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贵州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更新时间:高考猫

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在贵州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在贵州录取最低分大约在369分到469分,录取位次在129190名到38213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贵州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贵州录取人数。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贵州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在贵州历年录取分数线

1、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在贵州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72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20036名;

2、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在贵州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8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14286名;

3、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在贵州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9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14153名;

4、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在贵州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6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29190名;

5、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在贵州2022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78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39718名;

二、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在贵州历年录取分数线

1、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在贵州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贵州 本二 372 120036 31
2022 贵州 本二 478 39718 9

2、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在贵州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贵州 本二 381 114286 34
2021 贵州 本二 484 40123 6

3、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在贵州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贵州 本二 399 114153 14
2020 贵州 本二 463 47837 6

4、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在贵州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贵州 本二 369 129190 14
2019 贵州 本二 469 38213 4
2024年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浙江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2024年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江西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2024年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安徽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和重庆文理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2024年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海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和陕西科技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和长江师范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2024年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吉林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和温州肯恩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2024年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福建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财务管理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附历年最低分排名

三、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介绍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本科层次独立学院。坐落于世界著名道教文化圣地武当山北麓、汉江秀水之滨、南水北调源头、中国商用车之都的湖北省十堰市。自2003年建校以来,紧紧依托东风汽车公司大工程背景和举办院校的人才与学科基础,发展比较优势,笃志、创新、务实,践行教学、管理育人的理念,秉承“求是创新”校训,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严格管理,坚持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学生优良的工程意识和素质,为区域经济建设和汽车产业发展造就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专业特色鲜明。学院注重围绕“汽车产业链”优化学科结构,发展特色专业,形成以汽车、材料、电子、机械为主干,以管理、信息、人文为支撑的学科专业布局。学院现有机械与材料工程系、电气与信息工程系、汽车工程系、经济管理系等4个教学组织单位,设有22个本科专业、4个专科专业,其中“电子信息工程”为湖北省一流专业,“车辆工程”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为湖北省重点培育专业,“车辆工程”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为湖北省改革试点专业。学院面向全国25个省份招生,全日制本专科在校学生近5000人。办学理念先进。学院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充分利用东风汽车公司和地方企业的智力资源和工程环境优势,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担任兼职教师,不断强化师资队伍的工程背景和行业背景,形成了一支崇尚实践、乐于服务、勇于创新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为抓手,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深化复合型技术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构建了“全面覆盖、全员参与、全程监控”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切实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学院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建设和改革工作,教科研成果转换能力突出,获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获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4项、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2项、省哲学社科研究项目2项、市级各类教科研项目2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