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
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其实大家都很好奇各个省份当地的传统文化及传统文化特色,小编整理了十堰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供大家参考,希望有所帮助。
一、十堰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
春节旧时谓之“过年”。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凡外出成员都要在年前回家团圆。民间素有“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之说,无论穷富,各家均尽力筹办过年的物资。过年分“小年”、“大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过小年,这一天吃灶饼,送灶神,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农历腊月三十至来年正月初三是过“大年”。除夕日(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全家团聚共餐,吃“团年饭”,家家张灯结彩,中堂布置一新,户户贴对联,鸣放鞭炮,烧香敬祖宗。团年饭过后,紧闭财门包饺子。至夜幕降临,全家老少沐浴更衣,围炉烤火,长夜不眠,谓之“守岁”。零点由家长率全家成员出门放烟火、鸣炮,谓之“出行”(旧时出行还要择时辰和叩拜的方位),接着进屋接灶神。凌晨,晚辈向长者叩头拜年,长者给小孩压岁钱。正月初一,多数不出门,在家“守财”。正月初二以后,亲友互相祝贺“拜年”。
新中国成立后,节前打扫卫生,张灯结彩,挂灯笼,贴对联。节日贺年、亲友邻里互拜等习俗仍不变。政府每年都举办“新春茶话会”和“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等团拜活动。80年代以后,人们交游活动逐渐多起来,春节期间携礼品互访也日渐盛行。凡求人办事和解决危难,便馈赠高级食品、名酒、名烟或高档衣物,乃至家用电器或封红包,相沿成风,成为社会弊端。党和政府虽三令五申纠正此不正之风,但收效甚微,禁而不止。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这日夜晚家家吃汤圆,意在是年家庭最后一日大团圆,翌日即要各奔前程,出外谋生。正月十六,男女老少盛装打扮,结队出外游玩,名曰“游百病”。意在陶冶性情,舒活筋骨,消除忧闷,兼之拜神求佛,祈求平安。
民间沿袭“三十的火,十五的灯”的习俗,元宵之夜家家悬挂彩灯,户户灯火辉煌,通宵达旦。各地盛行“龙灯盛会”,尤以走龙舞狮、踩高跷、划旱船为群众喜闻乐见。玩者舞姿翩翩,鞭炮烟火连绵不断。届时万人空巷,争相聚观。此习惯盛行至今。
清明节旧时也称扫墓节。这天,家家户户上坟祭祖,携带“清明吊”(用彩纸剪成的花条)、香蜡、纸表、供果等至墓地祭祖。新中国成立后,节期组织中、小学生给革命烈士扫墓,向烈士敬献花圈,缅怀前辈功绩,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节日凌晨,家家大门两侧插放菖蒲、艾蒿,早餐吃棕子、鸡蛋、大蒜,表示奠祭屈原。午宴喝雄黄酒以求免灾祛毒,小孩不能喝酒,将雄黄酒抹在耳旁鼻根处。小孩穿戴花色新衣,胸前戴花、鸟、虫、鱼等各种式样的香袋,意在避邪。城镇河边搭台唱戏,水上龙舟、龙船竞渡,击鼓、摇旗,呐喊声震撼两岸,借以抒发屈原的愤懑之情,缅怀屈大夫爱国之志。
插艾蒿
据1999年12月由中华书局出版的《十堰市志》记载:端阳十堰叫“端午节”,即阴历五月初五日。与正月十五、八月十五合在一起并称阳间三大节。据传源于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生活上的讲究有吃粽子、鸡蛋、大蒜、喝雄黄酒、插艾蒿、挂菖蒲、采草药等。临近大河的地方常搞些“赛龙舟”活动。
