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应超越功利实现审美 享得诗中情味

更新时间:高考猫

火爆银屏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日前落下帷幕,来自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16岁女生武亦姝夺冠,才学征服了亿万观众。

“她的成功更多取决于自己长期以来的内在渴求,与外界关联不大。”上海复旦附中语文教研组组长、特级教师黄荣华说话直截了当,“从这么多成年人和孩子对武亦姝等人的‘追星’热情来看,他们内心对诗词的渴求并没有得到满足,上升空间很大。”

十余年来,上海复旦附中一直探索古诗文课堂教学。“走得好辛苦!”黄荣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教学深有体会:在应试教育的氛围下,古诗文多被视为“语言材料”,学生们只是机械记忆与练习,背离了其作为“文学”和“文化”的本质。

那么,古诗文学习如何走出应试教育的藩篱,让孩子们获得审美体验,贯通古今文化,从而受益终身?近日,记者采访了黄荣华,且听他一一道来。

实现古今生命联通才能享得诗中情味

记者:不少观众有种感觉,看了《中国诗词大会》,听了专家讲解才发现,诗词背后竟有那么多故事,再读诗句就亲近了许多。为何背诗、学诗的时候我们找不到这种感觉?

黄荣华:我们的学校教学教了太多零碎的知识点,而不是文化。《中国诗词大会》有一道题是:“李白诗‘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中的‘谢公’指谁?”答案是“谢灵运”。然而,在我们的课堂上,很多老师不会想到为学生讲述李白和谢灵运的渊源。

经典诗文是作家生命的转化,凝结着作家独特而浓郁的生命情意。倘若不能与作家的生命情意联通,文字的活性就不能显现。用己心感知古诗文作者的生命存在,实现古今生命的联动、联通,才能真正享得情味,获得真理。例如《诗经》的开篇《国风?周南?关雎》,其核心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即美好的愿望不能实现,于是白天也想,夜晚也念,日夜为之所动。读这首诗,就一定要调动内心曾经拥有的某种为之所动的求索情愫,去感知作家细腻的心理过程,在互动之中融为一体。

我们常说,阅读是陶冶心性气质、美化生命的良方,而生命体验正是产生这种作用的核心要素。荀子所言“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其要义也在此。

自先秦至晚清,中华古诗文走过几千年。从文学发生、发展的角度看,具有鲜明的文化层累特征。因此,建立文化史概念,是学好古诗文的一把重要钥匙。这不是说从古至今什么都要学,也不是说一定要从《诗经》或《尚书》开始。而是说要有一个“史”的概念。这样,无论是从唐诗开始,还是从宋词开始,我们都会“溯回从之”“溯游从之”,使自己所学的那个“点”或那一“层”与之前、之后产生关联,就容易产生几千年尽入心中的会通,识其形貌,明其心性,得其真理,最终凝结成硕果,而不只是一些随时可能丢失的碎片。

学校教育要坚持“小言”“大道”并举

记者:我们看到,节目中的诗词达人,都有着上千首诗词背诵量,这与他们的童子功密不可分。在学校教育中,学习诗文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该如何落实?又该如何理解诵读?

黄荣华:目前国家课程设置中,古诗文教学占有约三分之一的分量。除此之外,平时多数情况下古代文化教育都没有课程保证。但应景地教一教、背一背,不是真正的古诗文教育,没有科学完善的课程设置、不融入日常教学不可能达到目的。

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落实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坚持在课程中以中华古代文化知识体系的存在方式展开,基本维护以“经”为中心、以“史”“子”“集”为拱卫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体系,即以《论语》,将儒家其他经典如《诗经》《左传》《孟子》等作为重点,参以先秦诸子和先秦历史著作的其他几家,旁涉秦以后的历代诗歌及《文心雕龙》《诗品》等著作。在具体学法指导上,我们坚持“小”“大”并举、以“大”为重的原则。这里所谓“小”即古诗文之“言”,所谓“大”即古诗文所宣示、所拱卫之“道”??中国人所追求的天人同构的宇宙秩序。

武亦姝从三四岁开始学习古诗文,到五六岁热情逐增,尔后十几年热情依旧。这样才真正可能将两千多首诗词熟稔于心,并化为日常的语言表达。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十年磨一剑”“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意思。想特别说明的是,持续的热情就是锻造自我的圣火,最终“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诵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读书法,最核心的一点是它可以通过“气”之感应使诵读者获得语感。说话、写文章最重要的不正是这语感吗?“气盛言宜”是指文气贯注而形成的高下、缓急、顿挫、转折等声调。揣摩、体会这样的声调,对理解、享受诗文是非常有益的。今天我们在放声诵读古代诗文时有许多方式,有人强调用古调(如唐调)吟唱,有人认为普通话更好。我个人认为如果没有特别的场域要求,其实用自己最自然的声音朗读即可。要特别说明的是,如果能找一本讲古诗词格律的书(如王力的《诗词格律》)读一读,了解这方面的一些常识,对自己的诵读一定大有帮助。

教育超越功利须实现两个转变

记者:诗词的美在应试教育中,一点点被侵蚀。但在生活中,我们越发觉得,曾经背过的诗词会在生命里不断反刍,在某个时刻重新活过,带给我们精神滋养。在教学中如何处理这种关系?

黄荣华:教育本来有两大意义??功利意义与审美意义。前者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获得生存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后者通过如信仰、理想、道德和理智等方面的教育,启发、引导学生进入审美人生,实现渴望自由的心灵对现实世界的超越,从生命黑暗之地抵达光明之巅。教育理所当然应当超越功利而实现审美。

在当今应试教育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境中,如果想于此有所作为,恐怕就要努力实现两个转变:首先就是要将“关于考试”的知识与技能教学,变成“关于学生生存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教学,将“为考试分数而教学”的知识与技能,变成“为学生的生命发展而教学”的知识与技能。换言之,就是将“关于考试知识”的教学,变为“关于我的生命需要的知识”的教学。

其次,就是要将“只关注当下我的生命需要的知识”教学,转变为“以我的生命和谐发展需要为重的知识”,摒弃“以知识为本”的功利主义教育,实现“以学生生命发展为本”的审美人生教育。

因此,教师的全部教育行为就应落实信仰生命发展的教育,落实探求关乎人类真知的教育,落实、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这样,我们就不会陷入工具理性之中,从而引导学生突破现实困境,走向审美人生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