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

更新时间:高考猫

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其实大家都很好奇各个省份当地的传统文化及传统文化特色,小编整理了天水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供大家参考,希望有所帮助。

天水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

一、天水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

伏羲文化

五千多年前出现的伏羲文化是中华文化与文明的源头。传说伏羲皇发明网罟,教民渔猎,创八卦,别姓氏,倡导彩陶文化、玉石文化、龙文化等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大地湾文化

大地湾文化是华夏先民在黄河流域创造的古老文明,是华夏文明的来源之一,我国新石器时代发现的最早的遗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城东北45公里处的五营乡邵店村。是黄河中游最早也是延续时间最长的旧石器文化和新石器时代文化,存在于约距今4800至60000年。 

石窟文化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因该山状如堆积的麦垛而得名,位于天水东南约30公里山中。据文献记载,石窟始建于后秦(384年―417年),大兴于北魏明元帝、太武帝时期,孝文帝太和元年(477年)后又有所发展。西魏文帝元宝炬皇后乙弗氏(乙弗皇后)死后,在这里开凿麦积崖为龛而埋葬。北周的保定、天和年间(561年―572年),秦州大都督李允信为亡父建造七佛阁。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在麦积山建塔“敕葬神尼舍利”,后经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不断的开凿扩建,成为中国著名石窟群之一。  

先秦文化

天水是秦国的发祥地,秦人先祖赢非子在此牧马有功,于公元前890年被周孝王封邑于秦亭,即今天水一带,经二百多年的发展壮大,于公元前762年东迁陕西关中一带,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步伐。秦人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于公元前688年在我市的清水、甘谷两地建立了邽县和冀县,这是我国历史上建城设县最早的县。秦国早期文化遗存主要集中在甘肃天水一带。 [25] 

三国文化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割据称雄,因天水战略地位的重要,一些帝王将相,军事首领在这里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诸葛亮六出祁山、失街亭、收姜维等故事,都发生在天水。街亭位于天水市秦州区东北100公里处的秦安县陇城镇,出土有“乱骨堆”、“大营”、“常营”、“万人坟”等战争遗存,并有弩机、马刺等遗物。境内有街亭、天水关、木门道、诸葛军垒等三国古战场遗址多处。

【民间艺术】木雕

甘谷,古称冀县,建县于公元前688年,为全国县制肇始地,迄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甘谷有“华夏第一县”之称,自古以来,就以历史悠久、文明深远而享誉陇上。勤劳智慧的甘谷人民,在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耕耘幸福的家园,播种绿色的梦幻,也创造了无数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艺术,甘谷木雕就是甘谷民间艺苑中的一朵小花。

木雕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一绝,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新石器时代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的6000多年前的木质生活用具——木雕鱼,是我国最早的木雕艺术品。《韩非子.说林》中说“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战国时已产生立体圆雕工艺,秦汉时期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高。唐宋时期,木雕工艺受绘画艺术的影响,渐由实用工艺升华为艺术品,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木雕艺术丰富了木雕的品种与功能。明清时期,木雕艺术发展到高峰,各流派木雕,特色鲜明,工艺精湛,留下了大量的艺术精品,成为雕刻艺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作为华夏第一县,甘谷木雕历史悠久。相传早在公元前688年甘谷建县之时,就发现民间有木雕艺术,而且以寺庙木雕居多。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像山上,就有唐宋时期的木雕作品。后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对外文化交流日益繁荣,甘谷民间艺人博采众长,大胆吸收南北方民间建筑木雕、彩绘木雕、仿古木雕的艺术精华,形成甘谷木雕融南兼北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建于元顺帝至正年间(1341-1370)的蔡家寺保存有许多精美的木雕工艺品,距今已有近600多年的历史。明朝时甘谷木雕已趋于成熟,藏于县博物馆内出自明人之手的“赤壁赋图木雕笔筒”,以苏东坡《前赤壁赋》内容为题材,采用减地浮雕技法,大面积以峭壁、山石、古松、江水占据画面,而将扁舟及人物雕刻得较小,以衬托外景的高大幽远,在一个简单的笔筒上赋予文学、历史、哲学的意义,刀法老练,工艺精湛,是一件十分难得的民间传世木雕佳品。清朝时,甘谷木雕达到鼎盛,题材多见生活习俗,神话故事,诸如吉庆有余、龙凤呈祥、平安如意、松鹤延年等,以其千姿百态的图案,利用甘谷深厚的文化历史,在文人墨客的帮助下,制作了一大批木雕制品,如大像山上的殿宇楼阁、蔡家寺牌坊、黄家宅子等。许多保存至今的木雕佛像、木雕窗,尤其是施彩木雕的出现,标志着甘谷木雕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甘谷木雕有圆雕、浮雕、透雕等几种形式。圆雕又称立雕,可四面观赏;浮雕是把物象组成在较薄的体积上,只能从一面欣赏;而透雕可从正反两面欣赏,既有圆雕特点,又有浮雕风格。雕刻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数量最大的是飞鸟走兽、树木花草及吉祥喜庆事物,如五福捧寿、孔雀开屏、三阳开泰、八仙过海、夔龙闹江等。同时按照事类,分别选图,如佛都寺院多雕麒麟、狮子、白象、飞虎、海马、火珠、龙凤等,道教观庵多雕八宝、葫芦、萧管、筒板、仙景、莲花荷叶等,或粗犷有力,简洁概括,或玲珑剔透,线条流畅。这些题材主题鲜明,形象生动,贴近生活,令人赏心悦目,充分展示了木雕工艺的独特魅力。造型上,大多采用写实手法,大胆夸张,活泼而有生气,巧夺天工,尽善尽美,把实用性与装饰性完美结合,达到了“变形不失真,夸张亦传神”的美妙的艺术境地。