五月十五(阴历五月十五日)此日称为“大端午”,可以看作是重复的“端午节”,但是十堰个别地方认为“大端午”才是正式节日。端午节也是中华民族自古至今俗称最多的岁时节日。在郧阳叫法也很多,多称端午、端午节、龙船节,清同治版《郧县志》还记载:“郧县人把五月初五叫中天节”。
在十堰,端午节一大早,市民就会趁着露水未干,将艾蒿采割回家,插、挂在门头上。旧时郧阳城还流传着“商行五月五,天师骑艾虎,一把菖蒲一把艾,我把蚊蝇驱门外”等民谣。
据2014年12月崇文书局出版的《郧县志》记载:初五清早割艾蒿,采野茶,门上插艾蒿,头上戴艾蒿。有“五月端午不戴艾,死了变螃蟹”俗语。早饭吃粽子、鸡蛋、大蒜等,在小孩耳朵等处擦雄黄酒,以防夏天蚊虫叮咬、钻入。有的还给小孩做个雄黄香抽(香袋)戴在脖子上,以示避邪。
据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凌智民介绍,十堰人不仅有端午节插艾蒿的习俗,还有用艾蒿的独特习俗。比如,人们常将艾蒿叶放入洗澡水中浸泡,然后擦洗身体,可预防一些皮肤疾病;将艾蒿叶晒干装入枕头,可以治疗头痛,并使人容易进入梦乡,对失眠者非常有效;人们还利用艾蒿叶和其他具有驱瘟作用的中草药一起切碎装入袋中,制作成实用的保健腰带。
传说在古老的年代,人间出现了“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月初五日占着重五,五毒最为活跃。天上的太白金星知道五毒为害,一刷子把天宫的五瑞草刷到人间,人们就种植五瑞草治五毒。后来织女又把属金、木、水、火、土的五行五彩丝线带到人间,用丝线缠住五毒。五瑞草、五彩丝相配,在端午节可治五毒。
据了解,所谓五瑞草,就是菖蒲、艾蒿、石榴花、蒜头和山丹丹。在十堰五瑞草已达十种以上,除上述外,还有夏枯草、灯芯草、槐枝、车前草、鱼腥草、光明草等。
划龙舟祭屈原
据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郧阳屈原文化研究会会长凌智民介绍,相传,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节这天投江沉溺,人们为了表达对屈原的追思和敬仰,就把这天定为端午节。因为郧山汉水曾留下屈原诗篇的缘故,郧阳人把端午节视为一个盛大的节日,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
郧阳屈原文化研究会民俗专家黄忠富还考证发现,堵河口赛龙舟已流传千年。在堵河与汉江交汇处,有个叫乌江(乌水河)的地方。传说项羽从乌江口一处悬崖峭壁上跳江,当地人每到端午都会纪念项羽。这里有五个村落(韩家洲村移民外迁,现余4个村),制造有7条龙舟,端午节这天,村民们头缠头巾,吃罢午饭后就开始赛龙舟。
据2014年12月崇文书局出版的《郧县志》记载:郧县(今郧阳区)城关及沿汉江一带的居民有划龙船的习俗。2008年,被国家定为法定节日,放假1天。
据史料记载,端午节这天,在均州城、郧阳城,家家艾蒿、菖蒲与彩旗、红灯、龙舟相映。郧阳府、均州府、郧西县府的官轿、官马都到了码头江边,在“加油!加油!”的震撼声中,开始一年一度的龙舟竞渡。
郧阳区自古就有“赛龙舟、闹端午”的传统习俗。据郧阳屈原文化研究会专家考证,郧阳曾是爱国诗人屈原创作的地方。龙舟文化,在郧阳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已成为郧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郧阳走向世界的文化品牌之一。
为传承郧阳的优秀民俗文化,发扬“同舟共济、奋勇当先”的龙舟精神,从2004年开始,郧阳区正式把龙舟节确定为水源区人民逢双年举办的固定节日。该活动已成为全区人民群众关注度非常高、参与热情非常大的传统活动。至今已举办了八届“水源颂”龙舟节。
龙舟比赛同时也是丹江口市人民最有特色的活动。古均州(已沉江底)是龙舟比赛的发源地,龙舟比赛定点于均州城外的汉江河段——古称沧浪水,龙舟比赛规模很大,是一种群众自发的、以各种特定群体为小单位的大型民间活动。
据《十堰民俗》记载,十堰南三县河水浅,不能玩龙舟竞赛,故在端阳节玩黄色船,称“送鬼船”。用纸扎成旱船,打着锣鼓、带着登高、游行,以示除邪迎吉祥。
