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最新两免一补扩大资源覆盖面政策

更新时间:高考猫

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加快实现城镇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持续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办学差距。下面是高考猫小编收集整理的两免一补扩大资源覆盖面政策,欢迎阅读参考!~

今年“两免一补”政策实施力度加大,对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186万名家庭贫困学生免除书本费和杂费,并对贫困寄宿生进行生活补助。这是我省采取积极措施推进教育公平的又一重大举措。

为最大限度确保农村贫困家庭孩子受教育权利,我省从2004年起对全省100个一类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镇义务教育阶段的所有中小学生免除教科书费和杂费,并对其中特别困难的初中寄宿生给予一定生活补助(简称“两免一补”),此政策实施以来,保证了全省100个“极贫乡”30万名贫困家庭中小学生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推进了我省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

今年起,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我省“两免一补”政策“扩大范围”并“提高标准”。“扩大范围”是将享受此政策的农村贫困生范围扩大到全省88个县(市、区、特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186万家庭贫困学生,对他们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免收杂费,并对寄宿生逐步补助生活费。预计到2007年,全省农村贫困生均能足额享受“两免一补”。对于新增贫困生,免费教科书专项资金由中央财政增加,杂费共计9870万元由省财政新增专项资金解决。

“提高标准”是全面提高免费教科书的补助标准,将补助提高为每学期小学生35元、初中生70元、特教生35元。此外,今年我省31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困难寄宿生的生活补助由省财政新增专项资金解决,资金分3年到位,今年到位40%,2006年到位70%,2007年全部到位。

“两免一补”政策全部到位后,每年将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的小学生平均减免书本费、杂费120元,初中生减免200元。

00

国务院总理*昨天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明后年新增财政投入150多亿元,建立统一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现“两免一补”经费随学生流动可携带。明年春学期开始,国家将统一确定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城乡将统一“两免一补”。

专家指出,当前城乡义务教育保障经费存在较大差距,这一政策的出台,意味着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将往前迈出一步,让农村的孩子逐渐享受与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权利。

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昨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顺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整合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城市义务教育奖补政策,建立统一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这被认为是深化改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公平迈出的新步伐。

2005年底,国务院颁布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意见,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此后,城市也逐渐实施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但城乡差距较大。

高考猫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当前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以县乡财政为主,因此一地的教育经费与当地财政密切相关,这就导致不同地区、城乡、校际之间在义务教育投入上的差距拉大,公民均等的受教育权没有得到足够保障。差距有多大?熊丙奇表示,如果把中国最发达地区的学校和最不发达地区的学校做比较,差距可能达到几十倍。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向南都记者指出,过去较长时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定额都低于城市,建立统一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是想实现一个目标,就是让农村的孩子享受与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权利。

统一确定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

会议决定,从春季学期开始,国家统一确定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对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含民办学校)按不低于定额标准给予补助,适当提高寄宿制学校、北方取暖地区学校和规模较小学校补助水平,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提高公用经费补助标准;从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统一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含民办学校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

会议还决定,实施上述政策由中央和地方统一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经费,明后年将新增财政投入150多亿元。

这是否意味着以后义务教育阶段的生均公用经费将全国统一?储朝晖指出,如果今后完全由中央财政出钱,可以实现全国统一,如果还是由各地财政出钱的话,可能性就不大,因为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财政能力、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等均也有差别,因此从目前看,国家统一基准定额后,各省还将制定具体政策,实现某一个省、某一个市或某一个区范围内的统一。

熊丙奇认为,这一新政策的出台,或意味着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上,将加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和省级财政统筹,具有很大意义。因为原有的县乡财政保障模式已经不适应教育均等化的要求,此次明确城乡统一,显然要打破以前的做法,随着政策整合,让农村和城市的学校在基本公共投入上趋于一致。值得关注的是,此前一些地方的民办学校没纳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系,这次明确把民办学校纳入,体现教育公平的观念。

