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属于幼儿的生活场(二)

更新时间:高考猫
每个幼儿提供适宜的教育,而不是生硬地将幼儿纳入成人的规定中。我们要重视幼儿家庭、社区、幼儿园生活经验的关联性,在进行幼儿园环境创设和教育活动设计时,应该综合考虑与幼儿园相关的家庭、社区等因素。

某幼儿园的墙上绿化,原本只是简单地将种了花的竹筒挂在墙上,并插上班级名称,孩子们很少去关注这些花草。为了改变这种状态,增加幼儿与植物的互动性,幼儿园发起了亲子种植活动,让每个家庭认领一个盆栽。家长和孩子一起商量,选择雨靴、铁罐、草帽、可乐瓶等各种生活废弃物来种植,还在上面插上带有亲子照片和宣传图画的姓名标签。这个看似简单的举措,却让幼儿园的“墙上园”,成了使幼儿园生活和家庭生活建立联系的一个媒介。每天入园后,孩子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拉着家长到“墙上园”去看看自己的植物有什么变化,离园时必定要跟家长一起给植物浇水,由此还衍生了许多新的教育活动。

尊重幼儿生活的主体性

作为幼儿园生活的主体,幼儿有权利去安排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由教师事先安排好的、被人为地分解为一个个板块的一日生活。幼儿是幼儿园生活的主体,而不是客体。幼儿园生活的组织与引导,要尊重每个幼儿的独特需要,更要赋予幼儿自主选择的机会。教师发现,有了自由选择机会后,幼儿对游戏更加投入了。当自己的选择与同伴的选择发生冲突时,他们会尝试运用轮流、协商等策略去解决矛盾;当自己的计划因时间不够难以完成时,他们会在以后的计划中减少活动内容。在这种学习氛围下,教师和幼儿在一天的任何时间都是合作者,分享控制整个学习过程。幼儿主动发起学习,教师在给幼儿提供探索自由和为安全做出限制之间达成平衡,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游戏。

增强幼儿生活的体验性

在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为了追求所谓的教育效率,我们剥夺了儿童本真的生活,使儿童只是积累了一些没有脉络的经验,失去了提出问题和进行探究的能力。每个幼儿有其自身对生活的感受,这就要求幼儿教育去关注每个幼儿独特的体验。

幼儿园应该为幼儿提供情境化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在体验中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为了给幼儿提供各种体验机会,很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