包粽子喝雄黄酒
据《郧县志》记载:初四晚上各家包粽子,煮粽子,煮鸡蛋,煮大蒜,泡雄黄酒。初五早饭吃粽子、鸡蛋、大蒜等,在小孩耳朵等处擦雄黄酒,以防夏天蚊虫叮咬、钻入。有的还给小孩做个雄黄香抽(香袋)戴在脖子上,以示避邪。
凌智民介绍说,吃粽子传说是屈原投江后,人们怕鱼吃了屈原尸体,投粽子于江中救屈原。而后屈原投江的五月初五日就以粽子投江纪念。
记者了解到,十堰各地包的粽子也不尽相同,两竹的粽子形状是立体四面四角形,包腊肉丁子。房县的粽子是两平面三角平体,用白糖、芝麻粉配料。包叶有青粽叶、竹笋叶等。粽子的主料是糯米,先将糯米洗净,放在水中泡半天左右,再把粽叶子洗净,竹笋叶要先用水煮。
端午节这天,还有着别具风味的吃粽子、喝雄黄酒、煮鸡蛋、煮大蒜等习俗。同时,在端午节这天,人们还要涂朱砂,喝雄黄酒,用五色草浸水沐浴,给孩子挂上香囊等,以避邪驱瘟。
在房县,端午节最能体现出浓郁的酒文化,人们用宫廷秘方制造黄酒,兑以少量雄黄,制成独特的雄黄酒自饮或待客。
据了解,十堰民俗中有四句话,“吃了清明蛋,坛里不能闲。再泡鸡鸭蛋,端午当早饭。”在老郧阳城,离城较近的农村。早在三月天,鸡鸭蛋满仓时,家家户户就煮几大锅咸蛋放冷,装进大罐子里,等到端午节家里吃一部分,再拿到集镇或划龙舟的码头去卖一部分。
佩香囊接姑娘
据《郧县志》还记载: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初三以前接姑娘回娘家过端午。据《郧阳民俗》记载,郧阳人在端午节来临的前几天要接姑娘。为过端午节也为过大忙天,四月就开始攒鸡蛋,做甜洑子酒。五月初二三的,接老姑娘、少姑娘,也接女婿,儿子未婚妻也当姑娘接。在郧阳农村,姑娘结婚后过第一个端午节,新女婿至少要给老丈母家送由礼吊(长方条带猪板油的猪肉)、酒、糖、饼干、茶叶组成的五色礼篮子,再配二升白米或四筒挂面垫篮子底。吃罢午饭,姑娘、新女婿临行时,娘家要回篮(篮中回赠礼品)。
据了解,在房县,端午节又称“女儿节”,这一天出嫁在外的女儿要被接回娘家,说是为了让女儿躲灾、避邪。实际上,这是进入忙碌的夏收季节之前的探亲活动,也带有一定的休闲和休整的意思。这个时候,父母会送给女儿女婿草帽之类的东西,还会把采摘的明目清火的草药送给他们。
“端午接姑娘,喝酒吃饭香”,端午节接姑娘、女婿回娘家过节的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
记者了解到,端午节人们佩戴的香囊中,装有切碎的艾蒿、雄黄、苍术、香草等配制成的香料,可驱昆虫、散浊气。香囊的外表通常十分讲究,上面绣有花卉、鸟兽、虫鱼、瓜果、人物等生动的图案。“儿童五月佩香囊,敢将十指夺针巧,不把蛾眉斗画长。”一个香囊就是一件精致的手工艺品。
据凌智民介绍,此外,端午节在十堰的汉江以北,与陕西南部交界的地方,还流传着挂钟馗像的民俗。
在竹山县,端午节家家户户不仅吃粽子、煮鸡(鸭、鹅)蛋、挂艾叶、戴香包,还把钟馗、道教天师的剪纸图像张贴在室内,意谓驱邪,同时也是展示民间剪纸艺术。在香包的制作上,竹山人别具一格,他们将绿松石镶嵌在饰品上,让饰品更好看。
带着端阳草扇去踏麦黄知农事
据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郧阳屈原文化研究会会长凌智民介绍,在十堰端午习俗中,还有一种“榴火进家”的习俗,生长了一冬一春的石榴树正好在端午节期间怒放。这时主人们往往都会将小盆景石榴花洗干净端进家,给节日的家庭增添了红火和光彩。在民间还有“端午榴火见邪烧”的民俗。石榴树花吐露着火红的花瓣,象征端午节的热情,花瓣红得耀眼、红得心醉,让节日的人们感到迷恋和痴情。
凌智民还介绍,在鄂西北地区,还会在端午节中制作和使用端阳草扇。端阳节正是天开始热的时候,人们出门时往往会带一把扇子扇风和遮阳。这时也是麦子成熟的时候,农村的老太婆们往往都会从麦草堆中,挑选出一些米黄色、粗细均匀、又长又完整的麦秸,拿回家用水泡软,编织成端阳扇或草帽。编织前,有的将麦秸染成红、绿色,在草帽或蒲扇上编成“端阳”两个字,这种扇子比起大蒲扇,既小巧灵便,花色又多。到了划龙舟的时候,这些老太太们还会把扇子捆成捆来到赛龙舟现场赶场儿热闹。被太阳晒得发焦的人们便会购买扇子扇风和遮阳。游人们会轻轻悠悠地摇着端阳麦草扇,在太阳下悠闲而又快乐地看着划龙舟。
