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贬值千亿 专家向学习全国社保基金学习

更新时间:高考猫

【导语】:从统账结合制度的确立,到个人账户的去留,中国不止一次站在养老金制度抉择的十字路口。

从统账结合制度的确立,到个人账户的去留,中国不止一次站在养老金制度抉择的十字路口。

中国特色的“统账结合”养老制度 名词解释:

DB:现收现付制。由德国在120年前创立,即政府向企业和职工征缴养老保险金,用于支付当期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它是待遇确定型制度,即参保人缴费时已确定未来自己的养老金水平。好处是运行成本低,弱点是应对老龄化时缺乏弹性。

DC:个人账户制,又称基金积累制。为克服DB制的弊端,由世界银行的一些专家设计,并于1980年代在智利等拉美国家付诸实践。国家给每个参保人建立个人账户,实账积累自己的养老金,退休后多缴多得。同时委托专业机构管理,到资本市场上投资增值。它是缴费确定型制度,即参保人的养老金水平取决于自己的缴费积累和投资损益。好处是更显公平、更具激励性、资金效率更高,弊端是运行成本高、共济性差、资金投资有风险。

NDC:个人名义账户制。介乎上述两者之间,在融资方式上它是现收现付制,在计发方法上,它又是缴费确定型。NDC的个人账户中没有实际资金,而是对个人缴费进行记账,结合工资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等因素,作为将来养老金的计发标准,同时不可继承。是1998年诞生的一种历史最短的养老保险制度,目前有瑞典等欧亚7国实行。

这不是中国第一次站在养老金制度抉择的十字路口。

199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养老金制度作为国企改革的配套,进入顶层设计。

当时全世界有两种基础养老金制度,一种是有120年历史的现收现付制(DB制),笼统来说就是“向现在在工作的人收钱,养现在的老人”;一种是为了克服前者弊端、由世界银行专家设计的个人账户制(DC制),并于1980年代在智利等拉美国家付诸实践,简单说就是“每个人自己存钱养自己”。

两种制度各有利弊,DB制的好处是运行成本低,弱点是当老龄化社会老人越来越多时会出现麻烦。DC制看上去更公平、更具激励性,但缺乏共济性,也不能避免受托管理个人账户的专业机构投资失误的风险。智利政府后来不得不建立新的统筹基金,保障低收入人群的老年生活。

在1990年代初的中国,个人账户也是有争议的新生事物。当时负责改革顶层设计的国家体改委受世界银行的影响,主张应该搞个人账户。而社会保障主管部门劳动部(人社部的前身)则与主张DB制的国际劳工组织和国际社会保障协会接触较多,反对个人账户。为此,时任劳动部长李伯勇数次在会上“顶撞”时任副总理朱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