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理工学院甘肃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更新时间:高考猫

从温州理工学院在甘肃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预测今年温州理工学院在甘肃录取最低分大约在346分到394分,录取位次在104947名到25013名区间

无论新高考、老高考,历年专业录取分数线都具有无可替代的参考意义,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温州理工学院甘肃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和最低录取位次、历年在甘肃录取人数。

温州理工学院甘肃录取分数线预测多少分(附历年最低分)

一、温州理工学院在甘肃历年录取分数线

1、温州理工学院在甘肃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1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49310名;

2、温州理工学院在甘肃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9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59417名;

3、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在甘肃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72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83413名;

4、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在甘肃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7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89004名;

5、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在甘肃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46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04947名;

二、温州理工学院在甘肃历年录取分数线

1、温州理工学院在甘肃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甘肃 本二 411 49310 40

2、温州理工学院在甘肃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甘肃 本二 391 59417 40

3、温州理工学院在甘肃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甘肃 本二 372 83413 21
2020 甘肃 本二 460 25013 9

4、温州理工学院在甘肃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甘肃 本二 379 89004 25
2019 甘肃 本二 429 32892 15

5、温州理工学院在甘肃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年份 招生省份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甘肃 本三 346 104947 28
2018 甘肃 本三 394 35655 12
河北经贸大学和温州理工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海南医学院和温州理工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温州理工学院和吉林财经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温州理工学院和云南民族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温州理工学院和大连海洋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哈尔滨学院和温州理工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温州理工学院和云南中医药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温州理工学院和韶关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温州理工学院和华北科技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温州理工学院和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福建工程学院和温州理工学院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温州理工学院和沈阳师范大学哪个好对比?附排名和最低分

三、温州理工学院介绍

温州理工学院是一所独立设置的本科层次公办普通高等学校,于2021年1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由原温州大学瓯江学院转设成立。  学校占地面积901.8亩,基础建设已投资21.9亿元,校舍面积40.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1亿多元,馆藏纸质图书82.59万册。学校下设12个教学机构,现有27个在招本科专业,涵盖工学、文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艺术学等七大学科门类,面向全国16个省市招生,有全日制在校生9614人。  学校坚持以生为本,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学校以现代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构建与行业企业协同办学、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协同就业的“四协同”人才培养新模式,《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班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获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办学20年以来,学校为社会培养了32000余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是国家级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浙江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浙江省创业教育研究基地、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院校、浙江省普通高校示范性创业学院。在浙江省教育评估院2019年公布的“全省2018届毕业生一年后创业率排名”中,学校以6.68%的成绩再次位居全省本科高校第一,学校男篮夺得2020年浙江省大学生篮球联赛(甲B组)冠军。  学校坚持特色发展,打造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按照“整体规划、统筹推进、重点突破、培育特色”的思路,学校学科专业设置积极融入浙江省产教融合十大联盟行动计划和“八大万亿产业”发展战略,有效对接温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两个健康”先行区建设,对标温州市“5+5”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培育产教深度融合的专业集群,构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现拥有3个省级一流专业、4个省级新兴特色专业、2个市级重点专业、35门省级一流课程,已建成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市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