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北京市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的困境与对策

更新时间:高考猫

摘 要:从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必要性和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面临的困境着手,提出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对策,以期为我国建设一流的应用技术型大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大学;困境;对策

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必要性

1.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是国家产业升级的需要

2015年5月,国务院出台“中国制造2025”,大力推进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这是国家全面提升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深化,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市场需求日益旺盛,到2020年,将有2,400万人的供应缺口。这需要职业教育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中国制造2025”的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2.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是首都战略发展的需要

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首都高端产业发展均需要应用技术型大学给予智力支持与技术支撑。一方面,应用技术型大学集中了所在区域优质的人力资源、科技资源、信息资源,能够与企业共同设立项目,攻克生产实践、技术研发课题;能够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有效服务于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目标。另一方面,应用技术型大学能够通过开放硬件设施,增加所在区域的公共资源供给;通过开放软件资源,促进便民信息的共享与区域人才的交流;通过开展咨询服务,为首都发展规划提供有效的数据分析与可行性建议。

3.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是落实教育政策的需要

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型大学是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2013年,教育部启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和应用技术型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工作。2014年,*总理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建设转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也强调“鼓励举办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将其建设成为直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举办本科职业教育为重点,融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于一体的新型大学”。可见,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转型与建设成为了落实教育政策的需要。

4.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是国际合作共享的需要

随着世界各国联系的加强,高等教育不断寻求国际化合作平台,以提升国际地位,提高影响力、竞争力。在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北京市应用技术型大学能够依托现代国际城市的区位优势,将开放共享作为创新发展的出发点与价值取向,将具有国际影响力或国际品质作为发展目标,通过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参与国际竞争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国际合作,加速人才的国际流动,推进立足国际视野开展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面临的困境

1.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

第一,社会观念的束缚。一是对于职业教育不认可。在“重学术轻应用”的传统观念下,职业教育作为“低层次”教育长期被限定于专科范围内;应用技术型大学虽然以本科面目出现,但多属于高考招生中的二本、三本类院校,不为社会、家长、学生所认可。二是对于应用型人才不认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行业需求的不均衡,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等因素催生了社会关系中“高层次人才”相对于“低层次人才”的优越感,突出体现为职业选择、收入水平、劳动保障等方面的巨大差异,这导致民众普遍认为从事研究型工作“高大上”,从事应用型工作“没出息”。

第二,自我认知的束缚。一是缺乏转型意愿。部分地方本科大学固守传统思路,认为转型即降格,担心不能得到教师认同而造成优秀教师流失,不能得到企业、学生认同而丧失社会声誉,即便勉强转型也是基于政策要求,而非根植于理性的自觉。二是缺少办学特色。追求办学“高大全”。1999年前后,高校大规模合并、更名、升格,曾经拥有较强办学特色的院校在融合过程中丢掉了优势专业、模糊了校园文化,失去了异质化竞争优势。三是学生培养“标准化”。地方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上采用相同模式,专业设置趋同、教学方式趋同、教材设计趋同,与因材施教的原则相去甚远。

2.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

第一,人才供给的绝对减少。就京内生源而言,2016年北京市高考报名61,222人,较2015年减少6,594人;本科招生计划则从38,000人升至42,800人,考生人数与招生人数的反比例增长使本科录取率高达76.87%,加上自主招生、出国留学日益便捷,学生拥有更多升学选择。就京外生源而言,北京市教委明确提出压缩市属高校京外招生人数,招生计划一减再减。京内、京外的双重压力造成市属本科院校遭遇招生“寒冬”。

第二,人才供给的相对过剩。2016年10月20日,《人民日报》“三问高等教育”提出“为什么今天培养的学生似乎什么都懂,但解决实际问题时又略显不足?”随着首都战略的转变、产业的转移、服务的转化,高校人才培养的周期性、滞后性无法满足企业持续变化的劳动力需求,这造成毕业生的相对过剩,其实质是人才供给与企业需求之间出现结构性失调。

3.教育资源配置不足

第一,缺少办学场地。从现实层面看,作为持续的人口净流入城市,北京实际承载人口已超3,000万。每平方公里1,323人的常住人口密度使得高校办学场地受限,直接表现为校园规模小,变相表现为多校区办学。从政策层面看,《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学校不再新增占地面积,城六区高等教育不再校内扩建”,明确限制了市区高校的用地规模。应用技术型大学作为职业教育,需要场地开展实践教学,兴建实训室、配置实训设施,缺少办学场地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

第二,缺乏资源吸附力。2016年,全国高校共计2,879所,北京占据91所,其中“985工程”高校8所,“211工程”高校26所,教育中心的地位无可撼动。地处北京的研究型大学水平高、基础好、较为知名,在政策支持、资金配置、社会认知度等方面具有较强的资源吸附力。北京市属本科院校与其相比存在明显劣势,在教育资源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发展空间受到挤压。

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对策

1.注重转变观念和创新思维

第一,转变社会观念。一是促进人人出彩。一方面,转变职业教育“低层次”的社会定位。《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规定,职业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而非一个层次,因此应用技术型大学与研究型大学具有同等地位。另一方面,转变唯分数论的单一评价体系,尊重学生的差异、个性、合理诉求及发展意愿,树立“人人是胜者”的教育观。二是认同工匠价值。时代呼吁大国工匠,也呼唤有利于工匠成长的社会氛围,这需要从政府到民众统一对应用型人才重要性的认识;需要在权利、待遇上给予其充分尊重与保障。

