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评语也应因类施“评”

更新时间:高考猫

  作文评语是对学生完成写作训练后的一个评价环节。它通常起到四个作用:一是评价作用,学生通过评语认识到自己文章的优点或缺点;二是导向作用,学生从评语中能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三是指点作用,学生可按照评语指出的问题,对文章进行修改和补充;四是教育作用,评语中对文章记叙的事物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正确地分析和评论,从而受到教育。以往,很多老师的评语无外乎“语句通顺,中心突出”一类。笔者认为,真正的好评语应该因类施“评”,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让老师良好的语言熏陶学生,这对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评语是师生思想交流的方式之一。

  长期以来,不少教师在评语中,仅从语言?布局?结构诸方面给予客观评价,不是句子欠通顺?就是布局欠合理?结构欠完整。久而久之,学生的作文兴趣便被泯灭了。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都有着渴望被理解?被注意?被爱护的心理。这样,教师在作文评语中运用爱的效应,给学生以良好的期待和真诚的爱心,就显得尤其重要了。只有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妙境来滋润学生的心灵,才能刺激学生的情感再造,诱发学生创作的动机和写作的欲望,孩子们才能写出佳作来。如我国文坛巨匠茅盾小学时代的两本作文,作文中留下了教师充满热情的赞语:“好笔力,好见地,读史有眼,立论有识,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前程远大,未可限量,十二岁小儿能作此语,莫谓祖国无人也。”这些极富鼓舞性的评语,无疑给少年茅盾以极大的启示和激励,成了他在文学道路上奋进的动力。这位国文教师的做法就是在评语中运用了爱的效应。

二、作文评语是激发学生奋发的动力,应当通过评语让学生把准努力的方向。

  叶圣陶先生在有关作文的书信中说过:必须使学生真正明晓教师之用意,且能用之此后之实践,乃为有效。要实现这些要求,要使评语能用之此后之实践,就必须注意评语的启发性和鼓励性。

  思考: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都有自尊心,如果我们总是以厌恶冷漠的态度去对待学生作文中的不足,势必导致学生精神沮丧,失去作文的兴趣。相反,我们常肯定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学生定会倍受鼓舞,日积月累,作文水平便会逐步提高。对作文水平较差的学生,评语中给以热情的鼓励,用美好的期待去引发他们,从而形成一种和谐的气氛。如,有的学生作文写不成句,但字迹工整,我就会写下这样的评语:书写很认真!你有这种‘认真’的精神,相信你会把话写通顺,写好作文。相信,他在下一次作文会有明显进步的。

  在作文评语中,我们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写评语,会使学生变得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从而激发学生巨大的写作热情。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