二、天水城市简介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辖秦州、麦积两区和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五县及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共有113个乡镇、10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1.4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72万。天水在以下七个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区位优势明显】

天水处于兰州、西安、银川、成都四个省会城市的中点,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关中平原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陇东南交通枢纽。陇海铁路、宝兰客运专线、连霍高速横贯东西,天平铁路、十天高速、天平高速和正在建设的天陇铁路、静天高速纵通南北,构成了四通八达的陆运网络。天水机场开通直飞天津、杭州、南京、重庆、西安、银川6条航线,立体交通网络正在加速形成。

【历史文化厚重】

天水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8000多年的文明史、3000多年的文字记载史和2700多年的建城史,以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早期文化、麦积山石窟文化和三国古战场文化为代表的“五大文化”,构成天水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旅游资源富集】

天水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市现有旅游景区景点228处,其中5A级1处(麦积山)、4A级7处。明代建筑伏羲庙和伏羲创画八卦遗址卦台山,是海内外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被称为“东方雕塑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生态环境良好】

天水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属大陆性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1℃左右,年降水量500毫升以上。森林覆盖率36.72%,是西北最大的天然林基地。中心城区绿地率35.8%,城区空气质量年优良天数350天左右。

【工业基础较好】

天水是全国三线建设布局的老工业基地和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传统工业主要以集成电路、机械制造、电工电器、医药食品、建筑建材为主,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数控机床、中高压开关柜等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航空维修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正在培育发展,具有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和竞争优势。国家级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和20多个工业园区发展势头良好,基础设施日益完善,项目承载能力较强,已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

【农业特色鲜明】

天水是我国北方最佳水果、蔬菜生产基地,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是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农业主要以果品、蔬菜、畜牧、中药材等特色产业为主,农林特产质优品繁,花牛苹果、秦安蜜桃、秦州樱桃、清水核桃、下曲葡萄、甘谷辣椒、武山韭菜等农产品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发展特色农业、循环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前景广阔。

【人力资源丰富】

天水是全省人口大市,常住人口数仅次于兰州。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集中,技术工人整体素质较高。有70多万人常年在外务工,“天水白娃娃”“羲皇故里建筑工”“羲里娲乡家政大嫂”等劳务品牌拥有良好口碑。

近年来,天水市坚持以**中国*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紧扣“三新一高”要求,聚焦“建强省域副中心城市、推动老工业基地走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发展定位和建设“五区五中心”的具体目标,深入推进“四强”行动,全力做好“五量”文章,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相继荣获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全国循环农业示范市等称号,五次被命名为“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连续六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连续三届12年获“全国社会治安优秀地市”荣誉称号,并获得“长安杯”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先后被评为全省文明城市、全省卫生城市、甘肃省园林城市,正在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202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50.33亿元,增长7.3%,高于全省平均增速。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1.14亿元,增长10.3%;第二产业增加值195.68亿元,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413.51亿元,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6.22亿元,增长9.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88亿元,增长7.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6.07亿元,增长5.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51元,增长7.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34元,增长10.6%。

2022年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增长5.2%,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9%,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2.6%,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4%、5.9%。

三、甘肃习俗的相关文章分享

(一).白银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

天水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

(二).金昌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

天水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

(三).嘉峪关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

天水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

(四).兰州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

天水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

(五).甘肃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

天水有哪些传统文化和习俗(元素+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