“两免一补”经费随学生流动可携带

此次“城乡统一”政策颇受关注的一点是,明确要实现“两免一补”经费随学生流动可携带。熊丙奇指出,这是落实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权利的一项制度,当前这部分费用以流入地保障为主,这就意味着流入的学生越多,地方财政负担越大,影响当地的积极性,现在要求统一城乡标准,实现经费随学籍走,“人走钱走,随人流动”,一方面明确随迁子女也可享受“两免一补”,另一方面可能调整支出责任,加大转移支付,当学生从A地流动到B地后,经费也将拨付到B地,从而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上解决流入地和流出地的矛盾,在更大程度上推动义务教育均衡。

储朝晖认为,这项制度主要解决流动学生就学过程中的障碍,但会有一定范围,如果财政经费来自中央,实现跨省流动携带就没问题,但如果是由地方财政出钱,跨省流动就会存在一些障碍,即使城乡生均经费一样,各地教育基础、条件等仍会存在差别,如何过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要逐步实现。

改进公共服务举措

1

全面梳理和公开公共服务目录清单,并动态调整。对服务事项逐项编制指南,列明流程、示范文本和时限等。

2

简化办事程序,探索将部门分设的办事窗口整合为综合窗口,变“多头受理”为“一口受理”。

3

加快推进信息互通共享、校验核对。依托“互联网+”,促进办事部门相互衔接,从源头避免“循环证明”,最大限度便利群众。

链接

国务院首提公开公共服务目录清单

改进公共服务持续简政放权

南都讯实习生冯群星记者程姝雯 昨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提改进公共服务。会议决定,全面梳理和公开公共服务目录清单,探索将部门分设的办事窗口整合为综合窗口,依托“互联网+”,促进办事部门相互衔接。值得注意的是,“公共服务目录清单”这一提法,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首次出现。

全面梳理公共服务目录清单

会议指出,大力改进公共服务,是简政放权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群众权益的应有之义。为此,要全面梳理和公开各地区、各部门及相关中介、国有企事业单位公共服务目录清单,并动态调整。对服务事项逐项编制指南,列明流程、示范文本和时限等。

这是“公共服务目录清单”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对此,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汪玉凯表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总要求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最后要落到服务上。公共服务的概念提出多年来,中央和各地一直在探索其标准和框架,现在已经比较清晰,是时候推出目录清单。

“优化服务要有根据,有了目录清单,就有了相对统一和明确的标准。”汪玉凯说,公共服务目录清单公开后,民众可以了解到政府应该提供的服务有哪些、标准如何,为民众办事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可借由这样公开、透明的机制,使政府的行为受到社会监督,对公共服务进行有效规范和持续改善。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也表示,政府一直强调公共服务,但哪些事项属于公共服务的范围,过去一直没有行政法规性的规定。公共服务清单公开后,相关事项和职责部门就清楚了。他认为,公共服务目录清单最重要的作用是成为政府绩效的考核标准“不以GDP为中心”,公共服务是重要内容。

探索建设办事窗口“升级版”

会议还提出,要简化办事程序,探索将部门分设的办事窗口整合为综合窗口,变“多头受理”为“一口受理”。同时,加快推进各级政府间、部门间及国有企事业单位间涉及公共服务事项的信息互通共享、校验核对。依托“互联网+”,促进办事部门相互衔接,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从源头避免“循环证明”,最大限度便利群众。

汪玉凯指出,相关举措可视作打造行政大厅办事窗口的“升级版”。他介绍,现在全国有上千个行政大厅,虽然集成了各个部门,但各个窗口间缺乏协作,企业、民众办事时往往需要每个窗口都跑一下。整合起来,可更好地提升服务效率。

事实上,广东已有多地施行“一口受理”改革。佛山禅城区自去年9月试点运行“一窗式”服务,借助信息技术,将以部门业务划分的专项窗口优化为综合服务窗口,任一窗口可办理事项282项。深圳龙岗区城管局也于11月初落实行政审批“一窗式”服务。

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加快实现城镇义务教育

关于最新两免一补政策

将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

内蒙古巴彦淖尔建两免一补一助中职助学体系

山东起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

河南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等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