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云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更新时间:高考猫

从重庆医科大学在云南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重庆医科大学在云南录取最低分大约在543分到553分,录取位次在30171名到3859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重庆医科大学云南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云南录取人数。

重庆医科大学云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重庆医科大学在云南历年录取分数线

1、重庆医科大学在云南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55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1790名;

2、重庆医科大学在云南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82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2069名;

3、重庆医科大学在云南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16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7966名;

4、重庆医科大学在云南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47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9491名;

5、重庆医科大学在云南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28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947名;

二、重庆医科大学在云南历年录取分数线

1、重庆医科大学在云南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云南 本一 555 21790 79

2、重庆医科大学在云南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云南 本一 582 12069 79

3、重庆医科大学在云南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云南 本一 616 7966 34
2020 云南 本二 547 29491 40

4、重庆医科大学在云南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云南 本一 628 4947 34
2019 云南 本二 543 30171 40

5、重庆医科大学在云南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云南 本一 630 3859 34
2018 云南 本二 553 22819 40
2023年重庆医科大学内蒙古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重庆医科大学医学实验技术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3年重庆医科大学广东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3年重庆医科大学天津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重庆医科大学中药制药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重庆医科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川北医学院和重庆医科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2023年重庆医科大学上海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江苏师范大学和重庆医科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重庆医科大学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重庆医科大学中医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重庆医科大学法医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三、重庆医科大学介绍

学校创建于1956年,由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迁来渝组建,原名重庆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重庆医科大学。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学校2015年成为重庆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教育部共建高校,2016年成为“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首批立项的地方高校之一。学校由位于渝中区的袁家岗校区和位于重庆大学城的缙云校区组成,校园总面积2650亩,其中缙云校区占地2100亩。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5671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6529人,本科生18587人,留学生555人。学校具有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港澳台学生和外国留学生资格。学校现有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国家重点学科,6个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2021年1月,科睿唯安发布),4个重庆市一流学科,12个重庆市“十三五”市级重点学科。在教育部学位中心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临床医学等学科排名全国前列。学校设有21个学院(系),并设立研究生院,开设36个本科专业。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中医学专业已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现拥有1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门国家级一流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面向海外延揽高层次人才,成建制引进多个具有国际水平的人才团队,加强本土人才引导与培育,逐步构建起“近悦远来”的良好人才生态,形成推动内涵式发展的强劲动力。现有专任教师32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2000余人,博士生导师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