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的"中西融合小学教育",居然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高度

更新时间:高考猫

著名历史学者傅国涌说:

“不能触及灵魂的教育只是停留在教育的表面,一个时代的教育如果孕育出了姿态各异、生龙活虎般的各样人物,那个时代的教育就值得我们反复回望、致敬。民国虽短,而且时局动荡,却具备了被后世尊敬的元素。”

我开始关注民国首先是因为陈丹青,他在许多场合和文章里描述的民国气象,那种活泼、质朴和自由,那种“对人世的真切与相信”,很是动人,动人到让人不禁嘀咕,那个时代真有那么好吗?

其次是因为资中筠。数年前在北京,曾经听过资中筠先生的讲座,近距离接触过她本人,她当时在谈中国的环境问题,八十多岁的老人,银发鹤颜,言笑朗朗,那种言谈里流露出的对中国命运真切的忧虑,那种真诚和优雅,竟完全不像我们这个时代的人。

资中筠生于193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精通英、法文。她青少年时期接受了中西交融的民国教育,成年后在新中国的环境里工作,她的人生路径和家国情怀,就是“生于忧患,受教于中西文化交汇之学,期望民族复兴与启蒙”,不仅是资中筠,这基本是民国那代知识分子的思想底色。

▲资中筠先生

关于这几年频频出现的“民国粉”和“民国黑”之争,本文无意探讨。

民国虽然在大陆只存在了三十八年,但这么些年来,不断有人发掘那时代的精神矿藏。短短的三十八年间,虽然国家内忧外患,积贫积弱,可知识分子有风骨、有学问,活出人的样子。

民国教育也在一个因新旧交替,反而自由宽松的时代里,奇异地发展得格外丰富复杂。

民国时期教会学校,公立学校,民办学校交相辉映,活跃的教育风气培养了一批活跃的人。

至于说到民国的大师,作家鲁迅、沈从文、张爱玲、茅盾、老舍、徐志摩;画家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国学大师胡适、季羡林、章太炎、梁漱溟;艺术家梅兰芳;教育家蔡元培;科学家李政道、杨振宁、钱学森、童第周、李四光、竺可桢……没有哪个名字不是闪闪发光。

为何民国大师辈出?知乎上有

一个回答说得好:民国大师辈出,很多时候是你“觉得大师辈出“。这里面自然有时代的原因,但是细究一下民国的教育,我也并不同意民国的教育就完全是时代的恩赐。

民国教育实际上做得最好的反而是我们今天所追求的“精英教育”。

原来我们今天所说的国际化教育,在一个世纪前的民国早就已经有了框架;我们今天所探索的“中西融合”,在民国,那是所有人生活的底色。

今天,我们是否能借鉴它的精英教育模式呢?限于篇幅,先来看看我认为民国教育里最牛的小学教育。

小学公民教育

民主、宪政和日常行为规范

“五四”的启蒙之后,民国虽乱,民主共和却已深入人心。学校也没有放弃人文传统教育,尤其是当时的小学特别重视“公民教育”。

无论是家长还是师长,都经历过五四之后中西交汇的教育洗礼,“教育救国”是很多知识精英的愿望,出了许多教育家,不少实业家也办教育。

民国小学三年级的课程就讲,人是自由的,每个人都有自由,但一个人不得侵犯他人的自由。高小的课本内容已经涉及到民主国家的概念了。

四年级小学生都在学习“什么是民主”、“什么是宪政”、“什么是共和”之类的常识,学生们不知道政治课,只知道公民课。

同时民国小学也会教授现代公民社会的一些基本观念和行为规范,同时也讲“君子有所不为”。内容包括: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闯红灯,上街要靠左边走,不要争抢,注意个人仪表和卫生等。

▲第六课《整洁》

课文原文:

屠羲时曰:凡盥面,必以巾遮护衣领,卷束两袖,勿令沾湿,栉发必使光整,勿令散乱。

教一件事,先教方法。道理在事体里,厚积薄发。外看是仪表,内中透情境。

教孩子从小“勿令沾湿,勿令散乱”,从小知道堂堂仪表既是个人修养亦是尊重他人。

▲第一课《职业》

课文原文:

猫捕鼠,犬守门,人无职业,不如猫犬。

十八个字,道出生命的庄重。让孩子明白,不可无职业,也不可职业乱窜。各司其职,便能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或能走向按需分配。这些宏大的道理和主义,猫犬不懂,却能身体力行。

