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黄柳姜夔阅读答案赏析
更新时间:高考猫
淡黄柳姜夔阅读答案赏析,是由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姜夔所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是描写姜夔客居合肥的心感。
原文:
淡黄柳
姜夔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淡黄柳字词解释:
纾:解除,排除,宽解
空城:合肥曾被金兵掠夺一空
垂杨陌:杨柳飘拂的小巷
测测:寒冷凄恻
岑寂:寂静
寒食:在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
淡黄柳翻译:
我居住在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街巷荒凉少人,与江左不同。只有柳树,在大街两旁轻轻飘拂,让人怜惜。因此创作此词,来抒发客居在外的感受。拂晓,冷清的城中响起凄凉的音乐声。那声音被风一吹,传到垂柳依依的街头巷口。我独自骑在马上,只着一件到单衣裳,感觉有阵阵寒气袭来。看遍路旁垂柳的鹅黄嫩绿,都如同在江南时见过那样的熟悉。正在孤单之间,明天偏偏又是寒食节。我也如往常带上一壶酒,来到小桥近处恋人的住处。深怕梨花落尽而留下一片秋色。燕子飞来,询问春光,只有池塘中水波知道。
阅读答案:
试题:
1.上阙是从哪几个方面营造“岑寂”之境的?(3分)
2.最后三句(“燕燕”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请结合诗句分析,其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情达意的?(4分)
参考答案:
1.(1)从听觉方面写出了凄清冷冽之气。(2)从身体感觉方面写天气寒冷,更写客子心中之寒。(3)从视觉方面写出唯有颜色相似、形态相似而天地迥异、客居却难以相融的隔阂感。(4分)
2.(1)以景衬情,以归来之燕和池塘寒意深重的碧色,衬托出作者深重的旅居情怀。
淡黄柳创作背景:
金人入侵,由于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一隅,江淮一带在当时已成边区。符离之战后,百姓四散流离,一眼望去,满目荒凉。合肥的大街小巷,多植柳树。作者客居南城,其时已近寒食,春光明媚。但人去苍茫,只有绿柳夹道,仿佛在向作者呜呜倾诉,有感于此,作者便作了这首《淡黄柳》。
淡黄柳赏析:
绍熙二年(1191)春,姜夔旅居合肥,写下了这首词。虽然词人在词前提到“以纾客怀”,但全篇写的都是景色,词人旅居他乡的惆怅以及感世伤怀的愁绪尽在不言中。
上片主要写景,写出独自一人清晨徜徉在垂杨空街的凄凉。开篇两句写“巷陌凄凉”,语气沉重,蕴含忧国伤时之感。“空城”一词,写出城内的萧条和冷落;“晓角”烘托出悲凉的气氛。“马上单衣寒恻恻” 一句转而写人,描写了词人独自在他乡的情景。“看尽”二句继续写景,将眼前 “鹅黄嫩绿”的柳色与江南的景色做对比,好像“都是江南旧相识”,淡淡的思乡情绪蔓延开来。
下片“正岑寂”一句,承上启下。柳色勾起对故乡的思念,但身处异乡,故而内心升起 “岑寂”之感。“明朝又寒食”一句点出时令:明天又到寒食。“强携酒”三句转而抒情,喝酒寻欢也不过是强颜欢笑以排遣寂寞而已。词人强打精神携酒前往弹筝小妹家过节,却也“怕梨花落尽成秋色”,虽然寻春可以消解内心的愁闷,但恐怕眼前的梨花很快凋零成秋色。末三句承接上句,与花凋春去融合在一起,词人想象燕子归来时,寻春无着,询问春天时,只看到池塘碧水。
整首词弥漫凄清冷隽的气氛,词人以春景反衬空城的冷清,试图排遣内心的愁苦,却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家国的隐恨。
个人资料:
姜夔(kuí) (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马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原文:
淡黄柳
姜夔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淡黄柳字词解释:
纾:解除,排除,宽解
空城:合肥曾被金兵掠夺一空
垂杨陌:杨柳飘拂的小巷
测测:寒冷凄恻
岑寂:寂静
寒食:在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
淡黄柳翻译:
我居住在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街巷荒凉少人,与江左不同。只有柳树,在大街两旁轻轻飘拂,让人怜惜。因此创作此词,来抒发客居在外的感受。拂晓,冷清的城中响起凄凉的音乐声。那声音被风一吹,传到垂柳依依的街头巷口。我独自骑在马上,只着一件到单衣裳,感觉有阵阵寒气袭来。看遍路旁垂柳的鹅黄嫩绿,都如同在江南时见过那样的熟悉。正在孤单之间,明天偏偏又是寒食节。我也如往常带上一壶酒,来到小桥近处恋人的住处。深怕梨花落尽而留下一片秋色。燕子飞来,询问春光,只有池塘中水波知道。
阅读答案:
试题:
1.上阙是从哪几个方面营造“岑寂”之境的?(3分)
2.最后三句(“燕燕”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请结合诗句分析,其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情达意的?(4分)
参考答案:
1.(1)从听觉方面写出了凄清冷冽之气。(2)从身体感觉方面写天气寒冷,更写客子心中之寒。(3)从视觉方面写出唯有颜色相似、形态相似而天地迥异、客居却难以相融的隔阂感。(4分)
2.(1)以景衬情,以归来之燕和池塘寒意深重的碧色,衬托出作者深重的旅居情怀。
淡黄柳创作背景:
金人入侵,由于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一隅,江淮一带在当时已成边区。符离之战后,百姓四散流离,一眼望去,满目荒凉。合肥的大街小巷,多植柳树。作者客居南城,其时已近寒食,春光明媚。但人去苍茫,只有绿柳夹道,仿佛在向作者呜呜倾诉,有感于此,作者便作了这首《淡黄柳》。
淡黄柳赏析:
绍熙二年(1191)春,姜夔旅居合肥,写下了这首词。虽然词人在词前提到“以纾客怀”,但全篇写的都是景色,词人旅居他乡的惆怅以及感世伤怀的愁绪尽在不言中。
上片主要写景,写出独自一人清晨徜徉在垂杨空街的凄凉。开篇两句写“巷陌凄凉”,语气沉重,蕴含忧国伤时之感。“空城”一词,写出城内的萧条和冷落;“晓角”烘托出悲凉的气氛。“马上单衣寒恻恻” 一句转而写人,描写了词人独自在他乡的情景。“看尽”二句继续写景,将眼前 “鹅黄嫩绿”的柳色与江南的景色做对比,好像“都是江南旧相识”,淡淡的思乡情绪蔓延开来。
下片“正岑寂”一句,承上启下。柳色勾起对故乡的思念,但身处异乡,故而内心升起 “岑寂”之感。“明朝又寒食”一句点出时令:明天又到寒食。“强携酒”三句转而抒情,喝酒寻欢也不过是强颜欢笑以排遣寂寞而已。词人强打精神携酒前往弹筝小妹家过节,却也“怕梨花落尽成秋色”,虽然寻春可以消解内心的愁闷,但恐怕眼前的梨花很快凋零成秋色。末三句承接上句,与花凋春去融合在一起,词人想象燕子归来时,寻春无着,询问春天时,只看到池塘碧水。
整首词弥漫凄清冷隽的气氛,词人以春景反衬空城的冷清,试图排遣内心的愁苦,却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家国的隐恨。
个人资料:
姜夔(kuí) (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马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