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学辽宁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更新时间:高考猫

从西安科技大学在辽宁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西安科技大学在辽宁录取最低分大约在532分到556分,录取位次在31967名到6241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西安科技大学辽宁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辽宁录取人数。

西安科技大学辽宁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西安科技大学在辽宁历年录取分数线

1、西安科技大学在辽宁2022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32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1905名;

2、西安科技大学在辽宁2021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40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8327名;

3、西安科技大学在辽宁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46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4842名;

4、西安科技大学在辽宁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46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6114名;

5、西安科技大学在辽宁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536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1967名;

二、西安科技大学在辽宁历年录取分数线

1、西安科技大学在辽宁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辽宁 物理 本科 532 31905 22

2、西安科技大学在辽宁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辽宁 物理 本科 540 28327 20

3、西安科技大学在辽宁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辽宁 理科 本科 546 24842 22

4、西安科技大学在辽宁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辽宁 理科 本科 546 26114 22

5、西安科技大学在辽宁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辽宁 理科 本科 536 31967 20
2018 辽宁 文科 本科 556 6241 2
2024年西安科技大学上海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东莞理工学院和西安科技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和安顺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和西安科技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和吉林农业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郑州经贸学院和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2024年西安科技大学河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西安科技大学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4年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浙江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咸阳师范学院和西安科技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和西安科技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三、西安科技大学介绍

西安科技大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学校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895年成立的北洋大学工学院采矿冶金科,1938年迁并于西北工学院矿冶系,1957年并入西安交通大学,1958年从西安交通大学分出成立独立的西安矿业学院,是当时隶属原煤炭工业部仅有的2所5年制本科院校之一。1998年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划转陕西省。1999年更名为西安科技学院,2003年更名为西安科技大学。学校是应急管理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实施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高校、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陕西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04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2017年,学校在全国第四轮学科水平评估中,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进入A类,成为陕西省属高校中唯一的A类工程学科;2018年8月,学校入选陕西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建设学科。2020年7月,学校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先后荣获陕西省教育系统“文明校园”、“平安校园”、西安市“园林化单位”称号。学校占地面积121万㎡,有雁塔和临潼两个校区,设有研究生院和20个学院(部)。拥有安全技术及工程国家重点学科,8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涵盖46个二级学科。拥有国家能源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国家煤炭工业采矿工程重点实验室(省部级)、西部煤矿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27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现有1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省级特色专业,1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67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