资中筠就说过,她在小学时会学唱《礼记》的《礼运》篇,里面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谓大同”,她至今印象深刻。中学的英文课,则朗诵过美国《独立宣言》。

在这些教育中,“道德”和“文章”是结合在一起的,讲求做人的底线。

民国时期,一个高小毕业生已获得基本文化知识、文字修养、做人的道理,并且具备现代公民的品格和一定的世界眼光。在此基础上,若要继续深造,研习一种专业,无需回头再补基础文化课;若无力升学,进入社会,也具备了基本谋生手段和自学能力。

资中筠说,她见过不少只有民国高小学历的前辈,后来也成为了文化界有影响力的人,如出版界的范用、沈昌文等。他们的正规教育只到小学或初中,但如今学识渊博,视野开阔,即使历经思想禁锢、扭曲的年代,在后来环境许可时,还是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这固然与他们各自的天分和后天勤奋好学有关,但也是拜那时小学教育的基础所赐。

小学教育理念

来自一流学者的“国际化”理念

民国小学生最幸运的一点是有很多一流的学者当时投身了教育。

例如胡适与陶行知就把美国杜威的民主教育、生活教育和社会教育思想引入中国,又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对改变中国传统观念影响很大。

比如陶行知提出的“不做人上人,不做人下人,不做人外人,要做人中人,要做一品大百姓”,主张培养“常人”、“凡人”。这就是针对中国传统里功利的“教育就是要升官发财、成龙成凤”的“人上人”价值观而言的。

好笑的是,直到今天这种功利主义并没有消停,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中国家长的这种功利主义的战火甚至已经蔓延到了海外。

又譬如,针对当时学校普遍流行的对孩子管得过死、过于成人化的流弊,陶行知提出“解放小孩子”的六点主张。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

1

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

2

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

3

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

4

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

5

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

6

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你想想,到今天为止,能做到这六点主张的学校和家庭有多少?

小学国语课本

“大”师做“小”书

前两年已经大热过的民国老课本,让我们见识了民国小学教材的魅力。民国出版业的自由竞争带来了高质量的教材,最流行的三本课本是:《开明国语课本》、《世界书局国语课本》和《商务国语教科书》。

《开明国语课本》由叶圣陶亲自编写,全部是创作或再创作。文字用手写体,由丰子恺写并绘插图。课本于1932年初版后印行40余版次。这套教材图画与文字有机配合,在当时同类教科书中也是很新颖的作法。

叶圣陶在编写这套课本的时候,刚满38岁,但已经是名满天下的文学家。当时中国正处在新旧社会的转型阶段,叶圣陶和许多同时代的知识分子一样,也在思考着中国的出路。他将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力图用教育来改造这个国家。叶圣陶最早把儿童比作种子,把教师比成栽培孩子的园丁,他要为未来的中国种下一个希望。

有人评论说:“民国年间,兵荒马乱,人心却淡定。人有信念,下有常识,小学课本集二者于一身。老课本的编著是民间的,无关君王军阀权贵,透着民众皮肤上的冷暖,不呼口号,不居高临下,不繁文缛节。仁、义、礼、智、信,情趣,家国之源、江山之远、永恒之义,多在平白明净的故事之中。”

我自己买过一套民国老课本,在读书的时候确实时时都有以上这种感慨。

当时的新闻出版自由,民办报纸很多,文化产业没有被管得那么细。中小学教材有11家出版社在做,自由竞争,优胜劣汰,没有垄断市场的出版社。各个学校面对国编和民间编订的多套教材,有自由选择权。自由竞争的结果,就是出现了一些优秀的出版社和一批优秀的教材。

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几十年后再现的《开明国语课本》等民国教材又受到热捧。关键就是质量高、文化思想含量丰富

在这背后,是当时诸多一流学者加入到了教材的编写队伍中,比如叶圣陶、丰子恺、夏?尊等,“大家”编“小书”,从源头上保证了教材质量。

首先,这些课文文字上的美感,是我们今天无法企及的。在民国所有识字的人既懂文言也懂白话文,既用繁体字也用当时通行的简体字。

课文都是毛笔楷书,简单几句话,文白兼具,或者介绍一种事物,或者说一个自然原理,或者讲一个做人道理,再配上线描画,疏朗别致。

文字上,白话文之美极大体现,随便举一段课文,都很优美、耐读。

比如讲采桑:“种桑数亩,春日发芽,芽渐大而成叶。农家妇女,携剪刀与筐,同往采桑,以为饲蚕之用。”

