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凭什么新一线城市

更新时间:高考猫

“武汉,每天不一样”,大武汉为了“复兴”真的很拼。

曾主政武汉9年之久的阮成发,12月13日正式被任命为云南省代省长。此前一天,阮成发已经以云南省委副书记、省政府党组书记的身份,在昆明会见腾讯公司马化腾一行。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在阮成发提出的“武汉,每天不一样”城市形象口号声中,武汉不仅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跃居全国城市第八,1060.77万的常住人口数亦达到“超大城市”的标准;武汉年轻人净流入全国第二,仅次于深圳。在综合服务功能、产业集群功能、物流枢纽功能、开放高地功能和人文凝聚功能等方面,武汉正在向一线城市靠拢。

不过,除了武汉,瞄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还有郑州、长沙、沈阳、南京,一线城市争夺战异常激烈。

“满城挖”与“武汉造”

一位深耕武汉城建领域的知情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10多年前,解放大道循礼门要进行地下通道改造,“这么小的一个工程,硬是扯皮拉筋花了2年多时间”。该人士直言,是阮成发力排众议推进城建,让武汉摘掉了“中国最大县城”的帽子。

阮成发担任武汉市市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加快推进城建速度。每周六举行一次城建协调会,雷打不动。但据上述知情人介绍,与其说是协调会,不如说是吵架会。阮成发在会上成了“救火队长”,差资金的,他亲自协调;差力量的,他亲自调配;互相扯皮的,他亲自拍板。

一时间,全市5000多个在建工地,当地百姓对工地建设引发的交通堵塞、扬尘笼罩怨声载道,在甚至引来英国广播公司(BBC)以武汉作为主要对象进行采访报道,成为中国城建大跃进、负债过高的“负面典型”。

阮成发没有回避社会和公众的质疑,“事隔3年、5年或者10年后,当我们回头看,我们不这样做,我们会对不住这座城市”,“我会顶着骂名继续挖下去”,成为他最有名的一句表白。

当2012年底,武汉地铁2号线通车,从光谷广场出发,乘坐地铁不到一个小时便能到达汉口火车站时,人们开始理解阮成发,以及城建的“满城挖”。

二环线、东风大道、机场第二高速,跨江地铁,轨道交通连接三大火车站,今年底地铁直通天河机场……当武汉“三环十三射”形成后,交通巨变带来的生活便利,使得武汉人对“满城挖”从骂变成了爱。

改变不仅仅体现在城建方面。近年来,武汉各项指标排名在全国明显提升:GDP重回前十方阵;垃圾堆上建园博园;从冶炼钢铁到生产汽车,再到研制火箭、卫星,“武汉造”经历了一场凤凰涅?;在腾讯《全国城市年轻指数报告》中,武汉年轻人口净流入全国第二,仅次于深圳。

同时,各项政策利好也密集关注到武汉: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中部唯一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入列“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就在上月底,工信部批复同意武汉成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中国制造2025》相关政策资源、重大工程和试点示范项目将优先在武汉布局。而《武汉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今年7月获国务院批复同意,到9月底,90%的任务已经启动。

提升城市形象与国际影响力方面,WTA(国际女子网球协会)网球公开赛、华语青年影像论坛、国际时装周、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办到了家门口,中欧班列开到了俄罗斯,武汉马拉松更是被跑友们评价为“中国的东京马拉松”。武汉还将继续策划打造一批国际化的文化活动品牌,以迅速增强城市的综合承载力和集聚辐射功能,推进城市实现脱胎换骨。

五城相争,武汉还缺啥

几乎在摘掉“中国最大县城”这顶帽子的同时,武汉在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提出,将武汉建设成为立足中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国家中心城市。

2013年11月,武汉市发改委发布《2012~2013年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发展报告》。《报告》提出,武汉市拟分三阶段打造国家中心城市。2013年至2020年,打造国家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2021年至2030年,建成国家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2031年至2049年,将武汉打造成为全球性的创新中心、文化之都和重要的世界性城市,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圈。

除了武汉之外,今年9月25日,郑州市委书记马懿在郑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未来五年,郑州要向国家中心城市迈进。

同一日,长沙市委书记易炼红在中共长沙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称,未来五年,长沙将构建国家中心城市新格局;沈阳市市长潘利国表示,沈阳以建设立足东北、服务全国、辐射东北亚的国家中心城市为总体目标。

加上更早时候的南京,目前全国已有5座城市提出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湖北省社科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彭智敏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五城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争夺除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之外的第六席位,就目前的经济总量来看,郑州、长沙的经济总量分别为7000多亿和8000多亿元,沈阳也是7000多亿,相比武汉万亿级的水平,还有距离。而南京去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20.8亿元,今年有望加入“万亿俱乐部”,是武汉最有力的竞争对手。

人口规模上,河南有1亿人口,郑州具有成为超大城市的基础。武汉以1060.77万常住人口的数量已经达到“超大城市”的标准。南京常住人口有823万人,达到特大城市标准。而长沙、郑州还达不到特大城市标准(主城区人口500万到1000万)。

武汉常住人口迅速增长。(单位:万人)

彭智敏研究认为,长沙、郑州在区位优势、发展空间上,距离一线城市还有一定距离;南京连省内的苏州都敌不过,也很难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沈阳的后劲明显不足,发展潜力亦堪忧,目前尚能与武汉竞争的只有成都和杭州。

“国家中心城市”作为全国城镇体系金字塔的“塔尖”,除了需要聚集人口外,还需要发展高端产业,并对周围产生辐射作用也极为重要。

在今年4月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里,成都首次被定位为“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可谓是“捷足先登”。

今年10月底,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在武汉调研时表示,赞成并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无论是从区位优势还是现有发展基础,武汉都具备条件;但也要看到,与其他城市群、都市圈相比,武汉周边的城市比较弱,要下功夫补齐短板,发挥引领作用;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速度改革,更大力度创新,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

就在昨日,在北京举行的“国际一流城市论坛??新一线城市研讨会”上,民生证券副总裁、研究院院长管清友表示,综合考核各项量化指标与节点城市,具备成为一线城市基础的城市有天津、杭州、成都和武汉。除北上广深四个现有一线城市外,从趋势外推预测的2020年GDP规模来看,重庆、苏州、天津、武汉、杭州、成都、南京、青岛8个城市经济体量较大;从人口指标看,重庆、广州、武汉、郑州、长沙、成都、杭州、厦门人口净流入率较高;从所申请的专利看,苏州、杭州、成都、宁波、重庆、天津、南京、无锡8个城市创新能力较强;从房地产价格看,厦门、杭州、南京、苏州、福州、东莞、天津、宁波8个城市较高。

在彭智敏看来,工业时代,南京、武汉、郑州、沈阳、长沙各显神通,经济上都得到较快发展,但中国工业增长速度已经在逐渐下降,而未来工业维持低速增长、长期低于GDP增速也是大概率事件,靠制造业扩张维持经济高增长的时代可能已经一去不复返。未来要成为一线城市,这些候选城市不仅要工业强大、GDP增长,更重要的是能够聚集高端人才、资本、技术研发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