民俗专家介绍,五月正值麦熟时节,踏麦黄也是鄂西北人的一种习俗。踏麦黄就相当于清明时节的踏青,但这时田野里已不再是青绿,而是金黄的麦浪在太阳下和着习习的风中翻滚。人们在踏麦黄时可以闻见麦熟的馨香,还可以听到布谷鸟不停地鸣叫声,仿佛在催人收割。农民们则不慌不忙地正在吃鸡蛋、吃鸭蛋、吃粽子、喝雄黄酒,再忙也要耽误这一天,所以也谐音“耽误”节。这种踏麦黄、知麦香的民风民俗让如今的城里年轻人感到十分新鲜,如今已成为了乡村游的一大亮点,可惜农村的种麦子渐渐少了,让人们再看到麦黄,闻到麦香,仿佛又回到了童年,“踏麦黄、不带粮”已成为了人们的念想。端午节到乡下去便成为了让关在城门里边的人们,要到乡下去知春秋、知火候、知农事的一件渴望而又难得的童年旧事。
天中节传说六月初六是老龙王晒衣(俗称晒龙袍)之日。此日若天气晴朗,家家暴晒其衣被、床单、衣料,既是敬神纳吉之举,又有防止发霉、虫蛀之效。
中元节农历七月半为中元节,又称鬼节。是日给祖宗烧化纸钱,另给孤魂野鬼也烧化纸钱。多数喜鸣放鞭炮,意在驱鬼。少数在河边放“荷花灯”,意在悼念水鬼,并为家人免灾。上述习俗虽已淡化,但烧化纸钱、鸣放鞭炮之风仍未终止。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中午酒宴丰盛,合家团圆。夜晚全家围坐,摆设月饼、干果、水果等供品敬奉月中仙女。然后全家边饮茶,边吃月饼、糕点,共赏明月,抒发秋收后的快慰心情。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旧时,土人于此日登高观景,饮酒赋诗。农村多以此日为婚娶之吉日。建国后,定为“老人节”,届时由有关机构组织离退休老干部旅游,或举行座谈会并设宴招待,以表慰问、尊老之情。
腊月八农历腊月初八谓腊八节。这天清早,各家各户都要用五谷杂粮、蔬菜等拼凑八样煮熟食之,名曰“腊八粥”。意在告慰上苍:民间珍惜粮食,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二、十堰城市简介
十堰简称“堰”,别称“车城”,是湖北省地级市,位于湖北西北部,是鄂、豫、陕、渝毗邻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城市,中国商用车之都。
十堰地处中国中央山地,秦巴山区汉水谷地,汉江中上游,北抵秦岭,南依巴山,汉江横贯全境,武当山耸峙东部。十堰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十堰拥有“川陕咽喉、四省通衢”之称。全境面积 2.3 万平方千米,2020 年末常住人口 320 万。十堰有着悠久的历史,1995 年在郧阳区发现中国唯一一处白垩纪龙蛋共存的化石群,1989 年、1990 年发现于郧阳区的距今 100 万年的“郧县人”头骨化石轰动古人类考古学界。中国现存唯一特殊政区志《郧台志》揭示十堰郧阳明清时期曾经是鄂豫川陕四省毗邻地区的中心城市。1969 年成立县级十堰市,1973 年升格为省辖市,1994 年和郧阳地区合并后成立新的地级十堰市。
十堰是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城市,正着力构建以汽车产业为主导,以大旅游、大健康、大生态产业为重点,以数字经济、新型材料、智能装备、清洁能源、现代服务为支撑的“一主三大五新”现代产业体系。十堰是世界文化遗产著名道教圣地武当山、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丹江口水库、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总部所在地。武当山、丹江水、汽车城是十堰的三张世界级名片。十堰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宜居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荣誉称号,2020 年以全国地级市第一名的成绩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