又如写菊:“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其瓣如丝、如爪。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种类最多。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今天的小学课文,除了古典诗词和某些名作比如巴金的《小鸟天堂》,很少有文字这么好的。

更深一层讲,民国的文字后传达出来的平和、温润的中国人传统精神面貌,在今天也是不多见的。

小学优秀作文

活泼天真又不乏思考

说了这么多,民国小学生的作文却是最为打动我的。这种半文半白,对汉语的精确而天然的掌握,让人感到这才是中文最美的地方。

陈家麟(三年级)

鹅是最清洁最好玩的一种动物,它的形状像一只鸭,可比鸭大得多。头上有一块高高的红红的冠,身上的羽毛,洁白鲜明,非常美丽。

我们校里前天买了一只鹅,听说是雄的,它叫起来,声音非常宏大,有时我们给它东西吃,它把头颈伸得很长,十分有趣。晋朝时有一个书法大家,叫王右军,他很喜欢鹅,因为他的字写得很好,人家请他写字,先要送鹅给他,否则就不高兴写了。这故事可说是与鹅有关的趣味故事,我知道这些趣味故事,都是从儿童故事书《鹅妈妈》上读得的。

鹅倒是一件清高的动物哩!

(《小学模范作文》上海大方书局1947年4月再版)

点评:学校竟然买了一只鹅,让小朋友来喂养,这是多么好的一所小学啊!放鹤、观鹅都是雅事,能让学生感受这种优雅的校长是了不起的。好的小学不单单是有着漂亮的大楼、先进的设备,其实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生意盎然:大树、鲜花、小草,当然若能开一片小小菜园,养一只鹅或一只羊,那就更加的美妙了!有了这些,小朋友的作文练笔就有了源头活水。

中秋赏月记

广东番禺三区南田小学黄自强

银河泻影,丹桂流香。此何时乎?盖秋时也。晚膳后,入小园中,作散步之举。既至,举头四顾,但见万家灯火,辉映天空,如星罗棋布。余愕然曰:“今夕何夕,胡庆闹若是也?”

友曰:“此中秋之节也,汝不知乎?”

仰视天空,则云浮天半,隐现生光,红日藏于西山,倦鸟息于平林,将届夜矣。既而月上梢头,园林渐朗,俄顷团团从东山起矣,余等乃鼓掌欢呼,狂歌而迎之。斯时也,清风阵阵,丹桂吐香,树影参横,山色光亮,诚大观也!且碧天如海,一望无垠,点点疏星,亦争相朝贺,花随风舞,有似伏首而贺之者,余等乐而尤甚,登石山而望,则见处处灯火辉煌,家家笙歌响亮,冈陵起伏,楼阁横斜。余乃有感焉。

(《中学生文选》1946年再版)

点评:笔气蓬勃。试观这篇作文,四字句的运用恰到好处,读来音节铿锵,韵味悠长。这正是纯正汉语的味道,朗声而读,方能品味。

看看这些民国小学生写的作文,感慨真多。这种纯正的古文,如今中文系毕业的大学生也未必写得出来;那时的人们之质朴单纯,对中国传统文化之重视,学校老师对学生心灵培养之注重,同学们课余活动之丰富,与当下的中国小学哪能同日而语?照说应该现在要比过去进步了,可现实确实令我们汗?。现在中国的中小学生每日应付的是什么?

当然,最近的历史又是最远的历史,因为历史越近越难看得真切、辨得清楚。民国教育肯定也不是完美的,有时代的局限性。但在小学教育方面,确实达到了某种高度。愿越来越多的小学生,能真正获得这种本真纯粹的童年教育

精选德阳西街小学教育联盟活动在罗江县深雪堂小学举行

最新小学教育只靠课本远不够深度解读

Facebook工程师,我们这样改造美国公立中小学教育

俞敏洪担心学区房价飙升 提案建议政府调配小学教育资源

2024年春季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三篇

关于小学学费标准,春季中小学教育收费有关事项的通知

最新中小学教育质量观:误区、反思与重构

研学旅行将纳入中小学教育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