能。实施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听证目录和专家论证办法,政府决策更加科学透明。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08.65万条、依申请公开事项8939宗,市政府定期组织新闻发布会,开通市政府常务会议数据库网页。整合34个部门和各区的55条热线为“12345”政府服务热线。推进依法行政,起草地方性法规草案5项,制定政府规章13项和规范性文件27项,受理行政复议案件1337宗。高度重视各级人大代表议案决议、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全年办理全国、省、市人大代表建议373件和政协提案510件,办理质量不断提高。继续推进2012年2件和2013年1件议案决议的办理落实,加快“珠江黄金岸线”建设和城市废弃物处置利用,深化“村改居”管理体制综合改革。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正“四风”,清理行政事业单位“小金库”,“三公”经费较上年减少23.4%,实施公共服务廉洁化“双十部门、双百实事”工程。加大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力度,一批违法违纪人员受到惩处。广州被《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2014》、《广东省地方政府整体绩效评估报告》评为第一名。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我代表广州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驻穗部队官兵、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广州改革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清醒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GDP未能完成预期目标,这既有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客观原因,也有对经济运行规律把握不够好的主观原因。经济增长亮点少,工业投资规模小,缺少大项目支撑。产业层次不高,金融、总部经济、科技和人才存在明显差距,新兴产业处于初创时期、体量不大,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劳动力、土地综合成本上升,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影响实体经济发展。未来几年偿债量较大,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和市政配套不足,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安全生产风险依然突出,大气、水环境治理和垃圾分类处理任重道远。防控登革热等流行性疫病存在薄弱环节,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社保、食品药品安全、城市管理、社会治安等方面群众不满意的地方依然较多。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腐败问题时有发生,少数公职人员不勤不廉现象依然存在。对这些问题,政府要高度重视,牢记责任使命,增强忧患意识,勇于担当,扎实有效解决问题,不辜负人民群众的厚望。
二、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市委十届六次全会围绕适应经济新常态、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深化泛珠三角合作的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明确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决定,承载着全市人民的深切期望。我们要在全球城市体系中找标杆,从国家大战略中找动力,从区域发展中找动力,从全球发展要素配置和国际产业分工中找动力,主动作为,勇闯难关,努力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
今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巩固和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地位,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实施城市创新发展战略,深化改革开放,强化法治建设,突出结构调整,优化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改善民生福祉,打造国际商贸中心、国际航运中心、世界文化名城和华南交通枢纽,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可比口径);固定资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