第二,转变自我认知。一是注重办学特色。“任何大学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办学特色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应当基于办学历史,在面向市场、面向区域、面向国际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予以内化。二是注重专业特色。特色专业是高校的重要标识,能够定位办学方向,如北京印刷学院、北京物资学院等。应用技术型大学应当根据首都需求、行业需要,培育或坚持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专业;改造传统专业,淘汰“僵尸”专业,设置跨领域的复合型专业;集中优势专业,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应用型学科专业群。

2.注重加强优质人才供给

第一,打通人才培养立交桥。一是与部属高校协同培养。一方面,通过开展“双培计划”与“实培计划”实现人才的联合培养。双培计划,是指应用技术型大学与部属高校采用“3+1”模式?3年委托部属高校培养、1年在本校学习的方式?共同培养人才,2015年仅“双培计划”就囊括2,800多名北京生源。实培计划,是指从应用技术型大学遴选优秀学生进入部属高校的科研团队、工程中心接受创新训练,提升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建立与部属高校教学资源开放共享机制,推进教师互聘、专业互修、图书共借、实验共享,如北京联合大学与部属高校共建“虚拟教研室”。二是与高职院校加强合作。北京市高职院校共计25所,其中高职示范校4所,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丰富的校企合作经验,在政策不支持高职院校升格的背景下,其谋求与本科院校合作的意愿强烈。应用技术型大学应当深化与高职院校的贯通,实现同类型专业的对接,允许更多高职学生通过升学本科完成“升格”。三是完善研究生培养体系。一方面,关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数量,改变其主要来源于研究型高校毕业生的现状,为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提供更多学习机会。另一方面,关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既可以依托部属高校的理论优势、学位点众多的优势协同或委托培养;也可以建设培养基地,从入学考试、评价考核等方面探索不同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第二,为学生提供多元选择。一是设计灵活的学时学制。一方面,提供灵活的教学时间,赋予学生更多选择权。例如:英国应用技术型大学学生可以选择工学交替、脱产培训班等多种类型的课程;在荷兰,学生可以采用全日制、部分时间制的方式取得学士学位或副学士学位。另一方面,推进学分制改革,开展完全学分制与学分互认制。完全学分制是指实施弹性学分、自主选课、专业二次调整等制度;学分互认是指与其他高校尤其是国外高校、部属高校在协商的基础上,互认课程或互认所修课程学分,为学生访学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创造条件。二是设计多样的教学方式。多样化线下教育教学方式。一方面,开展实践育人,通过组织研讨班、项目研究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通过设计“实习学期”鼓励学生进入企业参与工作;通过实践性课程模拟职业环境,强化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另一方面,开展文化育人,通过建构有形或无形的文化共

同体进行与行业、企业的文化融合。多样化线上教育教学方式,依托慕课平台建立多元、开放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共享中外高校、企业教学资源,培育“互联网+教育”的新型业态。同时,采取多维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借助微博、微信随时随地开展教学;依靠微课、翻转课堂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利用教学APP寓教于乐。

3.注重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第一,通过土地置换拓展教育空间。高校土地置换是指将原有校区的科教用地变更权属关系,交换区域位置的行为,这对于区位价值明显的北京高校尤为重要。从人口数量看,与其他国际大中型城市相比,北京0公里~20公里人口最为密集,30公里~50公里圈层人口比例偏低。从地区分布看,北京五环内的总面积仅700平方公里,五环到六环之间的面积近1,600平方公里,拥有更大的置换空间。应用技术型大学用五环内校区置换五环外校区,是规模扩张中资源整合的必然趋势,能够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也能够缓解五环以内的建设压力,实现政府对被置换校区的市政规划。

第二,通过高校外迁疏解非首都功能。高校外迁是指北京将不再扩大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支持高校通过整体搬迁方式向郊区或者京外疏散,推动老校区向研究生培训基地、研发创新基地转型。高校外迁能够疏解非首都功能、保障首都核心功能;能够发挥首都的教育资源优势,推动区域教育合作机制的建立,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2015年,北京城市学院等3所高校率先向郊区疏解6,600人,开启了北京高校人口疏解的大幕,到2020年,现已确定的教育疏解项目将基本完成。

第三,通过联合办学服务地区建设。联合办学主要是指利用高校的智力优势,以分校、独立学院等形式实现与所在地区之外的政府、社会资源的结合。北京市应用技术型大学应当通过联合办学扩大自身影响,提高社会认知度;开发合作地区的潜在优势,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北京林业大学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北京化工大学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2024年北京最好的大学排名,北京所有的大学名单及分数线排名

北京中医药大学杏林计划招生简章

2024年北京化工大学录取结果查询时间及录取通知书发放时间邮寄安排

北京化工大学2024级新生在哪个校区,新生开学报到时间安排

北京化工大学新生学费一年多少钱及每月生活费标准

北京化工大学级大一新生QQ群微信群,北京化工大学新生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