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的名义进行攀比式教育 会让鸡血娃赢在起跑线

更新时间:高考猫

以爱的名义进行攀比式教育,会让"鸡血娃"赢在起跑线?

让"别人家的孩子"走下神坛,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虽然距离寒假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但各大培训机构的报名招生已经如火如荼,前不久因为家长的疯抢,名额难求的学而思成了媒体报道的焦点。"疯狂学而思"背后,毋宁说是家长们的空前焦虑使然。除了挤破头为孩子找学习培训机构,家长们往往也希望在学习之余,孩子能有一些特长,不少孩子奔波在培训班、兴趣班之间,假期对于孩子们来说无异于苦涩的"第三学期"。

有关教育的话题,不仅是人们一直关注的热点,也是人们长期讨论和思考的问题。但是,以爱的名义进行攀比式教育真的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比着"别人家的孩子",一定能鞭策"熊孩子"上进?这都是笔者想一探究竟的地方。

每个"别人家的孩子"背后,都有陷入教育攀比怪圈的家长

对于很多人来说,从小到大我们都有一个优秀强大且无法超越的竞争对手谓之"别人家的孩子"。"你看人家谁谁谁怎么样,再看看你怎么样"又或者"你若有某某某的一半就好了"……大概很多的孩子都是伴随着这样的声音成长起来的。

于是,我们看到从胎教班到早教班,从奥数班到各科目培优班,从兴趣班到才艺班,从国内夏令营到国外游学夏令营,孩子们总有上不完的培优课。曾花费12万元为5岁孩子报了17个培优班的武汉"着急妈妈",成为全国家长议论的焦点。

诚然,对每一个家庭来说,教育都应该是一件大事。每一个"别人家的孩子"的背后,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虽然家长的出发点能够被部分人理解,但是"别人家的孩子"会让自己的孩子的童年变得沉重,这种难以抑制的"比娃"冲动也让教育显得急躁功利。不计成本地投资孩子,其实只是一场没有终点的追赶和丧失意义的比较。而盲目的攀比往往让家长们深陷漩涡却无法自拔,最终陷入教育攀比怪圈。

成才之路不是趋同,让孩子做独一无二的自己才会闪光

最近,笔者关注到一档网络综艺--《了不起的孩子》,或许这档节目能对陷入教育攀比怪圈的家长有所启发。节目最开始吸引笔者的是看到屏幕中才艺展示环节,一位小姑娘满屏锁住吃,展示的才艺也是吃,号称"小蛮殿下"。

除了展示吃货的技能,节目中也有许多孩子展示了独特的"绝技",比如玩飞牌、体操、轮滑、变脸、攀岩、魔方、认国旗……无论是展示何种才艺,都可以获奖并且得到肯定,不存在淘汰和攀比排名。可以说,这档节目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不趋同、不攀比,无论每一位孩子展示何种才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与很多陷入教育攀比怪圈的家长相比,这档节目中每一位了不起的孩子的背后,实际上是了不起的家长。打从这档节目播出之后,笔者持续在关注,从当前爱奇艺官方数据显示,六期节目播放量已超1.6亿,并且收看这档节目的观众均为为重度及中度用户,无一轻度用户。从数据的背后,或许也可以反映一些家长或者大众对孩子教育的关注与反思。

当吃可以被当做才艺展示的时候,在某种程度上家长是走下了"别人家的孩子"的神坛,实质是鼓励家长让孩子做独一无二的自己。更深层次而言,这个节目其实反映的是另一种教育视角--尊重孩子的天性,告别攀比,每一位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家长们承担的角色不是让孩子成为"别人家的孩子",而是挖掘和培养其自身的闪光点。

别让攀比心压垮孩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充分挖掘个体潜能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中,中国人九大生活动力中,对子女的发展期望排在第一位。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恩格尔系数降低及当前"2+1"的主要家庭模式,使得人们对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多。让孩子参加各种培优、兴趣班,家长是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口中总提起的"别人家的孩子"的本意是通过这种赤裸裸的对比激励自家孩子上进,知耻而后勇。

高考猫研究院副院长、知名教育学者熊丙奇表示,"教育切忌概念化,因为教育针对的是个体,不是群体,一个孩子这么想,不代表其他孩子也这么想,一部分孩子这么想,也不代表所有孩子都一样。概念化的教育是不可取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他们,甚至以点代面都是不对的,对于教育的进步并无意义。"

辩证来看,这种攀比式教育的美好愿望是打造理想的孩子,却容易在不知不觉中给孩子"你不够优秀"的心理暗示,伤害孩子的自尊。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喜玲也曾表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从心理学角度而言,根据兴趣爱好去培养特长更有益于孩子的成长,经常的攀比会导致孩子形成自卑、逆反、抑郁、暴力、焦虑等心理问题,一旦发展严重肯定会影响亲子关系,压垮孩子,甚至产生无法预测的悲剧。"

人从生下来本身就存在个体上的差异,就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般,世界上肯定也不会存在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孩子的成长应该是快乐的,你追我赶的竞争既忙坏了孩子又忙坏了家长。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