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校学分制改革 媒体:还学生更多自主权

更新时间:高考猫

 通过互联网上课也能算学分,这一大学生梦寐以求的梦想,有望率先在广东高校实现。据媒体报道,日前广东省教育厅正式下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学分制管理的意见》,明确在外校和互联网上课,也能计入大学学分。此外,学生可跨校修读,老师由自己挑选;科研发明、实践竞赛可奖励学分,修满学分可提前毕业;学生还可保留学籍出去工作……
  一系列高教新政,不仅拓宽了大学生完成课程教育的途径,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大学生课程选择、课时安排的自主性,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多种可能。以往必须到课堂完成的课程,如今在网上轻轻松松即可完成;过去必须在本校听的必修课,如今有了其他学校作为选择;什么时候上课,要不要先去社会历练再回归课堂,都由学生说了算。显然,新政凸显了人性化教育的要旨,能给在校大学生带来最大的便利。
  不同于中学教育拼“知识灌输”,大学教育更看重学生学习方法的习得,创新意识的培养。鉴于此,学校应主动去除学业管理形式上的条条框框,放宽严苛的学分规定,进而让大学生在内心解除枷锁。众所周知,校外实践和实验发明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跟课堂一样能给学生以成长,算成学分未尝不可;如果其他学校的教师更优秀,能传授学生更多知识,学校又何必阻止学生“出校门”呢?
  真正意在培养人才的大学,会跟随时代的脚步,主动改变教育方式方法。如今我们处于信息化时代,学生通过互联网就“可知天下事”,一些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未必逊于教师,更何况他们思维更活跃,在此背景下,教师再通过老一套的规制来维护师者权威,如通过点名甚至拇指打卡要求学生到堂、不合格要交补考费等,就未免太固守窠臼。
  此外,当前大学存在“严进宽出”的弊病,学生“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进了大学校门,不少人浑浑噩噩过了四年,轻轻松松搞掂论文拿了文凭。事情的另一面,哪怕是天才,两年就能学完四年课程,你也得老老实实待上四年。不少学者早已对此进行过批评与反思。比起入学之初的层层设卡,高校更应严控学术终端,守好人才培养标准,至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学什么,学多久,怎么学,完全可以更加自主。无独有偶,清华大学就于近日提出要实行硕士生弹性修学年限,学习和研究能力强的学生可提前毕业。
  重质量、轻形式,形式为质量服务的教育改革,无论是广东高校还是清华大学,都值得肯定!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